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运城市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及综防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运城市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及综防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阐述了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小麦虫草鼠害近10年来的发生为害情况,分析了近年来由于特殊气候导致农田生态环境的变化,引起小麦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造成部分病虫再度猖獗。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小麦各个不同生育期,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办法控制小麦各种病虫草鼠害,确保小麦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

关键词 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特点;防治对策;山西运城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161-01

运城市是山西省最大的麦棉生产基地,小麦又是运城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3.33万hm2左右。随着近年来特殊气候的影响,农田生态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小麦生产中各种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种群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一些重大病虫再次猖獗,一些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

1 发生特点

1.1 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

10年中中等发生(3级)的占9年,中等偏重发生(4级)的1年;发生总面积近1 197.0万公顷次,防治面积993.2万公顷次,其中2012年最高为159.3万公顷次(表1)。

1.2 虫害重于病害,草害重于鼠害

无论从发生程度还是发生面积来看,虫害10年均为中等发生(3级)以上,其中中等偏重发生(4级)3年,大发生(5级)2年;而病害中等偏轻流行(2级)占5年,中等流行(3级)4年,中等偏重流行(4级)仅1年。这主要原因是由于运城市小麦生育期“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造成的。草害10年来均为3级以上,其中大发生(5级)4年,中等偏重发生(4级)3年,其余为中等发生;鼠害逐年减轻,4级只有1年,3级2年,其余均为1~2级。

1.3 虫害发生特点

麦红蜘蛛、麦蚜、地下害虫等常发性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特别是麦长腿蜘蛛和麦穗蚜是麦田常发性害虫,10年中4级和5级的年份均占到66.5%。地下害虫近年来明显回升,危害逐年加重,中等和中等偏重发生年份占100%。

1.4 病害流行特点

白粉病和叶锈病流行频率几乎相同,具有同步性,10年3级和4级流行的年份均占50%;条锈病是一种偶发性病害,但由于每年在运城市发生较晚,大多年份为轻度流行。腥黑穗病在丘陵和山区流行较重,在2007―2008年流行面积均达到了1万hm2以上,且4~5级的田块占到50%左右。全蚀病、赤霉病等随着近年来4―5月雨水较多,流行程度和面积都有加重趋势。

1.5 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增多

小麦除常发性的“五虫五病一草一鼠”外,还增加了纹枯病、根腐病、颖枯病、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小麦粒线虫病、麦叶蜂、麦秆蝇等病虫害。麦田杂草种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等恶性杂草发生面积逐年加大,危害程度也愈来愈重。

2 综合防治对策

针对以上小麦病虫草鼠害的发生特点,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小麦各个生育阶段的田间管理,促进小麦健壮生长,提高小麦自身的抗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2.1 农业措施

选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小麦品种,合理布局,调整适宜的种植密度。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及时清除杂草。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灌水,配方施肥。小麦收获后及时浅耕灭茬[1-2]。

2.2 化学防治

播种前大面积推广包衣种子和药剂拌种。防治虫害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70%吡虫啉湿拌种剂,均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且堆闷3~5 h播种为宜。

防治病害可选用三唑酮按种子重量的0.02%~0.03%(有效成分),或用2.5%咯菌腈150 mL/hm2,或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75 mL/hm2对水3 750~4 500 mL/hm2进行拌种,可有效地防治白粉病、锈病、黑穗病等多种病害。拌种时必须考虑到既治虫又防病,因此在病虫发生较重的地块既要拌杀虫剂,又拌杀菌剂。但要注意必须先拌杀虫剂,堆闷后在临播前再拌杀菌剂。秋苗期:主要是针对锈病、白粉病、地下害虫、麦蚜等多种病虫进行系统的监测调查,掌握病虫越冬基数,及时进行防治。返青拔节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对达标田块,麦红蜘蛛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马拉硫磷等;麦蚜可选用吡虫啉、抗蚜威、辛硫磷等;麦田杂草可选用苯磺隆、2,4-D丁酯等,对于野燕麦、节节麦发生较重的麦田可选用世玛3%油悬剂或精恶唑禾草灵(骠马)等进行喷雾防治[3-4]。孕穗至灌浆期,结合小麦“三喷”,根据田间病虫发生的种类和程度,选用对路的杀虫或杀菌剂进行混合喷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参考文献

[1] 郭春强,靳文奎,廖平安,等.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737.

[2] 吕印谱,张国彦,王丽,等.2004 年河南省小麦病虫害发生状况及原因浅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5(2):38-41.

[3] 陈承红.春季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J].种业导刊,2008(4):34-35.

[4] 吴燕,杨荣明,朱先敏,等.近年来江苏省小麦病虫害发生新特点及其治理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0(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