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廖晓义:每个人都可以更绿色地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廖晓义:每个人都可以更绿色地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我们连续遭遇了沙尘暴、强震、持续性严重干旱、雪暴、热浪和寒潮,这些自然灾害的频发,让我们不得不去想,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怎么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看了下面三个女性的故事,你可以决定你应该做什么。其实我们只要愿意,我们都有力量去改变世界!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北京奥组委环境顾问,绿色GDP实践者。

5・12汶川地震后,廖晓义在四川彭州建立 “乐活家园”,从广袤的乡村入手,使其走上低碳发展之路,以一种更低成本、更行之有效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

有一种生活叫NGO

总会有一个领域,你会成主角。

1993年,廖晓义作为访问学者出访美国,参加了不少志愿者活动,比如捡垃圾、清理湖面,她也第一次接触到NGO(非政府组织)。此时,她发现美国的NGO很有号召力和能量,甚至影响着美国的环境执法、政策建议、公众教育。

于是,廖晓义有了朦胧的念头,回国后也干这个。不久后的一个插曲更加坚定她回国做环保的想法。当时,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召开全球NGO大会,廖晓义正在拍摄纪录片《地球的女儿》,她跑去现场采访,发现巴西、印度、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都有NGO代表出席,唯独缺少中国。

作为采访者的廖晓义却被受访者反问,“你是哪里人?”,“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廖晓义保持着淡定而自信的笑容:我是中国人,内心却被这些明显带有轻视和偏见的问题刺伤。

两年后,廖晓义回国,创办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攻 “垃圾分类”和“绿色社区”两个目标,成效显著。

1998年,一个诱人的机会出现在廖晓义眼前,她可获得美国绿卡,拥有该国的永久居住权。面对这个有人梦寐以求的“香饽饽”,廖晓义没有狂喜,而是陷入了深思,若去了美国,刚刚在国内开启的环保事业该怎么办?

几天后。北京秀水北街3号,美国驻华使馆大厅,人潮涌动,签证窗口排成长龙,人们争抢着申请签证出国。一旁的退签窗口却显得十分落寞,齐肩长发、淡妆、意气风发的廖晓义守在窗口。

她在“志愿放弃美国绿卡登记表”上写到:留在中国搞环保。在窗口人员质询的目光中,廖晓义的态度干脆而明确:我可以没有绿卡,但中国不能没有志愿者。

从城市到乡村

十几年如一日,廖晓义在环保这条“苦旅”奔跑和冲刺。

倡导绿色生活、培育绿色社区、推动绿色传媒、试行“垃圾分类”、带动绿色列车……她与五十多家民间组织联合,发起了“空调26度节能倡议”、“无车日”、“绿色选择”等影响全民的公益活动。

2009年末,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喧嚣不止。此时,廖晓义正在四川彭州大坪村里忙碌,给村里的山鸡寻找销路。这里,由她一手打造的“乐和家园”,已经从一年前的构想变为令人欣喜的现实。

相比向往都市生活的大多数人,廖晓义有着不折不扣的乡村情结。

有一天,廖晓义和同伴经过一片幽静而茂密的树林,林间空气清爽,飘浮着草木的清香气,后来她知道,这片树林竟是村子的墓地,这个村子里的人是不修墓碑的,每个孩子出生时,他的父母就会为他种下一棵树,人死后,便用这棵树做成棺木,将人埋葬在原地,新人出生就再种一棵树。

在那些保留原始风貌的古村落里,廖晓义陶醉于那种绿色自然的生活方式。畅饮山间的泉水、贪恋新鲜的空气,村民们善良淳朴,有德高望重的寨老维护村民们有秩序的生活,家家米仓不锁,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但是,廖晓义不无忧虑,随着商业化向乡村的渗透,如果没有切实的环境保护规范,村民们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环保低碳概念,拿什么去抵御肆意的开发和破坏,其结果相当可怕。

5・12汶川地震后,廖晓义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进入彭州农村,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社会公益基金资助下,她和义工建筑师刘加平的团队及诸多爱心人士、村民和当地政府一道,营建出她梦想中的乡村生活样本――乐活家园。

乐和家园的房屋就地取材,先用大雪压倒的树木,再在林木间抽砍,而不是皆伐,采用鉴伐的方式,还有一种是钢木结构的房屋,所有材料都要求节俭、环保。

每一幢房屋的建成,都有村民的参与,期间,廖晓义和团队引导他们认识被现代工业文明忽略了的生态、健康和文化的价值,看到乡村有着城市所稀缺的“奢侈品”――乡野、乡情、乡亲。

同时,廖晓义和团队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重拾一度失落的乡约乡规,建立以“集体自强、个人自主、生存自然、道德自律、乡村自豪”为主要内涵的精神文明,以此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为什么要将环保计划从高碳生活的都市转移到排放较低的乡村,廖晓义这样回答记者,“城市人太过于依赖工业文明给他们带来的方便,太多的主客观因素阻碍着他们向低碳的转轨,而乡村的人们热情朴实,只要细心沟通,他们很愿意回到祖先敬天惜物的智慧上。”

