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医冬病夏治 FBP方案治疗慢性咳嗽60例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医冬病夏治 FBP方案治疗慢性咳嗽60例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1

慢性咳嗽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是指咳嗽时间持续在g周(也有学者认为3周)以上,又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本人采取中医冬病夏治fbp方案治疗慢性咳嗽,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60例患者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13~68岁,平均(58±7)岁,50岁39例。随机分为2组,中药外敷组(A组)30例,西药注射组(B组)30例。经统计学处理,2组条件齐同,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方法:治疗前后观察咳嗽、咳痰、气喘、肺部音等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并作血液流变学检测。

1.3 治疗方法:

1.3.1 A组:自拟白芥子外敷散由白芥子24g,生甘遂15g,元胡24g,细辛15g,白附子18g,丹参30g,洋金花15g,芫花15g,公丁香15g等药组成,治疗时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鲜姜汁及少许白酒调为稠糊状,分别摊在6块直径约6cm大小的牛皮纸上,先按摩华佗夹脊穴、双侧足三里穴及风池穴各5~10分钟,然后将上述药膏贴敷于双侧心俞、肺俞、膈俞、肾俞等穴位处,用塑料布覆盖,胶布固定,时间约1.5~2.0小时。贴敷后5分钟,患者自觉局部发热、瘙痒、胀痛,局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均为正常现象,不需特殊处理,3日后即可恢复正常。较大的水泡常规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出渗水,涂敷红霉素软膏。以上治疗每年三伏天各进行1次,3年为1个疗程。

1.3.2 B组:按摩双侧定喘穴,患者自觉背部发热后,6号针头直刺该穴位,约3.3cm(1寸),有酸胀及麻木感后,注射丙种球蛋白,每侧各2ml,并在双侧腋窝皮下注射转移因子各2ml;肌注核酪注射液2ml,每年三伏天各注射1次,3年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控制:咳嗽、咳痰、气喘等症及肺部音消失,细胞免疫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正常;显效:咳嗽、咳痰、气喘等症明显好转,肺部音明显减少,细胞免疫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有效:咳嗽、咳痰、气喘等症好转,肺部音减少;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临床疗效比较采用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t检验。

2.结果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呼吸道疾病,病因和病机复杂,一般认为其病理特点是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狭窄或痉挛,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咳嗽、哮喘等。属祖国医学“哮证”、“喘证”、“痰饮”等范畴。《证治汇补》中说:“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其病位在肺,发病与外邪侵袭及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正如《内经》中所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咳不喘”。支气管哮喘多为寒痰阻肺,常因六淫七情诱发,使肺气闭阻,胸阳不振,痰饮内伏,正如《脉因证治》所说:“哮喘之因,痰饮内伏,结成窠臼”。寒从中生,聚湿生痰,致成哮喘。其特点正如《仁斋指方・咳嗽方论》中指出的“惟夫邪气伏藏,痰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喘息”。我们观察到,支气管哮喘长年反复发作,寒痰阻肺,病机演变过程常有二种情况,一为累及脾而致运化失职,二为累及肾,肾阳不足,胸阳不振,气化无力,营卫失调,故我们采用“冬病夏治”法能起到祛除伏邪、消除痰饮的作用。支气管哮喘长期反复发作,又可导致机体正气不足,气虚则血瘀,临床上常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血液粘稠度增加。

支气管哮喘治疗上之所以采用“冬病夏治”法,是针对痰饮者,当以温和,而上焦气化,只有靠胸中大阳,《普济方》中说:“背为胸中之府,诸阳受气於胸中而转行於背”。反复哮喘,必伤阳,阳气不足,无力温散痰瘀、血瘀,瘀不消必重伤阳气而形成恶性循环,故我们取背部俞穴,按摩得气,再加三伏天药物贴敷,正是调和营卫,疏通经脉,调畅气机,改善微循环,振奋诸阳,清肃胸中伏邪,因此具有良好疗效。

“冬病夏治”中药外敷方以《张氏医通》白芥子涂剂为基础方,加入洋金花、芫花、丹参、白附子、少许白酒,其作用为扶正祛邪,温肺降浊,开窍逐饮,行散消痰,解痉定喘,宣肺散寒,通调水道,活血化瘀,辛开苦降。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这些药物具有抗菌、抗敏、解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我们遵循“治未病”的中医治则,采用“冬病夏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结果表明,中药外敷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西药注射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背部俞穴贴敷后,在压力及温度的作用下,药力随俞入肺,灌精气而营阴阳。三伏天人体气盛,此时用药,药物容易随穴入归肺而发挥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的评定标准.中华结核和呼吸疾病杂志,1994;7(3):186

[2]谭光新主编.呼吸系疾病现代治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8

[3]陈贵廷,杨思澍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59

[4]李传方,高尔鑫.哮喘病因病机治则探讨.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5;4(4):1820

[5]刘增昌,李振华,李瑞军,等.达肺膏药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新中医,1986;18(1):2224

[6]清・张璐.《张氏医通》.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177

[7]许仁和.《张氏医通》贴敷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浙江中医杂志,198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