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唯物史观的日常生活转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唯物史观的价值论旨趣就是实践地批判、改造现实世界中阻碍人桎梏人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关系,进而在实践进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现实的人就是处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的人。人们只有通过日常生活才能生存、才能从事其他一切活动。日常生活世界不仅是人们进行一切物质文化活动的基础性领域,也是一切哲学的真正发源地。然而,迄今为止的一个时期以来,在唯物史观的研究中,日渐形成了一种游离于日常生活世界之外的方法论倾向,仿佛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与唯物史观无关的纯粹的形而下世界。在此语境下,唯物史观的研究在偏离自身价值论立场的路向上渐行渐远,沦为一种毫无现实问题意识、丧失时代实践意义的纯概念游戏。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唯物史观的研究转向日常生活世界自有其必然性根据。首先,唯物史观的实践指归与人文关怀,决定了唯物史观的研究不能离开日常生活世界。其次,当下的唯物史观研究欲走出观念论窘境与形而上学窠臼,必须面对并探究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性转型及其内在矛盾。再次,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变迁中凸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唯物史观的观察、审视、研究、批判等科学性关照。这些构成了唯物史观日常生活转向的辩证法依据与价值论逻辑。
[关键词]唯物史观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变迁 日常生活转向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5-0024-07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源于人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人的全部活动及其内在关系。从现实性上看,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日常生活的劳作、交往、繁衍、生存而从事其他活动,人们日常生活中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实际过程构成了生活世界的基础性内容。唯物史观之真理性与价值性,不在于它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而是因为它以历史哲学的方式表达了生活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逻辑。如何对待、研究和彻底地发挥唯物史观?是根据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改造世界、打破枷锁、争取自由解放的实践来诠释、坚持和发挥唯物史观,还是根据主观诠释学、纯粹文献学、文本文字考据学在所谓纯哲学的抽象思辨中诠释、坚持唯物史观,这是当代中国唯物史观研究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的哲学立场、分析框架和理论思路。近百年中国人研究、掌握、坚持、运用唯物史观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表明,坚持与发挥唯物史观,文献学考据、文字学辨析与纠错、解释学的爬梳等方式固然都有其意义,但从根本上说。唯物史观之真理性与价值功能不是靠纯概念的演绎、翻新、诠释乃至过度诠释而凸显的,而是在人们追求解放、发展、自由、幸福的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中呈现并展开的。这是唯物史观日常生活转向的本体论根据。
一
日常生活世界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的本质、结构、历史过程、现实境遇,进而研究生活世界变迁逻辑之重要基地。是否立足日常生活领域,研究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生活条件,以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唯物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哲学考察历史生活的根本分野。
唯物史观立足以日常生活为现实基础的人的社会存在关系、社会存在的物质结构、社会结构发展变迁的基本规律,在考察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精神文化结构及其内在逻辑张力关系中研究人的生存际遇、现实困境、价值理念、精神状况、自由、解放、发展和幸福等物质文化诉求及其现实路径和实践方式。这就内在地要求唯物史观必须面向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领域,研究日常生活世界的主客体关系、日常生活结构和日常生活变迁的内在逻辑。
唯物史观向日常生活转向,并不是要唯物史观淡出非日常生活世界,而是意味着唯物史观在研究非日常生活世界的同时,要拓展和深化到与非日常生活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日常生活领域。现实生活世界是由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互交织构成的有机系统。日常生活世界是非日常生活世界的基础,非日常生活世界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延伸与发展。正如不研究非日常生活世界就不可能洞察日常生活世界一样,不研究日常生活世界的问题及其解决,要解决非日常生活世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不可能的。日常生活世界与非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张力关系,构成了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转向日常生活世界的逻辑必然。
