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我们的一个理想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包含很多方面,是一个大的工程,但是人民群众永远是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想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是关键,而人与人之间和谐又需要和谐文化的滋养,由此可见群众文化建设才是和谐文化的基础和目标。本文就群众文化建设在建设和谐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和谐;精神文明;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05-01

实现社会和谐是我们一直奋斗的目标,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它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群众文化是广大群众在精神深层次需求上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承载着广大群众的美好生活理想,还消磨着人际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裂痕。实现大众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与进步的必要保障就是这种面向社会大众的、由群众广泛参与实践的社会主义文化。由此看来,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党一贯执行的一项方针政策就是: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这也是保持我党队伍纯洁性的一个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就是: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建设群众和谐文化。所以,我们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能够真正认识到建设群众文化的积极意义,把握好科学建设群众文化的内涵,积极探索实践的经验,努力构建一个更好的人文环境。

一、群众文化的概述

以人民群众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为需求的文化就是群众文化。它最显著特点就是群众主动参与性,使群众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从而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群众文化能够在一个更广的范围内来进行精神上的沟通,从而能够最广泛地调动起人民群众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来共享、共建和谐社会。

群众文化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娱乐的和谐统一,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特性和别具一格的文化价值。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群众文化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群众文化的参与也没有任何的年龄和艺术形式的限制,只要是爱好艺术、敢于实践的群众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群众文化形式。从另一方面来说,群众文化在开展过程中传播了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娱乐方式,不仅感染和吸引了不同阶段的人群,还促进了群众文化在各个民族、区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多样性的群众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和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群众文化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灵魂

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经济飞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可很多人并没有因为金钱的增加而感到越来越快乐。这就凸显了一个目前存在的社会现象:更多的金钱和物质并没有给人际社会带来最简单的快乐,人际社会同时还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和认同。而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能够给社会提供精神食粮,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核心。

(一)群众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向往和追求的就是稳定的和谐社会。竞争虽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有竞争就会有利益冲突,竞争的产物就是利益均衡失调,利益均衡失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人们心理失衡从而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群众文化更好的充当了优化人际社会之间关系的剂。现在在我们的生活里,随处可见的群众文化的聚集地,群众文化越活跃的地方,便是群众安居乐业之所。因为无论是哪一种积极的群众文化活动,唱歌也好、跳舞也好、运动健身等等,都会给我们的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价值和精神享受的良好平台。在积极参与群众文化的活动过程当中,人们很容易地就把在现实社会中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痛苦遗忘掉,人际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得到良性的改善,从而对实现社会的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群众文化不仅主张弘扬正气、凝心聚力、陶冶情操,还具有提高素质、舒缓压力、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多种功能,所以说群众文化在人际社会的和谐共存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群众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群众文化以崇尚和谐为价值取向,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为一体,表达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共同追求。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

(三)群众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和谐理论,比如老子的“法自然”原则就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黄老学派则将“法自然”原则理论进一步的发展为了“和则能久”的思想,它认为万物一定要按照“和”的规律来运动变化,这样才能生生不息、永无止境。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早就被我们的群众文化所继承。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艺术演化出“以和为贵”的处事哲学和“家和万事兴”的和谐伦理,其中不乏“和气生财”生意上的追求以及“和而不同”的文化理想,并以多元化的文化艺术形式来传承、发扬。自古以来,和谐文化、和谐思想的理念,一直沐浴着我们的民族,促使它成长,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在我们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积极发展群众文化,本质上就是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追求。

群众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动力。一个社会是否稳定和成熟的标志是和谐,它不仅是自古以来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追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而积极发展群众文化,让群众文化更加繁荣昌盛,则是对人民群众这种理想追求的鼓励,也是对这种根本利益的维系。

三、提高群众文化,创建和谐社会

要想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就要努力的构建和谐社会,积极的为社会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伴随着我们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就表现得越明显,人们的心理变化、内心的矛盾在不断的扩大,一触即发,社会现象也变的越来越复杂。现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的很微妙,人们开始不再信任彼此,相互猜忌和指责,这样就直接导致人们在长期生活工作上的压力不断加大,人们的心态也都慢慢的开始变得浮躁起来。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很多人开始憎恨社会,他们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各种危机(住房危机、物价上涨、事业危机),全怪在社会头上,每个人心里都或多或少的有些不安的情绪和心理上的不平衡,这种时候都需要找到一个出口来宣泄压力,很多人开始憎恨社会、报复社会,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一些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的发生。这样的例子这些年有很多,公共场所爆炸案、学生被拐卖事件、枪击事件时有发生。就目前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想到改善社会矛盾的好办法,要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够一味的埋怨社会,要学会妥善的处理自己所面对的困难,这样社会才能够和谐的发展,才能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提高群众文化对和谐社会的创建意义非常重大,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奋斗。群众文化以其独有的和谐特征,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和谐的发展直接制约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他们相辅相成、无法分割,是一个整体。一切事业发展的根本是社会和谐,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的前提是和谐,基础是群众,只有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才有群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生活的安居乐业。社会是由群众组成,群众来自于社会大家庭,所以加强群众文化的教育,社会和谐也必然就随之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波澜.群众文化艺术建设与社会和谐[期刊论文].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9).

[2]胡守勇.社会转型期的群众文化建设:“下里巴人”的重建?[期刊论文].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6).

[3]胡守勇.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困境与方略?[期刊论文].民族艺术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