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和而不同 各美其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和而不同 各美其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以课文整体为例子,进行针对性的写作篇章的训练,符合学生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规律,它不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学到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整体写作技巧。

一、模仿语言风格,整体迁移

语言是有风格的。语言风格的形成需要从模仿开始。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云雀的心愿》都属于说明文,但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的语言属于非文学语言,讲究真实、准确、规范、凝练;《云雀的心愿》一课语言属于文学语言,讲究形象性、凝练性、情感性、音乐性。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是语言风格模仿训练的好材料,我设计了改写训练,让学生选择一种表达方式,进行改写。即以《云雀的心愿》的方法用自叙的形式介绍火星,或者以《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的表达方式介绍云雀的所见所想。结果学生的练笔生动有趣,各具特色,读来兴味盎然。

因为有课文这样鲜活的例子,把写作知识与成篇习作链接起来,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明白什么是语言的风格,举一反三,不但所学课文真正派上了用场,而且利于学生写同类型习作时迁移运用。

二、学习篇章结构,整体布局

许多学生习作时呈现出来的最大问题是语段的整体感不强,单拎出其中的几句话,会觉得不错。但是,语序凌乱,句群没有中心,没有重点,都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要不就是一大段,没头没尾,眉毛胡子一把抓。

《烟台的海》一文,“先写景,再写人”是中间四个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的共同特点,开头和结尾分别是总起和总结。“总—分—总”的行文结构,突出重点,层次清晰,很有模仿价值。学完课文后,我布置学生进行仿写,写一写校园里的古银杏树。学生将自己真实的生活环境,依托有序的结构方法,写出了非常优美的文字。如:

我们校门口有四棵银杏树,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我们学校最独特的景观。

秋天,一阵风吹过,银杏树的叶子如“金雨”一般,纷纷扬扬地落下,那成千上百片叶子齐落的景象,让人叹为观止,遐想联翩。银杏树周围的地面上,早已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一下课,我和同学们就冲出教室,在银杏叶上沙沙地踩踏,捧起银杏叶用力扔到对方头顶上,笑着喊:“下扇子雨了,下扇子雨了!”被扔的那个人身上就像贴了金一样,金灿灿、亮闪闪的。银杏的美丽还吸引了许多路人和游客,有时,情侣们会在校门口的树下合影留念,显得很浪漫。

早春,嫩芽们悄悄地着上了新装,一片片嫩叶像可爱的孩童似的,跟我们捉着迷藏,害羞地躲在枝丫后面……如丝的细雨落在叶子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一首交响曲。这时,我总爱站在树下,聆听这美妙的《春之曲》。

夏天,银杏树郁郁葱葱,就像一把巨大的伞,我们特别喜欢坐在树下乘凉、谈心,油亮油亮的叶子就像一把把扇子,我们若用它来扇风时,兴许还能闻到一阵阵大自然的清香。大树就像一位母亲,用清凉清香的怀抱拥抱着我们。

冬天,树叶掉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然而,倔强的枝杈却依然刺向天空,跟严寒抗争。每天上学,远远地看见生命力顽强的银杏树,总是觉得很踏实,再也不怕冬天的寒冷了。

银杏树,是我们校园里一方独特而壮丽的风景,一茬又一茬的小学生从树下走出去,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通过练习,学生学会了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校园景物的方法,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辉映。仿写完毕,还可以再进行迁移,写写别处的景物。以此来强化训练,形成此类习作整体布局的能力。

还有一些课文,如《音乐之都维也纳》,这是典型的先总后分再概括的写法。《钱学森》一课的倒叙手法,可以作为例子,进行整体的布局模仿训练。

三、模仿写作方法,整体改写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基于整体观照下的改写练习,是指改变文章的结构、体裁、题目或叙述方法,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这样的改写含有创作的成分,可以提高写作技巧,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010年初,于永正老师在《杨氏父子》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个精妙的练笔设计。第一课时,初步理解课文,于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不光理解古文的意思,还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充故事情节,为课堂练笔做好铺垫。第二课时,于老师要求学生用白话文改写古文,由于有了第一课时的充分铺垫,学生们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完成后,于老师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一边读一边修改,一边修改一边朗读,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实效斐然。

四、学习选择材料,整体立意

习作材料选得好,习作也就成功一半了。“课标”上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要“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能“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见,高年级的习作已开始注重素材的积累与选择,并且从实际的习作练习中看,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也是此学段的一个训练重点。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生活、一个故事,让学生去感受作者的生活,去揣摩作者选材的方法,进而进行模仿训练是很有效的习作训练方法。

《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用文学性的文字分别从历史、装饰、生活、建筑四个方面说明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上课开始,教者就设计问题:你认为哪一个方面最能证明维也纳是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让学生明白原来四方面的选材都是围绕课题这个中心进行的,都能证明中心,但选择的材料之间的重量并不是平均的,有的更能说明,就需要详细写。运用迁移环节,教者紧扣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写作方法,设计了模仿选材的练笔。

读写迁移——模拟选材训练

(要求: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选择材料,来证明扬州是宜居之城,并以总起句的形式写在横线上)

题目:宜居之城扬州

(开头)扬州是世界闻名的宜居之城。

(总起句1)______________

(总起句2)______________

(总起句3)______________

(总起句4)______________

(结尾)扬州真是世界闻名的宜居之城啊!

这样的设计新颖独到,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由于阅读教学中的成功理解,最后的模仿选材训练水到渠成,没有难度。课堂上同学们信手拈来,从历史、文化、饮食、居住、交通等方面设计总起句,显示了宽阔的知识面,体现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与了解,更体现了学生对文章内容和它的表达方法的正确理解,实现“文意兼得”的目标。

综上所述,我觉得,读与写的整体迁移,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使之不但见情、见性,更能见灵思、见树林,教师宜密切注意语文学科“重整体”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中把握流贯于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文脉气韵,领悟语言艺术的光辉,为学生的独立习作做整体的铺垫,使读写之间的“学习迁移”更具有稳定的性质。久而久之,相信学生会逐渐得到习作的“乐趣”,从而达到“好”之,进而“乐”之的境界。

(作者单位:扬州市汶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