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计算机基础“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计算机基础“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根据教育部教指委关于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白皮书”精神,针对目前高等院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提出“五位一体”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模式。力争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探索出新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索实践

1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从少数重点高校的理工科专业率先实践,发展到现在所有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都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的相关课程,计算机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然而,在上世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而国际上计算机发展、应用比较先进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和印度,则更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在我国的大部分高校中,不管是研究型学校、教学型学校,不管本科还是专科学校,基本上都在等级考试的驱动下实行“大而统”的教学模式,差别主要在于讲课时数与实验操作时数的比例有所不同。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明确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004年,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即《计算机基础教学白皮书》[1](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定位,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组织保障,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理念、环境支持、教学模式、手段、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在遵循着《白皮书》的精神,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根据我们的了解,大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采用的是“1+X方案”[2],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也有的学校采用的是“2+X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若干选修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很多学校也进行了改革探索。如按专业类别,在教学内容上有所选择和侧重;根据学生计算机基础的程度进行分级教学;以网络教学为主,集中辅导为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专题式讲课,常年滚动开课,学生可自由选择上课内容、时间,自主选择上机时间和考试时间等。

高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问题,一些主要问题如下。

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不是非常明确。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不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获取需要的信息,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2) 课程体系的设置比较单一,与专业脱节,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3) 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使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4) 教材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不能适合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5)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够多样化,难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6) 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7) 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大班教学方式,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和学习辅导有较大的困难。

2 “五位一体”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模式

由于各学校的层次不同,定位不同,专业设置不同,每个学校除了一些共性的问题之外,还有其特有的问题。在吸取其他学校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成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我们提出了一个适合我校特点的“五位一体”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模式。力争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探索出新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为学生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未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的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五位一体”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模式的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下面五个方面。

1) 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为各专业量身制作与专业方向相适应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套餐,并提供满足学生个人需求的特色课程。

首先,我们根据教育部《白皮书》里提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六门核心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把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其次,再根据我校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分类别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上表中层次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公共必修课,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通识教育。层次二提供的课程与各学科类别的专业特点相结合,各学院可以从中选择开设。层次三提供的课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需求。

2)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针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强调“因材施教”。一方面,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要有所选择和侧重。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能力起点不同,采用分级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打破原有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单一格局,实现在不同基础上的培养和训练,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3)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方法要跟随着现代教学技术而发展,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自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教学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深入探索自主教学的方法。

4)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材建设要体现应用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教材内容要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教材建设要全方位、立体化。不仅要有纸质教材,还要有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不仅要有理论教材,还要有实验教材和案例教材。

5)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1]。为了使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真正适应教学要求,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要创建一个“外引、内培、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建立一个以专任教师为主,外聘教师为辅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师资队伍。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计算机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加大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研究,努力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训,为学生在专业领域内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计算机基础“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思路,我们在2008年成功申报了成都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后,又在2009年成功申报了四川省级教改项目,并且作为国家“十一五”教改项目“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的研究内容。我们目前正在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 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

从2008年下学期开始,我们抽出教师,分别与成都大学各学院主管教学的院长和相关负责人沟通,就每个学院具体开设的计算机基础层次二的系列课程进行研讨,得到了各学院的肯定。特别是新开课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得到了美术学院、艺术学院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欢迎,最后在教务处相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选修课的形式,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VF程序设计和VB程序设计等多门计算机层次二的课程向艺术类学生开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另外,我们现在以全校公共选修课方式开设的计算机层次三的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设计等。

2) 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多样化。

目前,我们正在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修改教学大纲,根据各专业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从2010级开始,我们实行了分级教学,根据学生入校时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情况,将其分为普通班和提高班,目前提高班的人数确定为新生总人数的10%。新生入校之后,我们通过宣传分级教学的思想,让学生了解普通班和提高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学生自主报名和组织统一考试的方法,筛选出一部分学生进入提高班学习。从几周来的教学实践看,提高班的教学确实为一些高起点的学生所接受,分级教学满足了不同起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

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要跟进。由于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我校目前在提高班开设了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实验,而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这样的实验条件。在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对目前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状况,如一些流行的品牌,新的技术、设备有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对计算机硬件,主要是主机内各个部件的结构有一个感性认识,我们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到成都市的电脑城去参观、实习,并结合网络资料形成一个学习报告,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交流。两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收获很大,交流的兴趣很高。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个案例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也具有实际应用性。如Word的作业是一页图文并茂的杂志;Excel的作业是一份学生成绩统计表,其中有表格、统计计算和图表显示;PowerPoint的作业是学生自定题目的一套幻灯片。我们将学生的优秀作业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启发更多的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在VF程序设计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一直是围绕着一个学生熟悉的“学生管理系统”展开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整个课程后,对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数据库应用能力的提高。

多年来,在计算机基础主要课程的考试中,我们都应用了无纸化考试系统。目前,我们正在对考试系统进行优化,在原来的理论考试基础上增加操作测试。另外,由于传统的纸质实验报告有很多缺点,学生不愿意动手写,特别是很多学生抄袭严重,教师批改不够完善,因此我们目前正在研制自动生成电子版的实验报告。它根据实验项目的内容和学生完成的实验情况自动生成实验报告,报告可直接显示学生的操作错误,并指导学生改进,有利于学生自主完成实验,也减轻了教师的批阅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在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深入探索自主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将不同程度的学生组织在一起,以组长带组员的形式,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共同协作的能力。

4) 立体化教材的优化。

在我们2009年申报的国家“十一五”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教材建设。我校开展教材建设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在一些知名出版社出版了近20本教材,基本上都是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完全配套。其中主要的教材有《大学计算机基础》和《VF程序设计教程》。

我校教师主编的教材《Visual FoxPro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用教程》和《Visual FoxPro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上机和级考实训教程》,在2006年9月分别获得第7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和二等奖。我们开发的《VF程序设计》多媒体课件,在2009年11月获得了第九届全国多媒体大赛三等奖。同时,我们也通过两门校级精品课程网站和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了相关教学资料。

5) 教师队伍建设的加强。

从2009年开始,学校加大了对全校基础课的教学管理力度,学校聘请的教学督导对每位计算机基础课教师进行听课,评议;学校、学院和计算机基础部也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每位教师的网络教学平台内容;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听教学名师的课;开展了多媒体教学的研讨;开展实验教学大检查。这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动了计算机基础师资队伍的建设,使每位教师都有危机感、责任感,更加主动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4结语

通过计算机基础“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提出和探索实践,我们在深化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分析,提高,使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冯博琴. 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4(9):7-9.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7.

Exploration on “five-in-one” Teaching Model in Computer Fundamental

LIU Rong, DU Xiaodan, LI Da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6,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Whitepaper issu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that universities all over the country should strengthen comput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 “five-in-one” model of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 The “five-in-one” model is trying to explore new and practical ways in computer curriculum framework, contents, teaching approache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 computer fundamental; teaching model; explore and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