坚持用唯物史观观察与研究日常生活世界、研究日常生活转型人的物质文化诉求、现实生存困境,探究、揭示人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自由、解放、幸福的主客观条件、实践方式和现实路径,这不是唯物史观的“堕落”,而是它走向生活世界底层的深刻表征。历史地看,一切哲学不仅根源于日常生活世界的内部矛盾,根源于日常生活主体基于实践交往基础上的沉思与追问,而且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对它所处时代的日常生活结构进行深入的哲学反观,都必须把生存于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人的生存境遇、价值诉求、精神文化秩序等层面凸现出来的矛盾与问题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深度的研究、审视与批判,以为生活主体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撑。作为以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为价值取向的唯物史观,就更不能脱离日常生活世界。
一个时期以来,漠视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哲学问题,脱离日常生活主体的实际存在状况,醉心于在空洞的哲学命题、抽象概念、关键词的无穷无尽的相互搏杀中自娱自乐的所谓“纯”学术研究成为时髦。在其哲学视阈中,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世界、日常生活问题,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问题,乃是应该置于哲学研究视野之外的俗之又俗的卑微琐事,不值一提。这当然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粗陋之见。实际上,如果没有日常生活世界,如果没有处在日常生活中的人的实践活动,不仅上述自谓高深的“纯学术”研究终将化为泡影,就连炮制和玩弄这些“深奥”、空洞的哲学字句的哲学家也将无从生存、灰飞烟灭。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唯心史观时,深刻指出了包含日常生活在内的物质生活实践活动的存在论意义。他们指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
任何真正的哲学,无不是对其所处于那个时代之生活世界本质的整体性把握。哲学的深刻,并不在于其表达方式的晦涩难懂,而在于它对每一时代包括日常生活在内的生活世界本质的深刻洞悟与终极关照。这种根源于每个时代生活世界主体――日常生活大众的总体需求与根本愿望的理性洞悟、终极反观的精髓与成果,就是所谓“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无非就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人的活动构成的生活世界的周期性更替的历史过程。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交织渗透、实践互动,是构成这一过程本身乃至各个时代最为厚重、最为丰富的内容。这个实实在在的生活过程,是一切思想、观念、概念、范畴以及任何把理论导向虚幻的神秘主义的生成基础及其嬗变、演化、幻灭的根基。
探究日常生活世界及其历史变迁的内在逻辑,这是以往历史哲学从未涉足并不屑一顾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 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对现实生活世界和日常生活过程的深入研究,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复杂劳动和艰苦科学探索的哲学劳作。对此,观念论哲学苍白无力,一筹莫展。而这正是唯物史观应运而生的历史必然,也是坚持、发展唯物史观的源头活水和必由之路。
从价值论向度看,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发展和幸福生活,是唯物史观内在的价值旨归。历史表明,实现人的历史性解放等非日常生活领域的革命不能局限在非日常生活世界,只有深入贯彻到日常生活实践并成为日常生活现实,这种解放活动才具有彻底而实在的价值。这就要求当代唯物史观的研究触角不能仅仅驻足于纯哲学的层面自娱自乐,而必须长期持久地关注、研究非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性革命与总体性变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探究在实践中如何实际地解决束缚人的诸种社会关系及其深层矛盾;探寻如何实际地改善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关系,提升并展现人的本质。如果唯物史观的研究仅仅停滞于非日常生活的“宏大叙事”,在抽象的哲学王国玩弄抽象的哲学“概念”与“词句”,而丝毫不触及日常生活中人的现实生存困境,人的自由、发展遭遇的实际问题,不实际地考察与探究处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人的自由、解放、发展、幸福等问题的解决,那么唯物史观必将因脱离现实生活境况而走向自己的反面。由此决定了唯物史观转向日常生活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要性。
二
