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谈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谈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兴趣是人的一种内驱动力,在个体学习和认识事物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教师要有创新的意识,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语文学习兴趣是诱发语文学习动机的最好机制,也是最强的推动力,假如语文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则难以体会到语文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感受不到文中所表述的意境。所以,教师要寓教于乐,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趣,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趣”,激趣。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篇首是文章的眼睛,是了解课文内容的窗口,这就需要教师从小学开始就打好基础。因此我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发掘激“趣”的因素,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设置特定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讲解《打电话》一文时,在课堂中设置一个委托买票的情景,由两个学生来扮演相应的角色,让学生在这一特定环境中学习并操练了句子,并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情绪和内涵。这样真实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拉近了课堂教学于实际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似乎回到活生生的现实中,并在浓厚的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用多媒体教学创设“趣”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人的认知事物方面,一旦产生了学习兴趣,就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语文课堂内容丰富,知识点涵盖较多,但是如何传授给学生至关重要,多媒体教学是目前普遍的一种教育手段,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片、动画可以相结合的优势,设计教学内容,展现文中的意境,渲染气氛,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记忆。另外,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简单化,直观化,这是多媒体教学的另一大优点所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运用现代的这一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例如:《草船借箭》课例,学生对于《三国演义》中的一些重点人物已经有所了解,特别是诸葛亮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因此学生对诸葛亮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是十分佩服,但对于其他的人物如周瑜,却不一定很清楚。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寓于色彩与动画的文字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文中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过人的才识,使课堂结构得到优化,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疑,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它是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小学语文启发性教学的核心。教学中有疑问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使思维不断深入。因此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上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语文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

(1)要注意提问时巧设悬念。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中好的悬念往往能引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兴趣,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关键处设置扣人心弦的悬念,能让学生迫切地去搜寻答案,消除悬念,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设置悬念。

(2)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悬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知识与自然、社会、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对这些知识是非常感兴趣的。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问教学中,教师必须审时度势,多方引导,尽量使每一个被提问的同学回答成功,以迎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四、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离开感情的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和老师交流心得体会,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位教师的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来面对教育,构建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要有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氛围,促使学生主体参与能力的提高。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回答问题并形成积极的思维。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学习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因人而异,出现差别,有的学生会完全丧失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能抱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态度,而应该多关心鼓励、多给予实际行动上的帮助,从多方面着手,要防微杜渐,更要亡羊补牢。具体措施比如: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进行目标激励,分层互促。②关心鼓励: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老师要不断地表扬与激励,尤其对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加他们的信心。课堂里没有责备、命令、训斥,学生不惧不忧、愉快地从事学习活动,思维才可能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