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安徽省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安徽省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郑麦9023”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河南省农科院共同研制的新型小麦,具有较强的强筋性特点。安徽省在引进该品种试用之后,逐步在安徽省小麦主产区得到推动和普及。该新品种在产量以及品质等方面都具备突出的特点,因此适合大范围推广。本文主要对其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相关领域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郑麦9023 优质小麦 栽培技术 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180-01

安徽省主要的小麦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北地区,我省逐步推广强筋性较强的郑麦9023号,在产量等方面保证了全省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但是由于郑麦9023抗冻、防冻能力不足,很容易导致因为管理不当造成严重的减产和损失。因此针对安徽省的水文、气候现状等特点,在北部地区推行统一的配套高a栽培技术,并且实现了大丰收,平均产量达到425kg/亩,产量构成要素的基本苗41~45万/亩,穗粒重为28~34粒,千粒重36~44g。为保证产量,进行经验总结,从而指导高产工作的顺利推进,因此结合实际的调研数据,将代表性的技术进行总结如下:

1 适肥适期适量播种

在一季收获完成之后,要对土地及时翻耕,做好土地的精细整地工作。在整地过程中,要加深耕作层的工作,要求耕深达到20~27cm,同时根据整地情况,完成基肥等工作。在基肥过程中,要平衡氮、磷、钾的施肥量,做到磷、补钾、稳氮,合理处理微肥、基肥以及追肥等环节的作用。在计费过程中,要求尿素的量为15kg/亩,磷酸二铵为15~20kg/亩,60%氯化钾10~15kg/亩或者使用三元复合化肥(氮、磷、钾各占15%)量为35kg/亩,加尿素10~15kg/亩[1]。由于郑麦9023作为春性品种的代表,因此根据农科院的种植经验,在播种期的选择主要为10月25~31日,最晚不能超过11月6日,过早或者过晚播种,都会导致出现冻伤等情况,造成严重的减产问题。在10月25~31日之间,播种的标准控制在17.5~20kg/亩之间,在11月1日之后,每增加一天,播种量增加0.3kg,确保在11月6日之前完成播种工作,但是保证播种量不能超过22.5kg/亩。行距保证在17~19cm之间,播种深度为4.0cm左右。避免过深出现分蘖,过浅出现冻伤等情况,保证种植的质量。在播种过程中,要及时结合土壤的墒情做好抗旱、防冻等方面的准备,保证苗壮、苗齐,确保能够安全过冬。

2 做好苗期、越冬期的管理工作

在小麦的出苗到越冬环节中,其生长特点主要有长根、长叶、长分蘖,完成春化等关键环节。因此在这一时期之中,要求田间管理的核心和中心任务集中在保苗之上,做好促根增蘖的工作,实现弱苗向壮苗发展的目标,确保麦苗实现安全越冬,为产量的稳步提高做好坚实的基础准备。对于基本苗不足或者由于早播出现的脱肥等现象,应该结合冬季灌溉的需求,追加尿素7.5~10kg/亩,保证小麦实现返青工作,巩固冬前分蘖的效果,保证分蘖的成穗率。对于高肥力以及较大块的土地,可以采用喷施多效唑,缩短基部1~2节,降级小麦的株高,强化其抗伏倒方面的能力。及时做好杂草等方面的处理工作,减少小麦与杂草之间争夺水肥的耗费,强化行间的通风透光效果。

3 在小麦的拔节孕穗期进行科学的追肥

郑麦9023在安徽省作为稻茬麦,其播种期比较晚,而且成熟时间又比较早,其生长周期比较短,因此做好拔节孕穗期的追肥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小麦的产量,而且可以使得小麦的质量得到提高。具体的是在拔节初期进行追肥,根据小麦的长势和土壤的具体墒情,对小麦实施追肥,可以追加尿素100kg/hm2,这样有助于小花分化以及光合作用产物向小麦茎基节间输送,如果出现土壤墒情不足,可以通过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4 小麦生长中后期做好小麦的病虫防治工作

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阶段,气温回升,是病虫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因此要在农科所预测的前提下,对小麦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出现感染和扩散[2]。小麦常见的几种疾病中,小麦纹枯病在3月上旬开始进入频发期,但这个阶段也是防治的主要阶段,此时对出现病菌的小麦进行喷药防治,使用3%井冈霉素水剂3000~3500mL/hm2或者20%三唑酮乳油750mL/hm2配750kg/hm2水对小麦的根茎部喷施,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田块间隔一周再进行一次喷施。而小麦的锈病、白粉病的盛行期通常在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上旬,使用20%的三唑酮乳油750mL/hm2配750kg/hm2水或者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125kg/hm2配750kg/hm2水对小麦实行喷雾。小麦赤霉病主要多发于小麦的抽穗、扬花期,对于这种病的防治使用40%多菌灵胶悬剂2250mL/hm2配750kg/hm2水实行喷雾,如果在这期间出现阴雨天气,则间隔一周进行再次喷雾。

同时,在小麦的扬花期和灌浆期还要加强小麦的水肥管理,在小麦抽穗期前后施用叶面肥,延长叶面功能期,避免叶面的早衰,增加麦穗粒数,提高小麦的产量。

5 使用药物进行合理控制

使用多效唑拌种能够促进小麦壮苗,早分蘖,增加小麦单株分蘖数,而且可以使得小麦的节间缩短,假茎增粗,叶片增宽增厚,形成矮壮植株,有效的避免倒伏现象的出现。在小麦返青之后,地表部分旺盛生长,而这个时候高节位的分蘖还在继续产生,但是其不会成穗,只会导致群体过大,在这个时候,合理使用缩节胺对其进行科学化控制侧芽生长,促进顶端优势,能够有效避免群体过大,而且可以促进主茎的生长。

6 结语

小麦品种郑麦9023有着高产量、高质量、成熟比较早、综合性能比较优良等特点,目前在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已经进行推广种植,为了促进该品种的更好的种植,提升其产量,现总结出一套适合我省小麦主产区实际情况的栽培技术,在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做好管理工作,使得小麦的产量得到提高,为农户的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郑宝强,王小燕,孙伟男. 播期和密度对郑麦9023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5,13:3093-3097.

[2]项德荣,董升. 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1,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