现当代人类社会在全球化、高科技化、市场化、网络化等方面的突破性发展引发了日常生活世界总体性变迁,日常生活世界出现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日渐成为唯物史观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在当代社会生活框架性变迁中日常生活主体的肉体存在境遇是唯物史观必须面对的问题。日常生活个体的肉体遭遇、生存境况、存在论冲突及未来走向既需要唯物史观予以关注、研究,也是唯物史观转向现实深入实践所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日常生活主体作为现实的个人,无疑是一个有生命的肉体存在。这是现实的个人生命的物质载体,是日常生活个体生存、发展、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前提,是人类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原初性基础,是考察历史首先需要确认的事实。在日常生活个体的肉体组织的维度有没有哲学问题?能否作为哲学思考的对象和问题加以关注加以研究?以往我们从事唯物史观研究的学术团体、机构、哲学家、学者从来没有给自己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对日常生活个体肉体组织的样态结构、历史谱系、存在状况、生存状态、生活模式、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关注、考察、研究,不同学科各有其研究角度,哲学当然能够而且应该从中开出自己的研究向度。无论是从存在论、价值论立论,还是从历史动力学、发生学维度审视,日常生活个体的肉体组织,即身体性问题都是哲学研究、更是唯物史观的闪电射人生活世界之沃土过程中不可绕过、必须面对的重要领域。
在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深刻而广泛变化过程中,日常生活个体的肉体状况中存在的哲学问题日渐凸显。日常生活个体的身体不仅成为现代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主体承担者,而且还作为资本增值的对象性客体,不断被现代产业借助高科技与发达的生产力进行着“五马分尸”、甚至“碎尸万段”般的击打、劈分与咀嚼。现代管理科学从泰罗制、福特制以来,直到新近的富士康管理模式,都运用科学分析制定的劳动强度,过度消耗着企业工人的肉身。现代产业资本通过高新技术与生产力的结合,源源不断地产出钢筋水泥构筑的囚笼般的现代楼阁、轿车、空调等,挥舞着“享受”的旗帜,将日常生活主体的肉身与自然世界隔离开来。以资本逻辑为轴心的现代服务业疯狂炮制着大量的美味佳肴、烟酒、性感服务等诱导并纵容着人的身体向着欲望沟壑与本能享受极度病态地一路狂奔。
与此同时,人的身体还日渐沦为现代市场化文化理念、五花八门的庸俗的集团意识形态、医疗保健羽衣包裹着的商业文化价值观各显其能的战场。在传统文化哲学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的人生理念与僧侣主义、禁欲主义人生模式一起继续禁绝日常生活个体进行正当的肉体享受之同时,享乐哲学、主义与消费主义结盟从另一个极端,通过不断翻新广告话语,将作为日常生活主体的人的身体抛入文化资本的灰色漩涡。流行的诸种美体、养生、保健等文化意识形态与牟利企业联姻,如影随形地纠缠、修整着人的身体。形形的诸如艺术美学、广告文化、实用医学、网络文化、政治哲学等利益均沾性的广泛介入,对日常生活个体的肉体组织进行了触目惊心的“蚕食鲸吞”。
日常生活个体在身体上遭遇到的这种“水深火热”般的现代性困境,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甚一日地凸显与蔓延开来,构成当下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个体肉体组织中的不容忽视的麻木与慵懒、缺乏生机与活力的病态化现象。当下日常生活的总体状况和具体情境,对个体身体遭遇的多重纷扰与复杂蚕食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日益构成唯物史观不能回避而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唯物史观转向日常生活世界的现实根据。
其次,唯物史观的发挥与研究,必须面对并深入切合日常生活实践内蕴着的历史主体性活动,方能彰显唯物史观的价值论逻辑。人们创造历史的过程不是抽象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是构成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体性要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宏大行动是由日常生活中一个个现实的个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和意图而进行的日常活动相互联系不断叠加而构成的。恩格斯说:“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因此,运用唯物史观考察、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个体的创造日常生活的动机意图、条件、环境、方式和路径,本质上就是在考察、探究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性。对此,当代中国的唯物史观研究就必须关注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转型、日常生活变迁过程中,作为日常生活主体的个人是如何在追求自己日常生活理想与目标的过程中进行活动的。
