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时代的战争、传媒与受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时代的战争、传媒与受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3年3月20日打响的伊拉克战争,不仅对全球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重大影响,而且对新闻传播领域来说,也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研究案例。

令人关注的是,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情势下,面对这种突发性、特大型的国际事件,中国传媒的报道和受众的反应,有何表现?有何变化?

围绕这一问题,我们以上海市民为研究对象,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02级本科生担任访员,于3月下旬开展了一次电话抽样调查。调查样本共计300人,回收有效问卷271份,有效率为93.3%。兹将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一、受众对伊拉克战争的知晓状况

1.知晓的比率

如表1所示,在调查之际,几乎全体市民(约99%)已知道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很明显,这源于人们对这一事件的高度关心;从表2可见,近85%的市民表示:关心这场战争,仅约8%不关心,另有约7%对此不置可否。

试比较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之际的同类调查的结果,①可以发现,无论知晓、还是关心的人数比例,两者都不相上下,只是人们对“伊战”的关心程度比“9・11”略高一些。 表1:上海市民知晓“伊战”的人数比例(%)  知道

不知道 98.9(98.6) 1.1(1.4) *()内为上海市民知晓“9・11”事件的人数比例

表2:上海市民关心“伊战”的程度比例(%)  很关心

比较关心

关心小计

说不准

不太关心

不关心 42.9(33.6) 41.8(51.7) 84.7(85.3) 7.1(5.6) 7.8(9.1) 0.4(0) *()内为上海市民关心“9・11”事件的程度比例

2.知晓的时点

对这一众人关注的头号新闻,传媒闻风而动、倾力而为。正是由于传媒的及时报道,近一半人(45.9%)几乎在战争爆发的同时(10:35~10:45分之间)就获悉了消息,另有约四分之一(25.9%)在1小时25分以内(10:45~12:00)知晓,这两部分人合计超过70%(71.8%)。

如果再加上当天后来(12:00~24:00)知晓的约五分之一(21.8%),则共有超过九成(93.6%)的市民于当天就知道了战争爆发的信息。应该说,这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常态吧。 表3:上海市民获悉“伊战”爆发的时间点及其比例(%)

3月20日(当天)

3月21日 3月22日及以后

1小时25分以内

1小时25分以外 10:35~10:45 10:45~12:00 12:00~24:00

45.9

25.9

21.8

4.5

1.9

表4:上海市民获悉“9・11”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及其比例(%)

9月11日(当天)

9月12日早晨8点以前 9月12日早晨8点以后 9月13日及以后 1小时15分以内 1小时15分以外 晚上10点以前

晚上10点以后

26.6

33.6

25.9

13.3

0.7

这一状况与“9・11”相比,有显著不同。如表4所示,当时在1小时15分以内(晚上10点以前)知晓事件的市民只有约四分之一(26.6%),与上述“伊战”的同比数据(71.8%)之间,形成很大的反差。这里的一大差异就在于,一旦非常事件发生,传媒是否能以相应的超常规姿态加以报道?由此可见,从“9・11”到“伊战”,我国传媒在探索、尊重、顺应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3.知晓的渠道

首先,我们考察了人们获取消息的“第一渠道”,不无意外地发现: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仍然占据着主导位置。换句话说,与我们事先的推测不尽相同:一、“网络”未见惊人表现;二、“人际传播”的作用依然有限。若比较一下“伊战”报道和“9・11”报道,就更清楚了。

如表5所示,在这前后相隔约一年半的两次重大事件的过程中,上海市民的传播(=信息接收)行为模式极为相似,即:

A.以传统媒介、特别是“电视”为主,无论排序,还是三大媒介各自和合计的比例,几乎不变;

B.“网络”略有增长,但并不显著(其原因将在后面展开分析);

C.尤其不可思议的是,“人际传播”的比例很低。固然,此处不乏“网络”、“短消息”的影响,但主要问题是,这种比例与以往的研究结论(当发生特大事件时“人际传播”的作用与传媒相当)明显不符。②

表5:上海市民第一次获知“伊战”和“9・11”消息渠道之比较(%)

电视 广播 报纸 传统媒介小计 网络 人际传播 短消息 其他 “伊战”报道 55.7 14.8 5.9

76.4

5.2

15.1

3.3

0.7 “9・11”报道 57.3 13.3 6.3

76.9

2.1

21.1

事实上,疑问在“9・11”之际就发生了,当时我们试图将其归因于“恰逢晚间电视播出的‘黄金时间’”,③如今,白昼爆发的“伊战”却宣告了这一假设不能成立。那么,怎样解释呢?

