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奇人奇地龙虎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龙虎山地处浙赣线和皖赣线交会的江西省鹰潭市以南20公里处,景区山川奇丽,犹如龙腾虎跃,素有“神仙都会”、“人间福地”之誉,以奇人奇地著称于世。龙虎山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文物众多的悬崖墓群,构成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统一。正如古人所言,凡奇地必有奇人助之。龙虎山是奇地无疑,自然也不乏奇人。
天师下凡传道
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一回即为“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把道教圣地龙虎山描绘得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你看那《水浒传》中,本不喜欢写景的施耐庵却不惜对龙虎山“浪费”笔墨:“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魂。”“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拉,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附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准烟……”想来这龙虎山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闻名天下了。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东汉中期道教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即在这里开炉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以名之”。相传张道陵在龙虎山精诚修道,重新创立并规范了道教,道教由此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在宋、元、明时期,龙虎山统领江南道教,总领三山符录,张天师也被朝廷敕封为一品,龙虎山遂成为中国道教的传播中心。天师世家,世代相袭,显赫一方,与山东曲阜孔子世家并受朝廷重视,在历史上有“南张北孔”之说。
关于张天师的故事,至今还被生活在龙虎山附近的山民津津乐道。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这么讲的:张天师成仙后,有一天带他的外甥到天上的花园去玩,看到园子里的花都旱得快死了,小外甥很着急,忙在玻璃井上用辘轳打了三桶水浇花。谁知这三桶水浇下去,人间就淹了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玉皇大帝非常生气,把私自带凡人上天残害了人间生灵的张天师贬下凡间。
张天师下凡之后,整治了洪水,使人间多年风调雨顺。有一天,他装成要饭的来到一户人家调查民情,他在门口喊道:“大嫂,给点么吃吧。”一个妇女在屋里说:“没么给你吃!就还有一张油饼,留着给小孩垫腚。”张天师痛惜人间这样糟蹋粮食,就请示了玉皇大帝减少一些粮食的收成。相传原来小麦、高粱、谷子从根向上都结有穗儿,经张天师用手一撸,只剩了上边一点小穗。因豆角、芝麻茎上有刺扎手,没撸成,所以现在只有芝麻、豆子的枝蔓从下到上都结角。尔后,玉皇大帝命张天师留在人间,于龙虎山传道。
从现存的古碑刻文字来看,龙虎山最早的道观建于南唐时期,显然不是张道陵所建。经考证,公元950年所建的张天师庙,应该是张道陵的第21代孙张秉一修炼之所。
南唐陈乔所撰《南唐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铭》中说:“道之将行,必先于崇奉,乃诏执事建天师新庙于信州龙虎山……二十一代张秉一,体备清和,气凝元寂,钩深致远……再光先构,不亦宜乎!”
如今,龙虎山上的天师府仍保留着道教祖庭的权威声誉,海内外知名度极高,特别是张道陵的第63代孙――天师张恩溥的嫡孙张金涛出山,于1987年主持龙虎山天师府后,为弘扬道教文化事业苦心经营,在江西省政府的资助下,使一度风雨飘摇、破败不堪的天师府全面修复,焕然一新,也使得龙虎山道教祖庭的地位得以稳固和发扬。
美丽的仙水岩
龙虎山景区以芦溪河为中心,形成“一线五点”――芦溪河水上游览线和上清宫、龙虎山、仙水岩、排衙石、马祖岩五大景点。
龙虎山风景精华多在位于芦溪河中段的仙水岩景区。仙水岩又分水、旱仙岩两部分。旱仙岩之奇奇在岩洞,洞穴无数,尽在高崖绝壁之上。人迹罕至。自古以来它就一直被称为“仙人城”,意为神仙居所。其中最著名的是位置险要的二十四岩,洞口造型十分奇特,有的砌有土堆,有的装有门窗,有的散放陶器,有的安放棺木……明朝文人徐学漠根据洞穴形状,置放物品不同,将其分别命名为:仙仓岩、仙棺岩、仙犬岩、仙羊岩、仙船岩、仙棋岩……
游人从西北的仙蚌石、仙鼠石侧畔攀缘而上,可至一洞口呈喇叭状的奇异岩洞,踏584级台阶,经三道山门,环行300米,可至一庵堂。庵堂中央是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后山有传说是蛟龙为报答庵主的救命之恩,就地滚成的龙化池、清水塘、浊水塘。塘中之水来不见源头,去不见流向,亦堪称山中奇观。
水仙岩指芦溪河水中的奇峰。两公里长的水中奇石,惟妙惟肖地呈现着人、花、兽、狗各种形象,让人叹为观止。
这些奇峰怪石民间又称“十不得”――有敲不得的“石鼓峰”、坐不得的“道场岩”、披不得的“运锦石”、扯不得的“卷积石”、用不得的“丹勺岩”、吃不得的“仙桃”、采不得的“莲花”、梳不得的“玉梳”、走不得的“尼姑背”。在芦溪河上给我们撑船的船夫的说法更有趣:有夫妻走不得、仙女配不得、仙桃吃不得、莲花戴不得、丹勺用不得、玉梳梳不得、道堂坐不得、石鼓敲不得、剑石试不得……经船夫绘声绘色地一说,这些异峰奇岩形象逼真,让人生发了无限的遐思奇想。
亟待破解的悬棺之谜
“昔人骑鹤上天去,不向人间有蜕蝉;千载玉棺飞不动,空江斜月照寒烟。”龙虎山仙水岩崖墓悬棺在唐宋诗人的佳句中引发了世人对其一探究竟的渴望。
由于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悬棺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个谜。龙虎山崖墓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产生了种种神话传说:有人说这洞里的东西,是神仙用金丝线吊上去的;也有人说这洞里装的是无字天书、金银财宝。1000多年前,宋学家朱熹曾发出疑问:“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仙水岩临水的高崖绝壁上的洞穴里,散布着数百座距今2400―2600多年的崖墓葬,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目前发现一个洞穴中最多放有10具棺木,安葬的是一个大家族的几代人。考古工作者目前已清理崖墓18座,发掘棺木39具,发现完整入骨架16具,出土各种陶器、青瓷器、丝麻织品、乐器、木竹器等随葬文物200余件。
考古工作者鉴定后认为,这些墓葬都是战国早期的墓葬。悬棺的主人是谁?属于哪个民族?人们又是如何将棺木放进去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绝壁墓葬的方式?人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也引发了国内外考古工作者浓厚的兴趣。
在水仙岩看悬棺表演(当地人称为“升棺”,即“升官”之谐音也),似乎更能体味先人的惊险和艰辛。爆竹声中,唢呐奏起道家音乐,表演者从高高的峰顶腾空跃起,沿着垂悬至江面的绳子攀缘而下,还不时表演出许多令人惊叹的高难度动作……
龙虎山风景旅游管理局多年前就悬赏30万元,据说最近又增加到50万元,邀请国内外有识之士来破解悬棺之谜,但至今尚未有人解开这个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