唯物史观作为哲学史上划时代革命的根本标志,就是通过实践与实践主体的活动而“改变世界”。因此,唯物史观研究与发挥不应当幽禁在“纯学术”的概念世界,而应当走进现实不断变化着的日常生活实践。当代中国现实生活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剧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通过日常劳作创造历史的主体性,需要并值得唯物史观对其进行全面考察与深入研究。在社会转型和日常生活变迁的进程中,在当代中国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进城打工谋生、工人下岗再就业、中国企业家队伍生成与转型、新的社会阶层的涌现与发展等历史过程中,这些处在不同分工领域,属于不同日常生活群体,具有不同生存方式和生活理念的现实的个人,在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 过程中都是如何进行日常活动的?其目的、动机、理念、能力、价值诉求、人生理想、家庭婚姻观、日常交往模式都有何差异性、相似性、异同点和独特性?所有这些相互联系、异质相似、内容庞杂而又时常变化、不断转化、不断变形的东西又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将一个一个日常生活个体连起来、汇成一派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的?其中经济的政治的精神文化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理性与非理性的、主体与客体的、主观与客观的条件和因素是如何交互作用的?其背后结构性、重复性、规律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如此等等。当代中国人民群众的生存困境、物质文化诉求,自由幸福期望、创造历史的首创性、独特性、主体性乃蕴藏于此,当代中国人改变自己命运实现民族复兴的谜底乃植根于此,研究、运用、发挥唯物史观的舞台与基地不在别处,就在于此。
再次,当代日常生活世界精神价值体系的崩解、整合与重建,为唯物史观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面对当代人类社会生活急剧变迁,日常生活方式转换,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的崩解与整合,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激荡,日常生活世界与非日常生活世界日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偶然性、不可理解性。这必然给日常生活个体的精神世界、个人心理、文化认知系统、思维方式造成复杂而持续的敲打、震撼与冲击,从而导致日常生活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的心理焦虑、思想困惑、精神压抑、实践趋利性等日常心理与交往行为,导致生理、心理、心灵、精神世界中的落寞无聊、孤寂恐惧、烦与畏,乃至生活意义的丧失等。对此,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基于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即荒诞等哲学结论,开出了解释世界的哲学药方;基督教哲学以当代社会矛盾及其精神困顿作为人类罪孽深重的证明;佛教哲学据此说明生活世界苦海无边;宣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如此等等。显然,上述哲学、宗教、非理性主义等文化既然不能给日常生活变迁中形成个体精神困顿带来理性与光明,个人精神生活世界的矛盾与困境就需要包含大智慧、真理性的哲学为之廓清迷雾、解蔽澄明。这是唯物史观转向日常生活的精神文化逻辑。
辩证地看,存在主义哲学的功绩在于发现并提出了问题,其毛病在于它把真实的问题置于褊狭、肤浅的认知视界与解释框架之中,其根源在于其“夫水之积之不厚,其浮大舟也无力”。至于上述其余宗教的文化等的诸多解释与结论更不足论了。就理论深度和蕴含的真理性而言,存在主义哲学只看到了现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表象与个别的局部的成因,根本没有触及隐藏于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逻辑与物质动因。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的人是脱离社会关系的孤独的个人。它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孤立地研究人,研究人的情感,这在根本上没有跳出唯心史观狭隘的窠臼。如果说,存在主义哲学也关注日常生活主体境遇的话,那它所关注的主体也只是彼此毫无联系的孤寂的抽象的个体。而唯物史观则不同,它是从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上,从处在日常生活复杂的关联中,从现实的主客体的统一联系上,从个体精神与其所处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物质存在的内在联系上,从个人问题解决同社会进步的统一上来关注日常生活世界个人的精神困境的。立足于深刻剖析和彻底改造人的社会关系,实际而有效地关注人的问题的解决,这是唯物史观在人的问题上区别于并远远高于存在主义哲学的地方。存在主义虽然提出和研究了问题,但其自身的根本缺陷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个体精神境遇的研究、诊断中,我们不能无视存在主义提出的问题,但只有给予唯物史观的关照和透视,才能摆脱存在主义哲学的困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三