至少可指出两点:第一、我们已生活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阶段,一些曾适用于“低度”、“中度”阶段的传播理论,可能相对过时了!试想,既然各个家庭、机构、学校、餐饮场所乃至公共车辆内,都充满了电视机,则“晚间”、“白昼”的区别就没有多少意义了;第二、从传播的全过程看,由于“大众传播”的空前发达,“人际传播”的作用在“认知”环节确实大大弱化了,但在“评论”环节仍十分强劲。换句话说,“奔走相告”的场面越来越少见了,但“众说纷纭”的风景依旧。请看表6,无论“9・11”,还是“伊战”,莫不如此。 表6:上海市民获知“伊战”和“9・11”消息后的相关传播活动之比较(%)(多项选择)

上网发表评论 在网上转贴别人的帖子 把有关消息用邮件或 与亲友、同事等讨论事件

短消息发送给别人 “伊战”报道

3.0

2.6

11.4

86.3 “9・11”报道

3.4

5.5

9.7

88.3

其次,我们调查了人们进一步了解有关信息的“主要渠道”,发现与“第一渠道”的情况类似。

A.以传统媒介为主(但更为显著,超过九成);B.“电视”遥遥领先、稳居榜首;C.唯一不同的是,“广播”与“报纸”换了位置(这不难理解:随着战争的展开,“速报性”让位给了“详报性”);D.而“网络”依然排在末尾。回顾“9・11”之际的状况(参见表7),也基本相同,这看来就非偶然了。 表7:上海市民获知“伊战”和“9・11”消息的主要渠道之比较(%)

电视 报纸 广播 传统媒介小计 网络 其他 “伊战”报道 58.0 25.0 9.0

92.0

8.0

― “9・11”报道 58.7 26.6 5.6

90.9

5.6

3.5

值得探讨的是,近几年来“网络”在上海得到了快速普及、迅猛发展(参见表8),这一事实毋庸置疑,其总接触率已突破半数,经常接触率亦已超过三分之一,可是,它在新闻传播方面的表现,却显得差强人意,缘由何在?

表8:上海市民对各种传媒的接触状况及变迁(%)

经常接触

不经常接触

接触小计

不接触 报纸 77.9(73.3) 13.3(19.5) 91.2(92.8)-1.6  8.8(7.2) 广播 45.1(40.1) 25.4(27.2) 70.5(67.3)+3.2 29.5(32.7) 电视 94.2(88.1)  5.1(9.8)  99.3(97.9)+1.4  4.4(2.1) 网络 35.2(30.5) 16.7(23.5) 51.9(54.0)-2.1 48.1(46.1)

*()内为2001年的统计数据。

我们的认识是:一、如果说“网络时代”到来了,那也只是刚刚开始,作为新兴媒介的“网络”必然有一个完善的过程;二、与此关联,目前的“网络”与传统媒介、特别是“电视”相比,在诸如信息接收的图像性、轻便性、舒适性、便捷可信性等方面,尚存在不足。换句话说,“网络”固然具有多种功能和巨大潜力,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至少可以说,迄今为止,它的可替代性或者说相对优越性还不够强。

以下关于媒介评价的数据和分析,将进一步证实我们的观点。

二、受众对相关媒介和报道的接触与评价

1.接触的时间量

如上所述,上海市民非常关心战事,他们为此付出了很多光阴(参见表9)。超过一半(51.7%)的市民平均每天花费的时间量在60分钟以上,可见关切程度之高,另有四分之一强(27%)在30~60分钟之间,也相当多,这两部分人合计近八成(78.7%)。余下的约15%在10~30分钟之间,仅6%在10分钟以内,只有不到1%对此未加关注。

表9:上海市民为了解“伊战”而接触媒介的各种时间量及其比例(%) 平均每天超过60分钟 平均每天30~60分钟 平均每天10~30分钟 平均每天10分钟以内 不花费

51.7

27.0

14.6

6.0

0.7

2.接触的单个媒介

面对受众如此旺盛的信息需求,传媒是怎样回应的呢?前面我们已进行过总体描述(见表5、表7)。这里,观察一下媒介个体的情况。表10列出了各种传媒范围内的前五位单个媒介。

