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少林看家拳传承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少林看家拳传承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河南省登封市特色拳种少林看家拳的起源、特点及传承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和对策,同时也为少林看家拳今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建议,希望这些见解和建议可以有利于少林看家拳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希望少林看家拳在维护地域特色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少林看家拳起源

传承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48―03

前言

“少林看家拳,宋代福居传;一门一道关,关关有武汉;任你武技绝,难过十三关。”这是少林看家拳起源的一个侧面写照。有言道:“天下功夫出少林”,但亦有“少林功夫源天下”。可见是民间的武术充实了少林,反过来民间的武术又靠少林扬名天下,二者相辅相成。少林看家拳就是取之于民还之于民的少林拳种之一,其自宋代福居禅师编纂以来,已历经近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如今在鲁南和苏北一带流传较广。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发展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的消亡。少林看家拳作为鲁南苏北一带地域特色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方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所以,研究少林看家拳的传承、现状发展趋势,既有利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利于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1 少林看家拳的起源及特点

1.1 少林看家拳的起源

少林看家拳,是早期嵩山少林寺院内主要的古老传统拳种之一。它的原型同其他拳种一样,是被官府通缉追捕入寺落发为僧的武士侠客从民间带进少林寺的。然后,又经过众多武僧汇集其它地方拳种并加以锤炼而丰富起来。到了宋代,福居禅师为防止有些寺僧学艺不精,出寺后有辱少林声誉,便召集寺内武僧高手研究提炼了少林看家拳原型中的精华招式,传授给26名武僧,设其关卡,每关有两名武僧把守。规定是任何僧俗家弟子想出山,必须打败这守关武僧,方可出师下山,否则不仅要接受寺规的惩罚还要继续留在寺内继续苦苦修炼,这守关的招势渐渐形成了固定的武术套路一少林看家拳。后来,由于寺院被烧,文物、经书、拳谱等毁于一旦,少林看家拳谱也被毁失。随着众武僧流落,靠僧人的记忆,少林看家拳又被带回了民间。回到民间的少林看家拳经过众武师努力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并且更加完善,深受人们的喜爱。

少林看家拳虽然源于少林,但它广泛流传于民间,主要分布于鲁、苏、豫、皖一带,盛行于鲁南的枣庄、郯城、苍山,苏北的连云港、新沂、邳州、徐州等地,我国南方也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明末清初杨秀山(1869―1947年,枣庄人,沂州国术馆馆长,少林拳二十八世传人)、“严大枪”严蕴齐,“铁掌顾”顾汝章、“鲁南侠”杨沛武、赵宝壁(苍山人)、徐祗法(郯城人)等。

1.2 少林看家拳的特点

少林看家拳是少林传统武术中的优秀套路之一。属短打拳种,在该套路中实战技击最为突出,是历代少林寺寺僧最为注重习练的套路之一。该拳主要以缠、打、靠、摔、拿、踢、绊等动作组成,是一套难得而又富于技击和研究的武术套路。

少林看家拳在形式上有“拳打卧牛一条线”之说,指的是演练时可以不受场地大小限制,实战中也能充分利用狭小的不利地形,迅速发挥出自己武功的威力。演练时起落进退均在一条直线上,这是根据实战需要设计的,手眼身法步的要求是: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运用自如(取南北两派之长,练时不直不能达气,打时不曲不能自顾);眼法以目注目,以审敌势;身法起横落顺,着重掌握重心,不失平衡;步法进低退高,轻灵稳固,提腿踢腿,轻如鸿毛,重如泰山。少林看家拳在动静、呼吸、运气、用气方面也很讲究,拳诀曰:“拳打十分力,力从气中出,运气贵于缓,用气贵于急,缓急神其术,尽在一呼吸。”演练时强调一个套路要一气呵成,并使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的外三合之法及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内三合形成一体,集中劲力,必要时发出吼声,以震敌胆,克敌制胜。正所谓: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

总之,流传于沂蒙山区的少林看家拳套路动作严密紧凑,一招一式都是从实战出发,动作矫健而健壮,刚劲有力而富有弹性,非攻即防,具有浓厚的攻防特色。演练时章法有度,使用时勇猛迅捷。所以,可以将少林看家拳的风格特点归结为以下二十个字:古朴无华,轻灵多变,招法严谨,步法敏捷,功架端正。