当代日常生活世界的深刻转型呼唤唯物史观向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这是唯物史观向日常生活世界转向的存在论根据。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践过程本质上是以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发展、自由、解放、价值实现为轴心和最高目的展开的,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过程。贯穿这个矛盾过程的轴心问题,概括地说就是民生问题。表现为日常生活过程的民生问题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交织互动的立体开放系统。处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的个人生存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决定了日常生活世界除了物质利益活动这个基本的界面,还包括日常交往活动中主体生存所必需的权利、义务、自南发展愿望、个体价值认同与价值实现等构成的日常政治权利领域。其中日常精神状况对日常生活个体塑造乃至对日常生活世界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当代中国历史转型的实践及其出现的问题表明,在当下中国日常生活深刻变迁的实践中观察解决民生问题,迫切需要唯物史观的理论导向与方法论关照。
首先,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活动需要唯物史观作为价值理念。民生问题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吃喝穿住、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价值诉求、精神文化需要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各个方面不断地生成的复杂系统。其中物质生活需要以及为满足此需要的日常生活劳动是其基础性内容。这恰恰是唯物史观的本体论原则。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据此,解决民生问题,首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实际地解决日常生活大众的物质生活需求问题。这是解决民生问题中政治、文化、精神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唯物史观把人民群众看作是历史活动最为根本的主体,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一个以唯物史观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执政为民”作为执掌政权的根本价值立场、作为全部执政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是要把民生问题的解决、把民生的健康发展作为执政的根本点和最高目的。我们研究、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就必须面对、关注和研究民生问题。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民众的日常生活问题,就是民众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健全发展、自由幸福、价值实现过程中遇到的经济政治文化矛盾问题。在此,基础性的问题,还是物质生活矛盾与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问题,这是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前提。这是在日常生活的哲学研究和坚持按照唯物史观研究日常生活需要坚持的本体论立场。考察、审视、透视乃至解决日常生活问题,需要唯物史观提供哲学理念和方法论指导。
古今中外历史及各种社会形态下的政权更迭史无不表明,无论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安排与政权运作模式,当其实际地关注并真正地改善民众的物质生活时,其制度与权力就稳固可靠,反之就将动荡飘摇。早在革命时期,始终提倡的关心群众生活,首要的就是群众的物质生活问题。建设、改革、发展时代也应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民众的衣食住行用等物质需要问题也是如此。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文化发展需要问题。
其次,建构日常生活世界科学、民主、人文的精神家园需要唯物史观。历史表明,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世界变迁时期,同时也是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分然杂陈,风靡于世的时期。在当今全球一体化时代, 这种情形更加引人注目。当代中国的社会历史转型正发生在世界普遍交往深化发展的全球化时期,这必然要引发人类精神世界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在此,表现为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经济与政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反科学等各个界面的文化思潮、价值理念、信仰体系竞相出场。东西方文化交汇与碰撞、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代文化较量与论争必然要投射到日常生活主体的精神世界中来,引发日常大众的思想疑惑、道德失范、价值观错位与精神彷徨。如果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指导,必然导致一种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大众非理性心理直觉的不断生发、膨胀,导致落后腐朽文化观念、封建迷信思想、宗教、以及形形的非理性文化思潮蜂拥而入。面对如此庞杂、良莠并存、鱼龙混杂的精神文化博弈,要建构反映历史进步要求、提升日常生活大众精神境界的健康向上的精神信仰体系,就必须运用唯物史观研究、透视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世界整体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价值错位与精神文化异化现象,批判渗透于日常生活诸层面的传统观念、腐朽文化、迷信、偏见、宗教等各种非理性信仰,拨正、消解日常生活中一系列价值错位与理性失落之症结,从而为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日常生活大众之生存与发展提供健康、理性、科学进步的精神支撑与价值理念。