显而易见,在这次“伊战”报道过程中,“电视”不仅作为整体“独占鳌头”,其单个媒介的表现也可称“独步天下”,特别是“央视”(含1、4、9频道)的接触率,远高于其他同行。如果在全体媒介中(即不分种类地)排序,则接触率的前五位为:①中央电视台(34.5%);②上海电视台(10.4%);③《新民晚报》(7.9%);④东方电视台(6.2%);⑤《新闻晨报》(4.2%)。这五家媒介共计63.2%,其中三家电视台就占了51.1%。

换句话说,在“电视”的压倒优势下,其他媒介都不得不处在了“边缘”状态,以“广播”、“网络”这两种传媒中的佼佼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为例,它们在全体媒介(接触率)中的比例,分别只占2.3%、2.4%。 表10:上海市民为了解“伊战”而主要接触的各种传媒的比例(%) 电视(58%) ①中央台 ②上海台 ③东方台 ④上海卫视 ⑤凤凰卫视 ⑥CNN 其他  59.9

18.0

10.8

0.6

0.6

0.3 0.8 报纸(25%) ①新民晚报 ②新闻晨报 ③解放日报 ④环球时报 ⑤新闻晚报 ⑥文汇报 其他  31.5

16.4

12.3

7.5

5.5

5.5

21.3 广播(9%) ①上海台 ②东方台 ③中央台 其他  25.0

21.2

19.2

34.6 网络(8%) ①新浪 ②搜狐 ③上海热线 ④东方网 ⑤雅虎 其他  29.8 17.0

8.5

6.4

6.4 31.9 *“广播”缺④、⑤;“网络”缺⑥。

3.对媒介和报道的评价

诚然,接触率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满意度。不过,进一步考察的结果,更彰显了“电视”的魅力。上海市民对传媒有关“伊战”报道的满意程度,依次为:电视(74%)、报纸(14%)、广播(6%)、网络(5%)。

从单个媒介的评价看,同样如此。受众认为“满意”的前五名,依次是:①中央电视台(55.7%);②上海电视台(7.0%);③东方电视台(4.4%);④《新民晚报》(3.7%);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9%)、“新浪”(2.9%)。这六家媒介共计76.6%,其中三家电视台的比重高达67.1%。

那么,对于各种传媒,受众究竟有哪些具体的感受和意见呢?表11从时效性、客观性、真实性、生动性、信息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照了“9・11”之际的数据,有如下发现:

A.总的来说,各个细目及整体的评价、排序都较为稳定,各种传媒的特性、表现在此一目了然;

B.最大的变动是,“网络”退步了――从第二位下降到第四位,其主要原因在于,“电视”进步了。如表11所见,在时效性、信息量这两个指标上,前者都让后者夺了冠军。

C.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而言,客观性、真实性显然是两大“软肋”,这实际上也就昭示了其努力方向。

表11:上海市民对各种传媒有关“伊战”报道的评价之均值、排序及比较

迅速及时

客观公正

真实准确

生动形象

信息量充分

综合评分 报纸 ③3.63

②3.73

②3.67

④3.36

③3.90

③3.66

(4)(3.90)(2)(3.91)(2)(3.95)(3)(3.38)(3)(3.41)(3)(3.71) 广播 ②3.97

③3.70

③3.66

③3.47

④3.72

② 3.70

(3)(4.04)(3)(3.80)(4)(3.82)(4)(3.18)(4)(3.35)(4)(3.64) 电视 ①4.54

①4.02

①4.01

①4.26

①4.31

①4.23

(2)(4.46)(1)(4.16)(1)(4.20)(1)(4.23)(2)(3.63)(1)(4.13) 网络 ②3.97

④3.39

④3.30

②3.52

②3.92

④3.62

(1)(4.51)(4)(3.68)(3)(3.88)(2)(3.74)(1)(4.30)(2)(4.03) *分值含义为:1=不同意,2=不太同意,3=说不准,4=比较同意,5=同意;()内为“9・11”之际的同类调查数据。

最后,我们以一个总结性的问题,征询了受众对传媒的总体评价,如表12显示的那样,上海市民对传媒的满意程度,居中上水准――“满意”和“比较满意”合计达82.7%。这既值得欣慰,同时也意味着,无论传统媒介,还是新兴媒介,都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 表12:上海市民对传媒有关“伊战”报道的总体满意程度之比较(%) 满意 比较满意 满意小计 说不准 不太满意 不满意 18.9

63.8

82.7

13.2

3.4

0.8

注释:

①③④廖圣清、王迪、张国良:《第一时间看到了浓烟烈火――上海市如何获悉美国遇袭消息的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01年第10期

②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第231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