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启发式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语文启发式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启发式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恰当运用能够开启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教学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启发示教学; 词佳名; 修辞方法; 写作方法; 深刻内容; 质疑; 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启发式教学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我借鉴诸多教师的经验和体会,梳理出在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启发分析好词佳句

作家写作时都很注重通过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表现深刻的的内容,鲜明的形象,深远的意境。启发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既提高了阅读能力,也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教学六年级《林海》,描写林的显著特点为例:1.“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突出了林海的苍翠碧绿和一望无际;用“群岭起伏”比做“林海”的波浪,极言其大,突出树木之多。进一步突出了林海的特点。2.写白桦,说它们是俏丽的,突出作者的喜爱之情。3.青松邀请白桦为裙,再现出一片轻快亮丽的图画。

二、启发分析修辞方法

讲授修辞,既要让学生懂得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更要引导他们分析怎样运用修辞方法描写事物、抒发感情,强烈的表现力,从而将修辞知识转化为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三年级《荷花》是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描写景物,寓情于物,借景抒情的范例。提问:作者怎样描写荷叶、荷花?主要表现了荷花的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1.“荷叶像大圆盘”采用比喻,写出了荷叶的圆;2.“挨挨挤挤”用拟人,写出了荷叶多,启发学生读出荷叶美;“冒、露”采用拟人,启发学生想象荷花似乎活了,它在使劲的、生机勃勃地长的动态美。3.“有的……有的……有的……”采用了排比,写出了荷花千姿百态、生机勃勃、迷人的静态美。

三、启发分析写作方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就要课文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怎样运用写作方法来表现思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五年级《少年闰土》一文中看瓜刺猹时: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语言文字所反应的客观事物,让聪明能干的闰土这个人物在画面中鲜明地树立起来,深入人心,从而利于学生掌握人物的特点。看瓜刺猹是课文中主要描写的一件事,先后出现了两次,写得最详细,所以印象最深。1.课文一开始写作者回忆中的的形象是看瓜刺猹的画面。学生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听后感到很新鲜。2.作者写得生动,特别是你听“月亮底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一读到这儿,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在月亮地里勇敢刺猹的画面。这一段不仅给我们的印象深,而且留给作者的印象也很深。

四、启发理解深刻内容

有些课文中文情并茂的重点内容,不是用一个问题就能启发学生理解的,需要组织几个问题前后联系,逐步深入地启发学生扣住形式特点,分析深刻内容。

教学五年级阅读题《盲童的画》时,学生一看到课题,一定会被深深地吸引的。他们一定会产生种种悬念:盲童画了什么画?作画说明什么?观众为什么对这幅画看得这么“细”这么“久”?猜度他们跟自己一样“触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而这一连串的间题也正是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答:这是在画展上的“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简单的画”。作者揣摹着画展上观众的心情;先设想盲童拿起笔的情形:那太阳露出红红的脸,放射出温暖的光芒,照在每个人身上;那树上栖息着鸟儿,唱着悦耳的歌,他也听到了它们的合奏;那小溪清澈见底,水是那么清凉;那屋里准是充满着亲切的细语,温暖的笑声。对这幅画蕴藏着多么美好的内容、盲童的心灵、人们的感受,则应该尽可能地启发学生理解。

五、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如:针对课题质疑;针对教学重难点质疑;针对内容细节处或空白处质疑;针对文章中心质疑等。让学生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以求得真知。

例如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课教完后,学生质疑:“课文描写人们等灵车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是否矛盾?”这个问题提得多有价值!通过释疑,理解“焦急”体现人们迫切见到灵车,瞻仰总理;“耐心”体现人们对总理无限崇敬,两词统一表现人们对总理敬仰之情,并不矛盾。

六、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除了加强师生交往外,还要为全体学生,尤其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从而开拓思维,激发学习潜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开阔性、逻辑性,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

例如《乌鸦喝水》一课,教师讲读完课文后,提出问题:“除了乌鸦想的这个办法外,还有什么办法能使乌鸦喝着水?”学生小组讨论,思维活跃,积极回答,想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办法。又如教学生用“车”字组词,通过小组交往,相互启发,结果连中下生都能从车的名称、用途、类型、构件等方面组成丰富的词语,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

通过语文教师的实践证明,这样运用启发式进行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读写能力,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