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南于日常生活世界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缺席,唯物史观沦为日常生活大众只知其名不知其实,甚或误解曲解的意识形态。这无疑在客观上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传统儒家哲学及其他非理性哲学文化思潮朝向当下日常生活的渗透与广泛蔓延开了方便之门。于是乎,宗教普世主义情怀大放光芒,非理性思潮弥漫八荒,封建迷信、腐朽落后文化死灰复燃,情绪化阴影笼罩四野。这种现状已经给日常精神世界、给日常生活个体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短时期难以消除的危害。欲走出日常生活中的这种精神文化困境,除了通过深化改革、发展的实践从根本改变和消除文化意识所产生的社会物质环境外,在精神文化层面就需要唯物史观全面而深度的介入。马克思指出:“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马克思日常生活理论的唯物论立场由此得以凸显。
唯物史观既是人们观察生活世界、批判错误思潮,正确定位人生的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又是指导改造日常生活世界的科学方法论。对于蔓延于并影响日常生活健康发展的落后腐朽风俗习惯、文化观念,宗教、迷信、各种非理性思潮等,唯物史观不仅提供“批判的武器”,而且提供“武器的批判”。它在研究、批判、破除弥漫于日常生活世界的落后腐朽精神文化观念的同时,更注重研究日常物质生活过程的矛盾、民众的物质生活困境,并不断为解决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物质问题提供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等哲学的智慧支撑;更注重研究把这种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哲学智慧转化为日常生活大众的日常心理、行为规则、日常实践活动的现实路径、内在机制、有效模式。从而真正在日常生活中把哲学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武器的批判。
再次,研究揭示日常生活主体的交往规律与行为逻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转向日常生活世界,就其性质而言是一个理论向实践、精神向物质框架性转化的实际过程。这内在地要求我们对唯物史观的研究与发展不能停留在话语层面,不能仅仅是意见、意向、态度或价值立场,而是要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不仅要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一般问题,而且要探究、揭示促进和推动日常生活主体从事并创造日常生活进行一切活动的意图、愿望、动机,探究和揭示存在于这些意图、愿望、动机背后的决定它们生成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不仅探究并阐释日常生活整体性、结构性变迁的规律性问题,而且要探究并阐释作为这些规律表现形式的内蕴着日常生活主体生存利益、愿望、意图、价值诉求并在日常交往实践中习惯化了的行为规则。
运用唯物史观研究日常生活变迁过程中日常大众从事日常实践活动的规律性现象与其行为规则的复杂关系和内在关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具体化和彻底化。马克思说过,理论只有彻底才能抓住人,人的问题就是人本身。“人本身”又是什么呢?他没有说。实际上,“人本身”不是孤立的自然的人的肉身,而是人们安身立命的现实活动过程,就是内在于这一活动过程中的活动规则。这些处在动态中的相互联系的规则体系,就是“人本身”的本质逻辑。大体说来,这些活动规则是:其一是趋利化逻辑:其二是安居乐业逻辑;其三是价值实现逻辑;其四是文化审美需求满足逻辑;其五是参与社会交往逻辑;其六是自由发展逻辑;其七是社会公平逻辑;其八是精神健全发展逻辑等等。这些原则渗透着日常生活大众的藉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文化利益,是现实的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在此,趋利化逻辑是其他一切活动规则的基础和前提。其本质内容就是日常生活过程中的物质利益原则。日常生活个体从事日常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受物质利益驱动的,这是日常生活大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所谓关注民生问题,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日常生活大众的物质利益诉求问题。这个逻辑如何化为现实?依照唯物史观来看,在当下的中国,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社会发展,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既是“人本身”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本质内容。
深刻研究、揭示和科学地阐释这些存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支配着日常大众心理行为与现实活动的规律规则,将是唯物史观转向日常生活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生化、大众化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