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对外贸易与产业构成升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对外贸易与产业构成升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理论

对外贸易与产业构造晋级的关系方面研讨较多,美国经济学家佛农(Vercon)曾将产品生命周期概念运用到国际贸易理论剖析中,提醒了产品发育生长过程中各种要素比照较优势的动态转移的影响,阐明了各国同类产业之间存在的级差问题。

针对开展中国度资本密集型产业进程,日本赤松要教授提出了“雁行产业开展形式”,并将其模型停止推行。针对开展中国度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各个阶段开展停顿,包括其内在机理表现,该模型均停止了系统剖析。针对机制的内外相分离的剖析,开展中国度的政策干预,对产业构造的优化、优势构造的选取都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根底。

“雁行产业开展形式”针对开展中国度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停止了剖析,同时针对五个阶段,分别为产业移植阶段、进口替代阶段、出口导向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动态过程停止了论证。外贸易流向对开展中国度影响较大,而开展中国度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展均随同着比拟优势存在。在产业移植期内产业的比拟优势不断处于优势位置,但随着科技进步、投资大量流入、技术密集要素不时增加,绝大多数比拟优势位置发作了逆转,贸易流向从出口回归进口。比拟优势逆转,同时贸易流向复归,更高层次的产业开展序列由此显现。

(二)国内研讨停顿

经过查阅各种文献材料,我们发现国内经济学者对中国对外贸易和产业构造的关系主要从理论模型动身停止实证研讨。

杨全发(1999)采用回归方程Chenery为普通模型,将净外资流入交换为进出口商品贸易额。对中国变革开放前后的产业贸易的变化停止论证,结果标明:一是1978年之前,进出口贸易额与工业比重呈正相关;进出口贸易额与第一产业比重呈负相关;同时进出口贸易额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关性不显著。二是1978年之后,第一产业比重与原料出口额正相关;工业比重相比初级产品出口额呈仍呈正相关。三是第一产业比重与机械、原料及运输设备进口额仍坚持负相关趋向;工业比重相比初级产品进口额显著正相关,相比工业制废品进口额不显著负相关;工业制废品进口额及初级产品进口额分别与第三产业比重呈现出正负相关趋向。武海峰、刘光彦(2004)论证了变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构造和产业构造的开展进程和现状。

经过在之前的科研剖析,我们能够发现。多数研讨课题集中在产业构造及外贸易构造变化对经济增长转型的构造变化方面,但关于其产生变化的途径、机理研讨相对较少,这形成了研讨材料方面的单一,关于产生影响的缘由剖析不够深化。

二、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比拟优势

比拟优势和竞争优势所带来的利益是刺激国度停止对外贸易的主要动力,也是国度对外贸易产生的主要本源。最早亚当·斯密(1776)提出绝对优势论,他以为产生国际贸易的主要即在于缘由。相继大卫·李嘉图(1817)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论的根底上提出了比拟优势论。只需在消费本钱即消费两种商品的本钱比例上存在相对差别的两个国度停止贸易,就是互利的。俄林(1933)在赫克歇尔的思想的根底上,论证论述了资源禀赋论。他指出,各国在土地、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消费要素的禀赋方面上均存在的差别,这种差别便是招致各国资源优势不同的主要缘由。阅历了200多年后,比拟优势理论终于构成了一个较完好的体系。

比拟优势理论为自在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根底,推进了传统的资本积聚和消费力的开展。比拟优势理论的准绳是参与国际分工,构成对外贸易的比拟优势构造。开展中国度普遍具有丰厚低价的劳动力资源,而短少资本和技术;相比之下,兴旺国度却劳动力资源缺乏,而资本和技术丰厚。因而,从开展的角度来看,比拟优势产业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消费上。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在于对劳动力资源的素质的请求较低,正是劳动者较低的素质请求,而产生劳动本钱优势,但是弊端便是增值才能极低。

(二)加工贸易主导的对外贸易情况

自1978年中国变革开放以来,进出口总额从当年的355亿元钱,增加到了2008的179763.9亿元钱。依据国度统计局的价钱指数,2008年的城市居民消费指数为563.5(1978年为100),若以此近似替代中国的通货收缩率,在剔除通货收缩率的影响后,中国的进出口总量在三十年内增加了九十倍,相当于年增长16.2%,远高于GDP的增长率。从进出口两方面来看,中国的进口总额在1978年为187.4亿元钱,在2008年为79532.9亿元钱,增长了424倍,剔除通货收缩要素后约为75倍,即三十年间年增长15.5%;出口总额在1978年为167.6亿元钱,在2008年为100231亿元,其增长约为600倍,剔除通货收缩要素后约为106.2倍,即三十年间年增长为16.8%,这一数值远高于GDP的增长率。从产品构造来看,进口的初级产品在1991年时为108.3亿元钱,在2008年为2430.9亿元钱;工业制废品则从1991年的529.6亿元钱增加到2008年的7128.6亿元钱,两者的比例从1991年的1∶4.89变为2008年的1∶2.93。