2 少林看家拳的传承

2.1 民间师徒之间的传承

中国传统武术主要是在民间传播,少林看家拳也不例外。民间师徒之间的传承主要具有地域性、传承性和非营利性三大特点。少林看家拳是一些拳师从少林寺带回来的,他们回到农村后扎根于农村,由于鲁南和苏北一带的农村密度较大,使得少林看家拳的传播范围不仅广而且散,同时其传播的内容上还带有较为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少林看家拳在民间的初始传播,主要是纵向的,因为师父较少徒弟较多,但是这种传播方式保证了少林看家拳传承上的正统性和有效性。最后,基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少林看家拳当时在民间的传播多是白发、分散且非营利的。这种民间师徒之间的传承一方面促进少林看家拳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为少林看家拳在学校里进行为师生教学打下了基础。

2.2 武术馆校中的教学传承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阵习武之风,它的直接影响,是各种武术馆校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的发展起来,同时也为少林看家拳在更大区域的传播建立了平台。当时武术馆校多数是以某某少林武术学校为名,因为开办武校的人多数是从少林寺回来的拳师。武术馆校内的教学内容自然以少林类的拳种为主,因为当时竞技武术套路在一些小的县城还没有进行广泛的推广,即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还不存在较大的竞争。作者自小习武的鲁南少林武术学院就是少林看家拳的主要传播基地,在入校的前一两年,学校里还是以教授少林类拳种为主,少林看家拳就是其中的代表(徐祗法老拳师亲自教学)。

3 少林看家拳的传承现状

3.1 民间传承步履维艰

作者在鲁南少林武术学院习武期间,曾经拜访过民间的多位少林看家拳习练者,他们多数是年轻时开始学习少林看家拳,现在年龄大都在45―60岁之间,他们在当时习练少林看家拳既不是为了强身健体,也不是为了扬名立姓;只是一种追求,一种爱好,是为了能够了却心中对中国传统武术无法割舍的情结。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他们各自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为了自己的生活,也为下一代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之中好多人暂时放弃了对少林看家拳的学习和研究,奔波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少林看家拳在民间的传承变得更加艰难。

3.2 武校传承不容乐观

少林看家拳曾经是一些武术馆校办学之初的主要教学拳种,但是随着竞技武术的大力发展和推广,少林看家拳的发展空间已被极大的缩小,现在已经处在发展空间的边缘。鲁南少林武术学院的总教练徐祗法老先生,是闻名十里八乡的著名拳师,作为武术的总教练,为了能够继续推广传播少林看家拳,曾不辞辛苦将少林看家拳的所有拳谱画在学校的围墙上,但是从传播效果来看,不是很理想,可谓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更大的打击是,随着整个国家对武术馆校的重视不够和自身的经营不善,许多武校因生源不足而面临着闭门歇业,严重阻碍了少林看家拳在武校的传播之路。

3.3 传承人之间青黄不接

传统武术的传承主要是靠老拳师的口传心授,拳师们的示范指导更为重要。随着老一辈拳师和名家们年事渐长,精力不足,身体状况也是越来越差,少林看家拳的传承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闻名乡里的徐祗法老先生如今也是年事已高,已不能做规范标准的示范动作,一些高难动作的演练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少林看家拳的习练者不能窥其全貌,而少林看家拳的精髓更是难以再现。

同时,一些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的老拳师,一心想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自己的子女和得意徒弟们。但是,子女们和一些有一定武术功底的弟子,有的忙于事业和家庭琐事,有的忙于升学和就业,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还有的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或因亲情和血缘关系缺乏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失去了最佳的学习和提高的时机。总之,少林看家拳的在传承人方面出现了青黄不接甚至是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3.4 理论研究滞后,缺乏专业人员

目前,除了以前的鲁南少林武术学院在办学初期以教授少林看家拳外,在民间一些著名拳师的徒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少林看家拳套路,懂得了一些该拳种的拳理拳法特点,但是由于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只能口述,无法用文字将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写出的一些少林看家拳的心得体会也比较简单和肤浅,要把少林看家拳全面系统的加以整理、归纳和挖掘更是难上加难,缺乏对少林看家拳文化、健身、养生和科学等价值的整理和挖掘。虽然,以徐祗法为代表的著名拳师已经出了不少与少林看家拳相关的著作,但是已不能满足少林看家拳的当前发展之需,急需从事传统武术尤其少林看家拳研究的科研人员。

