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制造业企业新技术采纳的驱动因素及障碍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制造业企业新技术采纳的驱动因素及障碍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能否正确制定新技术采纳决策对企业业务重建和保持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田野调查和一手数据,文章基于T公司的纵向案例考察了新技术采纳的前端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新技术所带来的利润预期是技术采纳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管理层重视并付出实施是新技术采纳的关键驱动因素。其次,在新技术采纳过程中要克服三个障碍:一是由过于迷恋原由技术而可能产生知识老化的观念障碍;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对新技术的认识障碍;三是由于组织僵化和决策失灵所带来的管理障碍。最后,文章从企业的本身结构探究管理障碍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新技术采纳;驱动因素;进入障碍;案例研究

一、 引言

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现代企业必须强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其稀缺、有价值、不可模仿与替代的资源,新技术被认为是这种资源之一,谁最先掌握谁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本文基于我国食品行业内的标杆企业――T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长达10年的田野研究和纵向跟踪,考察来传统制造企业新技术采纳的动因及进入障碍。

二、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现有关于新技术进入路径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进行的,但是技术创新一定是与企业互动的结果,如果忽略企业自身的决策机制和需求,这种研究本身就是有缺陷的。此外,还有一些学者采用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新技术演化模型从企业“技术供给”的角度对新技术的演化过程进行了阐述,揭示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有利于新兴技术的演化。此外还有学者提出新兴技术采用的跃迁模型主要揭示了企业选择新兴技术时的判断基于备选技术“新兴能过滤线”所代表的性能是企业从老技术跃迁(转移)到新技术市场的充分条件,同时还会考虑新技术是否“足够好”和价格是否“足够低”等。但这些研究并未提及哪些企业能力有助于新兴技术的演化,哪些能力会阻碍新兴技术的演化,以及在新兴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的关键能力和知识如何获取?又如何去克服这些障碍等决定新兴技术能否在企业实施的关键因素等。

总结起来,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新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企业对新旧技术选择的条件等方面,大多考量的是宏观和泛化的影响因素,对于新技术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及企业微观层面的决策机制及路经研究还尚鲜见。针对以上不足,本文试图采用田野考察和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从企业微观层面剖析新技术引进的驱动因素。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1.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本研究采用的是单案例、纵向跟踪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比较适合研究如何和为什么的问题,尤其适用于对现象的理解,寻找新的概念和思路,乃至创建理论,学者们已经在案例研究方法的一整套原则、步骤和方法方面取得了共识。研究对象是一家位于环渤海地区的有相当规模的饮料制造企业T公司。T公司曾被评为省级节能示范基地、省级节水型企业,连续5年综合能耗指标在系统内排名第一,该企业被誉为行业内先进技术的标杆企业。

2. 访谈对象选择。本研究所选的访谈对象为T公司的制造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工程师、生产线操作人员,主要采访对象有15人,涵盖了T公司的各个层级的人员,他们均参与了新技术采纳的全程,对整个事件有着非常全面的了解,对新技术给公司带来的变化有非常深刻的认识。A君工厂总经理,负责生产制造的全面工作,名牌大学环保专业,博士学位,30岁加入T公司,31岁被任命为工厂总经理,是新技术、清洁能源进入T公司的主要推动者,本研究组成员在5年间和A君有非常频繁的接触,对其访谈时间累计长达345小时。B君是生产部经理,A君的下属,对新技术的引进在开始还有抵触,但经过2年的运行后看到了实实在在给生产带来了便利,开始主动推动,很多新工艺的采用,大多出自B君及其团队;C君是机电设备部经理,A君的下属,技术引进及项目实施执行者,执行能力很强。

3. 访谈方式的选择。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的访谈的方式,围绕研究问题从2004年2月到2009年12月进行了5年的动态跟踪,对案例企业的数据追踪则前延至2000年。目前公认的深度访谈是将访谈资料在收集方法上更进一步深化,在本质上深度访谈是通过立意抽样的方式找出合适的被访者,以求能挖掘出专业的意见,此外有访谈者建立对话方向,并针对被访者所回应的一些额外话题加以追问,因此理想的状况是由受访者负责大部分的谈话。本课题组成员认为深度访谈还有很重要的方面是,通过观察访谈者的举止和表情,语气以及其情绪变化,可以捕捉到更多、更深的信息,这对本研究的问题发展也提供重要的证据支持。

4. 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为了增强本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求证描述事件的可信性和代表性,根据Mile和Huberman所描述的三角测量法的思想,本文采用了观察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数据采集手段,观察法也采用了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两种方式,本研究组吸纳了T工厂总经理的秘书作为研究组的正式成员,作为参与观察者,同时研究组每年指派两名成员到工厂去实习,实习人员在工厂的各部门轮流工作,作为非参与观察者。A君把工厂从2001年~2009年以来的大部分重要的技术革新改造的项目计划书和结果评估报告带回给项目组参阅,但出于保密在此不能详述。