以上一连串的数字中隐含了两点主要的信息。首先,中国自变革开放后,出口增加的份额多于进口,对外贸易总额的增加大局部来自于出口总额的增长。其次,在1991-2008的这18年间,剔除通货收缩要素后,进口的工业制废品总额只增加了约5.6倍,进口的初级产品总额却增加了近10倍;有趣的是,出口方面的状况完整相反,工业制废品的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在此期间内增加了8.6倍,但初级产品出口额的年增长仅为2.5%。以上数据也根本契合中国对外贸易的理想情况,即中国对外贸易越来越依托加工贸易部门,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逐步由普通贸易主导转为加工贸易主导,加工贸易的份额日积月累。在详细项目上,中国的对外贸易从最初的初级产品出口过渡到轻工纺织品出口,继而再到机电制品的出口。

(三)中国的加工贸易体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方法》(海关总署令第113号)所阐明,加工贸易是指区内企业进口全部或者局部原资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过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废品出口的运营活动。最常见的加工贸易方式有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和装配业务等。目前,中国大局部产业都或多或少和加工贸易有着联络,从初级产品如食品、纺织品到半导体等高级产品,无不受惠于加工贸易蓬勃开展带来的益处,加工贸易不只促使出口、引资疾速开展,对中国经济增长也有着很大的奉献。2005年,中国加工贸易占进出口份额高达6900亿美圆,并逐年增长20%到30%;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占GDP的19%。中国加工贸易在主体构造上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早期,中国的加工企业曾是以国内企业为主,这场面随着20世纪90年代外商来华投资热潮的兴起而完毕。在产业类型方面,中国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上世纪末时,根本上能够说是“国外出钱,国内出力”的场面,加工贸易的蓬勃开展,也奠定了中国“世界加工厂”的位置。

三、加工贸易体系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应战

(一)价值链中的低端环节

中国加工贸易在量上极大,但在质上却略嫌单一。中国很大局部的加工贸易是采取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方式,其中关键零件绝大局部是进口,而且集中在中下游技术产业,加工环节的加工附加值和增加值偏低,这使得中国加工贸易对拉动全面产业技术进步的效果有限。

(二)资源短缺凸显开展瓶颈

近年来,中国原资料产业不断处于下滑的趋向,在国际上位置较低。变革开放前期,中国出口集中在动植物油脂和矿物燃料等原资料和燃料;变革开放后期,中国出口集中在原资料、燃料单一进口,而加工工程完整依赖于国外资源,这成为中国加工贸易的限制要素。

(三)劳动力优势逐步消逝

如今,中国劳动力价钱不时上涨,劳动力的比拟优势开端逐步消逝。许多外资企业开端把工厂转向其他有着更低劳动力本钱的中央,如越南、柬埔寨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量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倒闭。克制劳动力本钱上涨,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曾经时不我待。

四、中国产业构造晋级现状

产业构造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络和比例关系。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构造。主要是研讨农业、建筑业、重工业、轻工业、商业效劳业等部门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互相之间的联络、比例关系不相同,对经济增长的奉献大小也不同。因而,将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互相关系在内的构造特征概括为产业构造。

(一)产业构造变化趋向

产业构造变化趋向表现在经济开展的过程中构造和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也能够称为产业生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增加值在国民消费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该比重在大多数国度中呈连续降落趋向。

2、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增加值占的国民消费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以60年代为分界限,60年代以前,均处于上升趋向的国度为大多数。刚进入60年代开端,兴旺国度工业部门在国民消费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就业人数和增加值比重呈降落趋向,其中传统工业的降落水平猛烈。

3、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增加值在各国占国民消费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均有所上升。60年代以后,兴旺国度第三产业开展迅猛,所占比重均超越了60%。

(二)新经济涵盖传统产业晋级

1、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范围开展依赖于传统产业晋级。中国没有足够的资金疾速把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启动和生存必需树立在一定资金量的根底之上。而中国开展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发明的利润正提供了开展所需求的资金。中国资本原始积聚过程与传统产业的晋级过程是同等的。另外,高新技术的研发与消费更需求传统产业提供满足其请求的设备。