4 少林看家拳的发展趋势

4.1 扩大教育传承范围

少林看家拳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武术馆校和民间师徒之间的传承,武校多数是私营为主,它的传播不具有长久性;民间传承的社会不确定因素较多,会导致在传承的过程不具备系统性;所以两者都有局限性。我们可以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先聘请少林看家拳代表性传承人为顾问,在总结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少林看家拳教材和培训教程以及教学光盘。然后,利用教育和体育、文化等部门的职能和权力,在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让少林看家拳走进大中小学的课堂,普及推广少林看家拳,使青少年从小学习和领略少林看家拳的博大精深,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地域归属感和家乡荣誉感;同时,还可以开展少林看家拳初级、中级、高级教练员培训,提升教练员的教学和训练水平,进而提高广大习练者的水平。

4.2 加大社会传承力度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武术的发展较为重视,可以利用政府投入、企业合作、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还可以利用政府和相关职能在征地、资金投入、开展传承活动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建立一定规模的专业化传承和培训基地,鼓励和支持传承单位和传承人面对海内外进行办学招生和开展传承活动,扩大少林看家拳的传承范围和国内外的影响力,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更多的少林看家拳爱好者习练少林看家拳,方便学员们学习和培训。最为关键的是,利用以上的资源优势,多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不仅可以促进少林看家拳在民间的传承,还可以为传承者提供就业机会,一举两得,较为实际。

4.3 注重对传承人培养

少林看家拳传承在鲁南武术发展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徐祗法老先生。但是,老先生他已年逾古稀,他的精力和年龄已不可与以前同日而语,所以,少林看家拳的传承人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作为少林看家拳曾经的学员和弟子们应当增强少林看家拳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好机会向徐祗法这样的少林看家拳名家和老师学习,刻苦训练,持之以恒,把少林看家拳前辈们的宝贵遗产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在培养这些继承人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践教学还要注重少林看家拳文化内涵的传授。这样,既可以避免培养出只懂实践不懂少林看家拳文化内涵的武夫,也可以避免只会滔滔不绝却不懂少林看家拳技能拳理的伪名师出现。

4.4 加强科学理论研究,提高武术文化水平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少林看家拳的专家名师应联合成立少林看家拳文化交流中心或研究所,鼓励更多的传承人著书立说,全面挖掘少林看家拳拳法技艺、健身养生、文化教育等内容,提高少林看家拳的理论层次和文化内涵。传统武术少林看家拳植根于民间,科研人员应跻身其中,向少林看家拳代表性传人和名家学习,以申报课题、合作研究、协议资助等多种方式开展少林看家拳的研究。同时,少林看家拳的科研人员和弟子们应当在充分尊重传承人的基础上,帮助其挖掘和整理少林看家拳拳术技艺,出版少林看家拳系列教学光盘和理论专著,使其能够完整保存下来。

4.5 举办相关比赛,加大宣传力度

借助政府以及有关体育和教育职能部门的资源优势,申请定期的举办与少林看家拳相关的武术比赛、学术研讨会等,加强与其他地方拳种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为少林看家拳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同时,还可以利用电视台、报社和网络等媒体资源,及时且定期的报道少林看家拳的传承现状和发展趋势,扩大少林看家拳的文化影响力和宣传范围,让更多人的通过媒体及时的了解少林看家拳,促进少林看家拳对外的交流并提升其知名度。

5 结语

少林看家拳作为一种特色的地域文化,由于受到武校传承不容乐观、社会传承步履维艰、普通学校普及程度不够、传承人身体状况、观念成就、后继乏人、理论研究滞后、缺乏专业研究人员、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林看家拳的传承可谓是不尽人意,少林看家拳的发展是任重道远。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推陈出新,扩大教育传承范围,加大社会传承力度,注重对传承人的培养,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武术文化水平,举办相关的比赛,增大宣传力度,才能使少林看家拳这一宝贵的濒临失传的武术文化瑰宝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其在维护地域特色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