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静脉血栓1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静脉血栓1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8-2767-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4岁,因全身水肿、少尿15天,加重2天入院。入院查体:T 36.6℃,P 108次/分,R 24次/分,BP 120/90 mmHg。颜面水肿,轻度贫血貌,结膜略苍白。心界不大,心率108次/分,心律齐,心音低钝,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隆起,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十十十),红细胞3~5个/HP,比重1.008,尿蛋白定量(24小时)9.98 g/L,尿本―周蛋白阴性。Hb 100 g/L,TG 2.45 mmol/L,TCh 8.36 mmol/L,FBS 5.6 mmol/L,TP 36 g/L,ALB 20 g/L,BUN 12.4 mmol/L,SCr 187.4 ?滋mol/L,血K+ 5.6 mmol/L,Ca2+ 2.2 mmol/L,乙肝全套、ANCA、ANA、抗ds・DNA抗体及抗GBM抗体均阴性。入院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入院后予以强的松60 mg/d、抗凝、降脂、利尿及调节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尿蛋白有所下降,水肿有所好转,但于入院第十天时发现双下肢非对称性水肿,左侧明显重于右侧,左右小腿周径分别为30.5 cm、27 cm。遂查血小板350×109/L,PPT和APTT缩短,FBG 5.9 g/L,血、尿FDP均升高。下肢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示:左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左静脉血栓形成。立即加强抗凝及溶栓治疗,溶栓选用蝮蛇抗栓酶,每次0.008 U/kg,用 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40滴/分,每天1次,1周后双下肢恢复到对称状态,此后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及常规对症处理,患者临床痊愈出院。

2讨论

患者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出现了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左右下肢周径差3.5cm,临床上通常认为两侧肢体周径>2cm即可提示有静脉回流不良的征象,故应高度怀疑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立即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是左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左静脉血栓形成。我们遂立即进行溶栓治疗。本征在成人中并发血管栓塞不罕见,但儿科病例报道不多见。肾病综合征时血液的高凝状态是引起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重要原因。高凝状态的原因主要包括:(1)肝脏对某些大分子的凝血因子合成多于丢失,如纤维蛋白原,第Ⅴ、Ⅶ、Ⅷ及Ⅹ因子等,致血中浓度增加,而某些小分子的抗凝因子及纤溶因子从尿中排出增多,丢失多于合成,如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等,致血中浓度降低,引起机体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失衡;(2)血小板功能亢进、数量增加;(3)低蛋白血症致有效血容量减少和高脂血症,使血黏度增加;(4)激素及利尿剂的使用可加重高凝状态[1]。因此,肾病综合征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不难理解。临床上可根据不同条件选择性地检查如下指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ATⅢ、血浆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活性、血α2-纤溶酶抑制物、α2-巨球蛋白、血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同时应进行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确诊后应立即加强抗凝及进行溶栓治疗,可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5 000 U,1天2次)加尿激酶静脉滴注(10万~20万U溶入250 ml液体,1天2次),或者选用链激酶、蝮蛇抗栓酶,疗程2~4周,用药过程中密切注意出血倾向及防止肾静脉栓塞的发生。如肾静脉血栓形成应进行影像学检查如:选择性肾静脉造影、多普勒彩超、CT、MRI、核素肾扫描等,应加强抗凝、溶纤、抗血小板治疗,必要时手术摘除血栓。本例患者经上述处理后尿量保持1 500~2 000 ml,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及保护肾功能、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后,尿蛋白转阴,肾功能恢复,内环境稳定而出院。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83.

收稿日期:200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