四、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按典型的内容分析法要求进行的。首先根据访谈内容按内容编码,这分为三大类:(1)原有认识;(2)对新技术的认知;(3)障碍消除;在这基础上再进行分类,建立其子类。之后再通过对这三大类的数据进行内容分析、综合、提炼出了本文的发现。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同(或类似)的事件在不同的访谈时间访谈者的用词、态度、肢体语言等均有差异,有明显的渐变性特征,如B君对最初A君提出的变频器节电的措施的前后反应,在最初体现的是抵触、怀疑,用词都是消极和勉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变频技术使用后单位产品耗电量指标明显改善,用词变为赞美性,评价也变得积极。对事件的佐证我们采用了实习人员直接对事件进行考察和确认,如风能技术的使用,实习人员不仅旁听了项目论证会,还旁观了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行的全过程,并和项目工程师和操作工进行了密切的接触,参与了项目评估数据采集过程。

数据处理分成三组来进行,第一组主要是进行访谈和收集文本资料,第二组根据第一组的访谈、观察记录和文本资料进行归类和编码,第三组进行监督审查。监督审查包括编码的过程和对数据处理的结果等。

五、 结果及讨论

1. 新技术引进的驱动因素。对于新技术引进的驱动因素,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基于企业的视角而不是技术本身的因素,为此,研究组成员对企业各层级人员进行了密集的采访,访谈的方式为半开放式,即只给一个访谈的方向,这样做是尽可能避免对访谈者产生诱导而使其介绍的内容与实际有偏离。

通过对取得材料的编码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引进新技术是一个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内部因素是决定因素,企业的理念,管理人员的意识和内部创新的机制决定了企业是否会引进新技术。首先,要引进某项新技术,管理层的初衷是新技术所带来的利润,在此预期下的管理层支持是新技术采纳的前提:“我们是生活在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一天都会有新技术问世,但能真正进入我们视野的技术是那些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的技术。在利润预期的基础上,管理层的专业能力是认识和甄别技术的重要前提条件”。当A君加入公司前,我们对新技术的引进很慢,几乎都来自供应商的推介和集团公司的强制要求,当A加入公司后成为高层管理者,并负责整个工厂的运营后,企业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我们可以说在引领整个行业,你要知道A是来自名牌大学的理工科的博士。对于我来说,工厂的人还是那帮人,有这样大的变化就是我任命A当工厂总经理,你们可以从理论上分析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白海清和毛基业对企业信息系统的研究发现,高层支持是关键因素,他们把高层管理的支持分为认知支持和行为支持。我们发现在新技术引进这个问题上来自高层管理的支持同样重要。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后我们发现,在企业内部来自管理层的推动才是新技术进入的主要推动因素,这种推动包括,消除对新技术认识上的偏见,统一企业各层面人员的认识,提供新技术进入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创造了一个新技术进入企业内的合法性环境,这就可以消除了因新技术进入失败给企业带来损失时,而对执行层的惩罚。因此,对企业而言,新技术进入的驱动因素是管理层重视并付诸实施。

2. 新技术进入障碍分析。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应用新技术最大的障碍来自于企业内部的观念和认识,有些企业可能因为过于迷恋原由技术而可能产生知识老化,认识不到技术更新的必要性。“我在这个行业干了近20年的总经理,对工厂的体会是,不是缺乏先进的技术,而是缺乏持续创新的观念,一般的工厂管理者大多都来自基层,确实经验丰富,但学历一般不高,对技术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加之还有新技术进入,他们担心自己的现有经验和知识水平无法驾驭,这就加剧了他们对新技术引进的排斥,有时还会设置障碍,这就促使我想找一位理工科的博士做工厂总经理,希望通过他能化解上述的障碍,但在A的使用上我也是做了极大的说服工作,要知道这在我们集团还是绝无仅有的事,事实证明,我是对的,A做得很出色”。“我们现有的设备、工艺及制程绝大部分是延续以往的设计和经验,是否合理或功效最佳,A来之前我们在这方面考虑得很少(B、C、)”。

