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学盛宴 第1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学盛宴 第1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诺贝尔文学奖自设立以来,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经历了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总的说来,诺贝尔文学奖在弘扬人类理想,褒扬优秀作家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奖金初设时的构想;诺贝尔获奖作家作品也多数进入了人类经典文学的行列。但诺贝尔文学奖在评选过程中的一些带西方中心主义或意识形态的偏见,在某种程度上,也妨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公正性,这是令人遗憾的。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理想主义 得与失

自从1900年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一百多位各国作家先后获得了这一标志世界文学殿堂最高荣誉的奖金。在他们中间,既有罗曼・罗兰、肖伯纳、托马斯曼等世界第一流作家,也不乏一些名不见经传、成就并不那样大的小作家。虽然高行健在2000年摘取了这一殊荣,但在中国作家与中国读者眼里,似乎诺贝尔文学奖的情结并未了结,很多时候还心存遗憾,仿佛中国作家与这一奖项总是若即若离。不过有一点,中国作家对这一文学奖的热衷与厚爱,却一直没有停息。那么,百年诺贝尔文学奖都走过了怎样一个历程呢?

一、诺贝尔文学奖的产生

诺贝尔文学奖是按照诺贝尔的遗愿设立的,其发奖宗旨也是充分尊重诺贝尔的遗愿的。按照诺贝尔的遗愿, 文学奖应赠给“ 文学家, 他曾在文学园地里, 产生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在遗嘱的末尾, 诺贝尔还表示“ 我确切地希望,在决定各奖的得奖人时, 不顾及得奖人的国籍只有贡献最大的人, 可获得奖金, 无论他或她是不是出生在斯堪的那维亚的国家里。”1按照这一标准,从1901年开始,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把奖金授予了全球几十个国家的一百多位作家。有一个统计数字是这样的:诺贝尔文学奖自从1901年设立颁奖至今,已经有一百多位世界各国的作家获此殊荣, 其中1914、1918、1935、1940和1943年因两次世界大战无法进行评奖; 同时在1904、1907、1966 和1974年度都同时颁奖给两位作家。截止到2005 年,各大洲的获奖人次数分别是:欧洲75 人(其中6 人为女性) 、美洲17 人(其中3 人为女性) 、亚洲4 人、非洲4 人(其中2人为女性) 、大洋洲1 人。

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国际性奖项,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首先体现在它相对完整、严谨、持续性和规范的评选方式之中。瑞典文学院共十八名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选首先要从这十八名院士中选出五位组成评选委员会进行先期工作。第一项工作便是审议世界各处提出的候选人的名单。这些名单由世界各地具有推荐资格的推荐人提出的,其中也有少数人是上一届留下来的名字。按照诺贝尔文学奖章程的规定,以下四种人具有推荐资格: (一)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 (二)各国科学院院士或相当于院士资格的人; (三)各国高等学府中的语言和文学教授; (四)各国作家协会的主席和副主席(不包括理事、会员) ;推荐必须提交正式推荐书并附被推荐者的原著或译本,由个人签署,不接受团体的推荐,推荐书必须在每年2月1日午夜前送达瑞典文学院,逾时则算作下一年度推荐。候选人名单一般每年从几十名到一百多名不等。委员会先对名单进行筛选,减到15名而后再继续讨论和筛选,到了5月底最后减缩到5名。从6月开始,院士们便仔细阅读最后五名候选人的作品。9 月院士们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然后进入每周四晚的讨论、辩论、投票,直到人选中有一名候选人获得9票以上。如果一直无人达到9票以上,可考虑颁给两人或延期至下一年。2

二、诺贝尔文学奖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自1901年第一次颁发到今天, 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走过了110年的的历程。关于诺贝尔文学奖,学术界通常认为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可作如下的划分。“第一阶段是1901 年―1939 年,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正统时期,这时期总的基调是崇高、伟大、理想、正规、倾向于现实主义常规原则,要求文学以典雅的、规范的形式表现人类的情感和丰富的生活。”“第二个阶段是1940 ―1979 ,我们称之为“创新”时期, 1939年因为“伦理无政府主义”和“缺乏人物刻画”被指责为“具有破坏性和变态”的作家黑塞于1946 年获奖,当时的诺贝尔文学奖秘书厄斯特林称赞他为大胆的革新者和富有战斗性的人,为以后一大批具有创新挑战意味的作家及作品获奖开辟了通道,这标志着诺贝尔文学奖具有了“艺术激情”的“开拓者”的新风,使世界文学的新颖化发展多了一个助推器。”“第三阶段是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这个时段是个多元化的时代,这注定了文学必然也呈现多元化,评委会也将以开放的多元化的审视眼光、迅速的反应力、宽容的胸怀来评定作品,从而使诺贝尔文学显示了更大的包容力。”3虽然在每一届的作家获奖致辞中,诺奖文学院都会给出不同的精炼而简洁的理由,如1923年称爱尔兰诗人叶芝“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而获奖,1936年颁给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则是因为“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但如果我们把百年诺贝尔作家获奖理由作一个全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对所主张和褒扬的“理想主义”的主旋律还是一以贯之的,并无根本的变化,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对“理想主义”内涵的理解有了变化而已。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获奖作家及其获奖作品,“都透射着卓越的人道主义光芒,虽然各有侧重,可对于全人类的关怀、对于社会制度的考察、对于人性文化的解剖,全是那么自觉且执着,哪怕在所在国度民族不被常人所理解和欢迎,哪怕是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非议和责难也坚定不移。”4其实,诺贝尔当初所主张的“理想主义”,完全出于其对人类和世界的人道主义关怀,并无具体的内容和明确的指涉。百年来,一百多位作家已经用他们的作品,向世界各民族的读者阐释了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向人类昭示和这一概念的丰富性和包容性。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诺奖在价值取向上又有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21世纪后,诺贝尔奖似乎有三个倾向:即对个人反叛的青睐,对移民视角的青睐及对全球视角的青睐。”5从2000年的高行健、2001年的英国作家奈保尔,到2002年的匈牙利作家伊雷姆、2003年的南联盟作家库切,再到2004年的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2005年的英国作家品特、2006年的土耳其作家帕穆克,最后到2010年的秘鲁作家略萨,十年中,获奖作家如此大范围地出于欧美文学之外,是令人惊叹的。它恰恰说明了进入新世纪后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这方面的变化。特别是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均弥漫着后现代文化的特征,诺贝尔文学奖在评审过程中,其取向的变化也不能不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日本作家在上世纪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个是1968年的川端康成,一个是1994年的大江健三郎。而其作品在审美追求和价值判断上均存在截然相反的趣味,一个是民族的,一个是世界的。他们在不同的时代得到同一诺奖评委会的认可,正说明诺贝尔文学奖目前正变得越来越开放和包容。

