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感培养贵在“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感培养贵在“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它是形成阅读能力的核心。语感培养最基本、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多读。阅读的形式有通读、精读和速读等。这多样的阅读形式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深刻、敏捷的语感。

关键词:语感培养;通读;精读;速读

语感,简言之,即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它是形成阅读能力的核心。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是否深刻、全面、灵敏。训练语感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最基本、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多读。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只是特定的符号,它所蕴含的作者情感意旨,只有通过人的阅读才能被感知。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培养他们的语感呢?具体做法如下:

一、通读,培养语感的全面性

一定的语言文字总是隶属于一定的篇章,才有其确切的意思。因此,我们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训练语感,如果不对全篇文章,乃至整个单元进行通读遍诵,就很难得到确切、全面的语言感受。

1.通读,感受语意的广度

语意的广度指文中词、句、段的基本义、语境义和蕴含义。要感悟这些意义,通读文本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1]我们只有通读全文,才能对文中词句,乃至段篇进行全面的理解。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笔者引导学生对“赞叹不已”的含义感受过程是这样的: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赞叹不已”的意思。

②读句子明白谁在赞叹不已?他们“赞叹不已”的是什么?(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及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③通读全文思考他们会“赞叹不已”的原因。这样,不仅理解了“赞叹不已”的基本义,而且,还理解了它的语境义和蕴含义,感受了语意的广度。

2.通读,感知形象的维度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鲜活的语言形象,这些语言形象就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2]它包括人物形象、生活场景等。通读,可使学生对这些形象的感知更完整,更具立体感。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凡卡》一文时,引导学生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听觉、视觉、感觉等感官,通过想象和联想立体感知凡卡这一形象,使他们能耳中听到凡卡无可奈何的叹气声、催人泪下的被打的哭泣声和对爷爷的哀求声;眼中见到他偷偷写信时提心吊胆的神情,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欢乐的样子,写完信后急于寄信的样子,以及做美梦的神态;身上感到凡卡被打时的疼痛,挨饿时的难受。从而使学生们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内心视像:凡卡命运悲惨。然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边诵读边展开联想――从凡卡身上你还看得到哪些穷孩子的形象?(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小女孩,现实生活中备受战争之苦的伊拉克、叙利亚的穷孩子们等。)这样就丰富了课文的人物形象。

二、精读,培养语感的深刻性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3]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正确深刻的感悟,重要的手段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中重点文句进行精细的阅读。

1.抓题眼研读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题眼是题目的眼睛,是文章题目的关键词。一篇课文的题眼不仅反映着课文的主题,还决定着课文的内容,甚至决定着课文的结构和深度。精读课文时,抓题眼进行研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窃读记》,这篇课文的题眼是“窃”字。笔者在教学这课时,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理解“窃”字的意思,接着让学生围绕“窃读”质疑:为什么要“窃读”?“窃读”的滋味怎样?“我”是怎样“窃读”的?“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研读。

教学中,笔者以题眼“窃”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研读、品味,从中体会到作者“窃读”独特而复杂的滋味,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课文中心理描写和遣词造句的精妙。

2.抓文眼探究

此文眼即行文中概括地表现课文内容或思想感情的词句。它具有一语见精神,一语出境界的艺术功效,有“一字一奇,千古注目”的艺术魅力。语感培养中,抓文眼探究,能快速、准确、深入地感悟课文的言语内涵。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一文,讲“我们”因救一只侦察龟,龟群得到错误信息而倾巢出洞,引来食肉鸟叼食。文中的“蠢事”无疑是此文的文眼。教学中,笔者先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让学生读句后思考:①从哪里可看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②为什么“我们”会干出这愚不可及的蠢事?③假如你就是现场中的一员,看到这蠢事,会说些什么?接着,引导学生深情朗读:“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体会向导的悲叹,游人的懊悔之情。最后,让学生明白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才不会干蠢事这一道理。

这样,以文眼为着力点,提问引思,引领学生探究文本,感受文本意味深长的内涵和强烈的情感。

三、速读,培养语感的敏锐性

我们正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各种信息,我们无法,也没必要一一了解,但取其所需也是必要的。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果没有敏锐获取信息的能力,就无法取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悟力,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实践证明,达到这一目标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加强速读训练。

1.猎读,迅速辨正误

爱因斯坦说,猎读就是“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也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并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它可以像猎人追踪猎物一样,敏锐地抓住文中的重点、要点和脉络来阅读,从而正确、迅速地对文中所表现的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等方面作出判断。

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先看测试题:①鲁迅得到人们的(爱护 爱戴 热爱)。②“鲁迅为自己想得多,为别人想得少”这句话是(对的 错的)。③谈“碰壁”时,在座的人哈哈大笑,是笑“我”(已悟 未悟)。然后,让他们计时猎读。由于目标明确,大部分同学在两三分钟内完成了这三道题,且正确率达95%。这样,培养了学生快速判断、快速检索和快速记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专注读书的精神。

2.浏览,快速求异同

浏览,即一目十行地速读一篇课文,或一组课文,或一本书,从中了解其内容、结构、情感和语言特色等概况。它是去粗取精的过程,也是迅速了解多篇课文内容、形式异同的重要方法。如今,小学课文教学大都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课文,因此,笔者在教学一个新单元前,都会让学生浏览整单元的课文,快速地了解这些课文的主题、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异同。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学生浏览这单元的四篇课文后,笔者问:“本组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经过一番讨论,学生们认为这组课文都是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事件,不过是具体的人与动物不同,所发生的事异彩纷呈。写法上都用具体的描述表现真情实感,但有的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描述表达真情,如《老人与海鸥》;有的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刻画表达真情,如《最后一头战象》。实践证明,在浏览中,训练学生区分一组阅读材料在内容、写法上的异同点,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甄别、鉴赏语言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敏锐的语感。

如果说,语感是一朵绚丽的阅读之花,那么通读就是它粗壮的枝干,精读就是它繁茂的叶,速读就是它发达的根。枝干作定型,繁叶供氧气,深根送养料。如此,语感这朵阅读之花怎能不夺目光彩?

参考文献:

[1](清)沈祥龙.论词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A].高尔基.论文学[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中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