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伦理教育补缺之管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伦理教育补缺之管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报道的广东佛山两岁小女童悦悦在马路上被两辆车先后碾过,目睹此事的18名路人见死不救,最后只是一位捡垃圾的陈阿姨伸出授手一事,引发了社会的轰动。痛定思痛之余,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就是社会"礼崩乐坏"的背后,除其它复杂的社会原因外,从小伦理教育缺失己是不争的事实,在小学阶段着力抓好伦理教育己刻不容缓。

小学伦理教育的缺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教育理念的扭曲,如果不从教育理念上有所突破,要想培养人们从小就具有良好的道德准则近乎天方夜谈。

1、 教育领域的功利化思维应该摒弃

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理念一直是遵循孔子倡导的有教无类。但这些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事实上实行的是有教有类,将学生分成三、五、九等,划而教之。学校以重点学校、普通学校划分;班级以重点班、普通班划分;学生以优等生、劣等生划分;班级的座位以成绩好、成绩差划分;教师以在重点校、重点班,普通校、普通班任教划分。在重点学校任教的教师,不但被看成是教师中的人才,待遇也高人一等,教师以进重点学校、重点班为荣,以本班有几名尖子生为资本,教师的身价也随着自己任教的学生尖子数而升高或降低。教育机构将优质资源向重点学校、重点班倾斜,对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无论校舍建设,教学设施配置,教师的配备均另眼相看。更有甚者,在入学或编班时将所谓的劣等生拒之门外。有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将能否得到名、得到利的尖子生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足点,把不影响名利的学生伦理教育边缘化,有的根本不管。对有教无类教育理念颠覆所带来的后果便是学生阶段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建设的毁灭。

2、 教学的现行评价体系应该瓦解

当今,我们教学的评价体系己不再是塑造灵魂,而是人为制造优秀生产品,并且判定这种产品的优和质只是分数,所谓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只成了一个标志性的招牌或者是口号而己。现在,评价一个教师、一个学校的领导乃至一个地区的教育机构的教学成果,升学率、尖子率是唯一标准。一个教师是否称职,是否优秀,一个学校是否响当当,一个地区的教育是否累累硕果,从教育主管机构到公众眼睛盯着的都是培育出了多少尖子生,有多少人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教师以分数为实,学生唯分数为重,所谓的尖子生,优等生硬以为自己只要成绩好,一好俱好,慢慢就形成了自视清高、自命不凡、轻视他人、冷漠别人的无度骄傲的极端心理;对于所谓的差生,则危害更加严重,他们往往会因为受冷漠、受岐视、被边缘化,被忘却而产生极度自卑心理,结果要么自暴自弃,要么产生逆反对抗情绪。这种教学评判体系孕育的两种极端心理将影响学生一生的心理成长,这个局面不改变,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硬是一句空话,伦理教育更无从谈起。

3、 教育工作者本身的行动教化应该加强

小学伦理教育缺失的原因很多,教育工作者本身的不良行动教化也是原因之一。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便教育理念重拾,教育评价体系重建,也未必能将小学伦理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教育工作者本身的遵守道德和法律、坚持自律、坚守清白、正派、廉洁,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行动教化。在当今物欲横流,到处充斥冷冰冰。人际规则极道德滑坡的情况下,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应该恪守为人师表的品德。胸怀忧国为民的情怀,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作为学生心理,人格塑造的参照物,给孩子的心理成长树立标杆。同时,要时时刻刻关注和思考并践行如何将学生培育成一颗参天大树,而不仅仅只是眼睛盯住树上的果实。从而,使孩子们从小所培育的纯洁的心灵流向未来、流向社会、为建立有良秩序,道义至上的和谐社会作出无可替代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