三、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与失

虽然在文学殿堂中,诺贝尔奖金的地位无可撼动,影响巨大;它的每一次颁布,都能引来全球关注的目光;但从结果上看,其间的得与失还是非常明显的,所受的非议也一直不断,众说纷纭。毕竟,十八人的评审委员会,所代表的只是少数人的喜好和视角,体现的也只是一部分人对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理解。若要获得全球读者的普遍认可,几乎是不可能的,实在有些勉为其难。一个最大的争议就是,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世界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无疑应该且只应该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这里没有“之一”,只有“唯一”。而1901年获奖的作家却是法国诗人普吕多姆,理由是他的作品体现了“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6这一结果不仅完全出乎所有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的读者的意料,也几乎让所有的专家大跌眼镜。诺奖评委会的专家似乎也知道这样的结果会遭到质疑,在1902年的一份答疑中,他们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认为“ 托尔斯泰对于那种否定了一切形式的文明, 而且与一种更高文化的诸原则无缘的原始的生活样式, 大为赞美。他认为, 不论什么样的政府, 对于罪犯都没有权利加以严重的惩处。尤为甚者, 他甚至否定任何政府存在的权利, 从而提倡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他对圣经的批评毫无所知, 却基于他的一半是合理主义, 一半是神秘主义, 任意改写圣经。此外, 他断然拒绝承认不论是个人或者国家, 可以具有正当防卫的权利。对于他那种罕见于一切形式的文明中的狭隘和敌意, 我们觉得无法忍受。”7当然,这样的理由不能说是牵强的,也不能说是一种强辩。它只是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不仅在专家和普通读者之间,即使是文学界的精英们,其对文学作品及作家的评价和认可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托尔斯泰那种对欧洲文明的怀疑,对资产阶级主流文化的否定,至少在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看来,是不足以提倡的。因为,在他们心目中,“ 如果真的把奖颁给他, 则此奖所象征的‘ 理想主义’ , 必然会助长他那种革命性教谕的气焰, 使它变得加倍的危险。”

虽然只是一个个例,但这样的现象在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过程中,并不鲜见。许多读者眼中的优秀和伟大作家,往往最终与诺奖无级;而一些不知名或成就并不突出的作家,却不时获得诺奖的青睐,这已经成为许多读者乃至专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比如,对中国读者来说,就常常对鲁迅、高尔基以及易卜生等作家与诺奖的无缘耿耿于怀。而在西方,哲学家罗素在1950年的获奖就颇遭诟病。总之,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风波与曲折。可以说,在诺贝尔奖金的几个项目中,文学奖的颁发所受到的争议一直不断且最大。究其原因,文学与科学之别才是真正的主角。而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甚至意识形态的差异,也不断为这样的争议增添份量,为“众口难调”作了最好的注释。

诺贝尔文学奖另一个引人争议的地方在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视角或偏好较多地局限于欧洲和西方,对非西方文化和作家的关注度不够。虽然诺贝尔在生前的遗嘱中,就特别强调“关注其它国家的作家”8,但实际上,较公正的视野一直出现得较晚。即使在美国,第一位获奖作家也是到了1930年的辛克莱・刘易斯,而马克・吐温这样的作家并没有获奖。所以,1964年法国作家萨特拒绝领取诺奖,除了他一直信奉“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以外”,还因为他认为诺奖长期存在着偏见,对弱小民族文学缺乏应有的尊敬和关注,“它未能平等地颁给各民族和各种意识形态的作家”9。其实,诺贝尔奖金评委会实在算不得一个官方的机构,所以萨特的拒奖,可能更多地还是源于在评审过程中瑞典文学院士们有意或无意的偏见。不过,如前面所说,这样的情况在后来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也表明了评委会对其理念的某种程度的修正。

注释:

[1]刘再复《百年诺贝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北京文学》1999年8月.

[2]王晓璐等《作为一个文学事件的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四人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年第3期.

[3]参见:王辽南《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取向》,《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5期.

[4]同上

[5]郑毅《从高行建到库切看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取向》,《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3 - 4 期.

[6]朱希祥《“ 理想主义” 的展现与演化―试论一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原则的基本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7]同上

[8]刘再复《百年诺贝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北京文学》1999年8月.

[9]参见:傅光明《中国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绪》一文,《长江学术》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