“从乡村入手,使其走上低碳发展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更低成本和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案,也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个东方智慧的样板。”廖晓义语调和蔼、从容,包含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村民们对廖老师都十分敬佩,她50多岁,精力充沛,能力非凡,手下的那帮子人做起事来个个疯狂。一年多时间,村民们就住进了漂亮的新屋,而廖老师并没就此打住,又教起他们如何种菜,养鸡,卖个好价钱。

乐活家园座落于青山绿水之间,村民邻里和睦,其乐融融,无不幸福。廖晓义的尝试也慢慢变为现实――保证村民的绿色生计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走上生态文明轨道积累了可行的经验。

每一位莅临乐活家园的人,都会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女性和孩子都已经渐渐践行着“低碳乡村”的生活,他们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如何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粮食。

更绿色地生活

运营公益机构,首要问题就是钱。虽然地球村获得了一些国际基金会的资助,但每年100多万的运营费还是让廖晓义头疼,“好多时候真的很难,好几年我们连最低微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有次,廖晓义接触了一位女商人,这位女士看重一项环保工程找到廖晓义“合作”,整场谈话不放“利润”这个主题,神色冷峻,只有谈到赚钱时,才挤出一丝笑容。

告别时,廖晓义出于礼貌说:“你如果想了解非赢利民间组织,可以跟我们联系。”对方一本正经地说:“我对非赢利组织不感兴趣,我只想怎么赚钱。”停顿了几秒钟,她又加上一句:“我对做好人不感兴趣!”廖晓义用怜悯的目光直视她的眼睛,说:“是么?可怜的人。对不起。”

对这件事,廖晓义感到很痛快,她也不忘保持一个胜利者的风度:“我想她不会忘记这句话。她的心底也许还有爱的角落。”

“我是一个追逐幸福的普通人。只是我相信,幸福的真谛不在于对物能的过度消耗,而在于节物能、蓄心能和增体能的三能平衡之中。”廖晓义说。工业污染只占总污染源的41%,家庭污染却占到了59%。环保不只是国家与环保组织的事,与每个公民休戚相关。

廖晓义是个永远的无车族。刚回国的那段时间,她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因骑车技术一般,就改为乘坐公交、地铁。碰到开会等要事赶时间时,她就选择打车。在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办公室里,也装有空调,这是节能空调厂家送的礼物。即便如此,工作人员也很少把它打开。廖晓义说,像成都这样的城市,骑自行车很舒服,减少尾气的同时,还能吸收新鲜空气,锻炼身体。

美国生态学家布朗说过:假定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汽车,为了提供道路和停车场就要占用大约1600万公顷土地,相当于中国稻田面积的一半。另外,能源危机更难以解决。而且,私家车是个怪物,它就是个壳,把人和人之间的交流空间严重堵塞了。

廖晓义出门都是自己带筷子,不用一次性筷子。有次,一个韩国朋友送了她一对不锈钢筷子,包装简约时尚,她很喜欢,筷不离身,但出国上飞机时,麻烦来了,安检人员误认为是凶器,被没收。此后,她又换成了木筷。

廖晓义家里大大小小的盆子比较多,以方便洗衣、洗菜的水用来冲厕所、抹地板。为了节约用水,除夏天外,廖晓义不主张一天洗一次澡。

人们尊称廖晓义为环保骑士,是榜样,也是引领者。但在廖晓义自己看来,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有一颗真实的心。作为自然之子,对自然有一份善良和感恩,对自然灾难感到不安, 所以就努力做点什么。

她说,“我们每一个人不仅仅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更是环境污染的治理者。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话题,它更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更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

廖晓义践行并倡导的生活细节:

1、拿起布袋子,提起菜篮子;不用、少用一次性制品。

2、除了夏天,每周洗一次澡足矣,节省水资源。洗澡不是每天的程序,而是每周的仪式。

3、节约每一滴水。经常检查自来水管的水龙头和水管,看看是否漏水,即使是漏一小滴,但积少成多,一个月累计白白流掉2.6立方水。

4、洗蔬菜时不要一直开大水龙头,而是先在清水槽中洗干净再用水冲洗一遍。

5、检查抽水马桶是否漏水,在抽水马桶水箱里滴几滴食用颜料,如果在没有冲水的情况下便池里已有颜色,证明水箱漏水,应立即修理。

6、尽量不用洗衣机,手搓衣服的感觉很好,洗衣的水留着冲厕所。

7、不买也不接受朋友赠予的羊绒制品,因为山羊刨食草根而影响草原生态的平衡。

8、永远的无车族,偶尔会打车,在比较方便的情况下更愿意乘坐地铁或公共汽车。

9、家中不装空调,夏天渴望出汗,排毒健身,有较为省电的电扇已很满足。

10、不洗桑拿,那是对能源和水巨大的消耗,怕对自然欠债太多。

11、不去人工滑雪场,因为造雪的原料是非常可贵的地下水,也是我们饮用水的来源。

12、每天保证一定的时间学古琴、练太极、读诗书,静思默想。责编/宿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