我们进一步探讨,是不是高学历的技术人员引进后,这些问题就能解决呢?A君描述他在成为工厂总经理之前的经历对我们很有启发,“我刚来时,发现工厂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有些问题是明眼就可见的,我就往上打报告,我也不记得我写了多少的报告,根本没人理会你,而且部门经理以上的人好像都对我有戒心,不仅给我设置不少的障碍和困难,还到处说我的坏话,并经常有人到S那里给我打小报告,我在一线干了一年,学到了很多,但如果没有毅力的话,恐怕也早就走人了,也就不会有后来干得那么多实事。事情出现转机是在我成为这个厂的总经理之后,我有了决策权,我在开始时也不是强制命令下属非要这样做,先找个容易的先试验看看效果,一是要解决他们的观念问题,我本身也要验证一下我是否正确,一件成了之后再试下一件,就这样局面才慢慢的打开。所以我切身体验是如果没有权利作为载体,仅凭技术本身是没有作为的(A)”;“A当总经理之前,这些当官的可没少作贱他,主要是都怕他抢自己的位置,工厂的事有时真的不是技术上的事,你们这帮搞学问的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的(M、N、T、W)”。

综合其他资料信息,我们得出结论,在工厂运作层面,引进新技术的障碍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知识路径依赖,缺乏更新意识。这一研究结论引发我们对当前高学历人才缺乏实际技能问题的思考,高学历人才在实际岗位能否发挥其技术专长和才智,往往不取决于人才和技术本身。案例中企业不能有效引进新技术,问题并不是出在高学历的管理者和本身,路径依赖导致企业内原有的势力是高学历管理者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之一。

根据整理出来的数据结果,经过效度和信度检验后发现:阻碍新技术进入的障碍体现在三个方面:(1)原有的观念意识的障碍,这一观念意识很大程度来源于知识的老化;(2)对新技术的认知不足。(3)管理障碍,这种障碍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原有的决策体系有关,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原有的利益格局。

3. 新技术进入障碍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已有的研究在对新技术进入障碍分析上把新技术的不确定性作为一个主要因素,本研究组对案例企业的长期追踪发现,新技术不确定性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一项新技术的使用开始时或多或少会有些问题,有时是技术本身的问题,有些是我们对新技术不熟悉造成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三个障碍中观念障碍和管理障碍是新技术进入障碍的主要原因。对于观念障碍很好解释,但对于管理障碍还要从企业的本身结构探究。

表示工厂各层级的职能及绩效考核指标,分析表中的资料我们发现在工厂的现行工作中围绕的是绩效考核,平稳是工厂各层级人员追求的最大目标,因新技术的进入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本身与新技术本身无关,但会因新技术进入产生,如供应商体系的更换等)是目前工厂的考评体系所不能容忍的。图1是我们总结的在层级结构中信息流动的示意图,信息在向上传递的过程中,每一层都会过滤掉大部分的信息,往上传递的是层级主管认为可靠的和对自己无害的信息,而那些有不确定性的往往就被过滤掉了而不能有效进入决策层级,这就造成了能够进入决策层的有用信息量非常的有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过滤在信息向下的转递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决策层的意识流在向下传递每经过一层都会被有一定程度的截留,只有那些层级中的成员认为决层一定要做某件事时,截留量才会变小。正因为有这样的信息截留现象,从客观上增加了新技术进入的难度。研究组对案例企业各层级人员组成及学历、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每一层级中的主管都是大学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无论是信息传递的流量还是速率都要快,而这一点对最高决策层的成员更为重要。研究组在与企业中下层员工的访谈中也发现了与S类似的描述:“原来的领导是从基层干上来的,经验非常地丰富,但学历不高,但你给他介绍新东西时,他总能找出各种理由来你,他就信自己的那老一套”。(B、C)。在与A的访谈中研究组注意到A特别提道:“在坐上工厂总经理这个位置上之前,我写了无数有关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报告给公司,但都石沉大海,技术再好、建议再好没人理你。现在不同了,我自己可以做决策我也可以说服公司,我的体会是你本身的专业很重要,但要有让才能发挥的机会更重要”。

综上所述,层级结构的组织中,管理层成员的专业化教育程度的高低是克服管理障碍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它可以加速信息的流动速率和效率,在本案例中经验的作用似乎与新技术引进的关联度不显著。对于网状结构的组织是否也有同样的结论本文还无法得出。本文的主要贡献是深入到的企业的内部进行了深度挖掘,看到了企业微观各运作层面,由于是单案例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有待检验及对理论的挖掘和提炼不够深入。

参考文献:

1. Barney J. 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 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2. 魏江.知识特征和知识管理.科研管理,2000,(21).

3. 谢贞发,陈工.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当代财经,2008,11(288):91-97.

4. 程跃,银路.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新兴技术演化模型及案例研究.管理学报,2010,7(1):43-49.

5. 魏平,高建.跃迁模型:制度新兴战略的一种理论方法.科学学研究,2006,24(5):684-687.

6. Eienhardt,K.M.,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14(4):532-550.

作者简介:张仁江,理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1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