2、比拟优势理论国际分工规律。所谓平安性的产业构造,同等于没有偏离比拟优势的产业构造。依据各国实践状况来肯定合理的比拟优势从而制定相关的比拟优势,能够在国际竞争力中有所突出。

而最重要的是进步国度的经济平安度。中国由于劳动力丰厚、资本相对稀缺且经济平安度缺乏,限制了中国的比拟优势。中国在国际中的分工中的优势产业不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而是劳动密集型、劳动资金双密集型、劳动技术双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中国面对剧烈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更应该从比拟优势的产业构造方向着手,将中国传统产业的优势晋级。

3、高新技术变革冲击中国传统产业。中国传统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技术改造之后,即演化成为现代化产业。中国正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并将技术构造与组织构造结合晋级。中国在质量、范围、效率和中心技术方面仍与现代的高新技术产业构造存在着间隔,久而久之,中国的传统比拟优势也会失去。立足于传统产业扩展技术构造晋级和组织构造晋级,将会对新经济的积极促进。鼎力开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资金双密集型产业是中国新经济的主要内涵。

(三)中国产业构造存在的问题

1、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加大资源与环境压力。中国如今仍以依托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进经济增长。中国与国际先进程度相比,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规范煤。在资源大量耗费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而中国先污染后管理的粗放型处置办法也加重了环境担负。资源的超负荷耗费、与环境的大幅度透支,已成为中国产业构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产业技术创新才能差附加值偏低。据统计,多数行业在2003年后增加值率逐年呈降落趋向。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兴旺国度相比增加值率低近25个百分点。特别在IT通讯行业,相关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差距更为明显。如在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中国的,增加值率仅22%,比兴旺国度低近35个百分点。中国产业技术和兴旺国度差距如此之大,主要归结为以下两个缘由:

第一,中国的工业在全国的产值链中处于地低端,面对兴旺国度的国内投资及跨国企业的冲击,中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组装业为主,而技术方面产品开发的创新技术含量较低。这直接限制了中国经济的的开展,招致了与兴旺国度利益分配格局的不对等,与此同时,中国的物资能源耗费也远远高于兴旺国度,附加值难以大幅度进步。中国在加强个人优势的同时,疏忽了技术方面的附加值优势,经济效益增加幅度相比兴旺国度差距甚远。

第二,中国工业技术构造与兴旺国度差距也较大,产业创新才能趋向在逐渐降落。问题关键在于中国研发类资金投入份额过小,与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占有的范围不成正比。从中国研发队伍整体才能严重萎缩的趋向来看,中国的制造业创新才能会进一步削弱。中国效劳业的严重落后也是产业内部构造程度低下的限制性要素之一。关于在生活中占主导位置的生活效劳业,远远落后于兴旺国度,详细表现在科技开发、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效劳及物流产业。只要加强生活效劳业质量,才能够基本处理内部构低程度低的问题。

(四)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构造晋级关系的剖析

中国比拟优势构造主要是由产业构造决议、经过价钱构造表现出来的,而比拟优势构造又对外贸易构造的构成与转换起到了额决议性的作用。中国的贸易构造分离贸易的发作主要由国内外价钱比率直接决议。价钱的正确反映,必将由价钱差所表现出的比拟优势构造,从而获取贸易利益。中国比拟优势构造强化及分工格局功用较强,但相比之下构造晋级功用较弱。

中国产业构造晋级的动力关键在于消费要素的积聚、技术要素的进步、已有产品要素的创新。中国集中劳动力及消费原料的低价,具备了却构优势效应。中国的经济开展,及工业化推进,又将超越传统现有构造,演化为更高构造请求。

五、结论和政策倡议

中国目前的比拟利益格局致使资源配置逐步靠近向传统低度产业,如劳动力密集的加工贸易行业。但是中国为带动经济开展,必然要带动制造业出口部门,这就请求业化和产业构造晋级和资源配置倾斜所匹配。这便招致,从对外贸易利益和从产业构造晋级两方面动身停止资源配置,所构成不同的对外贸易构造。假如中国对外贸易依照静态比拟优势停止,其结果极可能开展为“出口的贫穷化增长”。若想突破这种状况,实行工业化途径在所难免,只要完成大幅度经济增长较快的工业化,同时配合政府的政策调控,发挥开展中国度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比拟优势本钱特性,配合工业化演进趋向,效劳于产业构造转型,而产业构造的高级化最终又会使比拟优势构造发作逆转,使对外贸易构造发作逆转,构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