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练习散发新课程的气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练习散发新课程的气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新的要求,如何巧妙地进行课堂练习设计,让数学练习散发新课程气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从“确立训练目标”“设计筛选题目”“美化包装训练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练习;探讨

翻开新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的练习形式多样,且图文并茂,特别是有些实践运用题,直接将数学知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这样可使学生的知识在运用中得到提高,同时也是结合生活实际,反过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这样的设计无疑对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同样,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强化课堂练习,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以达到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设计练习必须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完成,大致环节需经过:确立训练目标――围绕目标精心设计筛选题目――美化包装训练内容。

一、确立训练目标

练习的作用概括起来不外乎知识能力系统和兴趣育人系统。前者在内容上较明确,通过钻研教材就可以确定下来。后者往往不好把握,很多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需要我们教者精心钻研,纵向、横向挖掘,尤其是一些生活应用价值,更需要我们教者根据自己学生的一些具体情况进行拓展。对于《找规律》这样的课程,知识性、趣味性、应用性等已经很齐备,只需教者准确把握无须另辟蹊径。对于内容枯燥的计算课,概念课……兴趣育人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者积极主动思索。一次成功的练习必须合理分配力度。如果在前面部分花的力气太大,忽视后面,往往枯燥乏味。太重视后者,又显得华而不实,底气不足。只有两者兼顾,并巧妙穿插,才会让孩子们的学习入木三分,终身受益。在确定训练主题时,必须全面规划,并列出明确的训练目的。当知识能力训练在一堂数学课中的点位较多时,在一些关节点、过度点上就必须借助兴趣育人系统来调节。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最终达到两个系统的天作之合。

二、围绕目标精心设计筛选题目

一堂课的循序渐进性至关重要。在当今训练资料繁多的时代,我们不能被一些新题打乱思维,而应时刻保证训练目标的领导地位。好的练习应是围绕目标精选题目而非题型的堆砌。在练习的设计上有以下策略可供参考:

策略一:联系生活,注重应用性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这样,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情境中就可以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分类》后,让同学们在课间休息时整理自己的课桌和书包,真是一举两得。

策略二:立足课本,注重基础性

我们经常发现教材中有一些对比练习,这些练习的目的是干什么呢?例如在商不变性质中,课后一般有这样两组练习:一组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求商,一组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求商。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与商的关系。强调的是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而且是相同的倍数。在集中练习时,我们发现里面的题型很多,内容也很丰富,知识的运用也很广泛,其实这是在进行巩固练习,设计的发散型练习。除此以外还有揭示本质的变式练习。

策略三:抓住重点,注重针对性

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设计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如在认识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时,学生很难想象出答案。如果我们设计两个同样大的角,一个角的边很长,一个角的边很短。然后让同学们去量,量好之后再去比较。学生不难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策略四:动手操作,注重实践性

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性,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这不失之为一种好的练习方法。

策略五:情感教育,注重思想性

一道好的习题一般都能较好地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熏陶。如我曾听一年级的老师在教学了“7的分与合”后,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当你发现学校地板上有7片垃圾时,你会捡起( )片,留( )片在原地不捡。这道题的思想教育渗透恰到好处,正合当前思想教育的主线。

策略六:训练思维,注重开放性

设计练习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习题,使学生自主探索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或者设计一些条件多余、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展开发散思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如教学“6和7的认识”后,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左边鱼缸4条鱼,右边6条鱼,如何使两个鱼缸的鱼同样多。

三、美化包装训练内容

训练的美感不但来源于教学内容的本身,还在于我们的呈现方式。这部分工作其实特别重要。内容再好,方式不优,难达目标。合理的训练叫人振奋,让人耳目一新,陈旧的模式让人恹恹欲睡,望而生厌。要做好这部分工作主要研究两个问题:如何给训练起个激励振奋的美名、如何提升训练方式。

总之,好的练习,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兴奋剂。犹如画龙点睛。好的练习不是学习的大结局而恰恰是一次洗礼的开始。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有趣而高效,请让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吧!

参考文献:

1.邓小夏.小学教材教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6).

2.陈超.小学教学设计.山西教育报刊社,2006(11).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海亮教育集团海亮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