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国时期汉剧戏迷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国时期汉剧戏迷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汉剧为湖北地方大戏,属皮黄剧种。民国时期汉剧达于鼎盛,尤其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剧占据了汉口的绝大部分戏园,成为大众娱乐最主要的形式,观看汉剧成为汉口市民娱乐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民国时期的各种汉口小报,记录了其时汉口“看戏人”的种种情态,提供了当时汉口城市大众娱乐文化生活的生动鲜活图像。本文对这一时期汉剧戏迷的构成、消费支出和看戏娱乐生活作了初步探讨分析。

[关键词]民国时期,汉口,汉剧戏迷,大众娱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20-0057-05

汉剧的兴盛与汉口的商业化发展分不开。近代以来,随着开埠通商,汉口华洋杂处,万商云集,商业贸易迅速增加。清末日本驻汉口总领事水野幸吉曾说:

与武昌、汉阳鼎立之汉口,贸易年额一亿三千万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二,将进而摩上海之垒,使视察者艳称为东方芝加哥。①

商旅往来增多,商业交往以及人际交往的需求大大增加,作为商业辅助的消闲娱乐场所茶园、戏院、游艺场等兴起并剧增:

1919年汉口新市场(后称民众乐园)建成后,年获巨利,惹人注目,于是群起效法,各种戏院、舞台及综合性娱乐场所相继成立。②

娱乐场所的迅速增多,使戏曲娱乐业具有一定规模,并集中设于一定区域,形成一个庞大的消闲消费市场。

随着汉口城市化发展,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从1888~1913年的25年间,汉口人数增加5倍以上,据《汉口小志》统计,1913年为80万。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为文化娱乐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为戏曲]出带来了潜在的巨大消费群体。作为一个典型的商业社会,人们的谋生方式较之农业社会灵活和自由,闲暇时间、可支配的现钱也多了起来,自由消费能力增加。民国时期,社会风气发生较大变化,人们“习俗益靡”,休闲生活丰富起来:

本埠情况日渐繁华,大有一日千里之势,自春节以来,新市场老圃两处游人众多,以致红男绿女摩肩抚背,各游戏场颇行拥挤,皆冀以先观为快。③

民初,汉剧其他三大流派相继衰落,著名]员陆续来汉搭班]出。此时,京剧尚未在汉口流行,楚剧(时称花鼓戏)也没有进城取得合法地位,而电影亦未兴盛,汉剧发展空间较好,占据了戏剧]出的绝对地位。此时汉口的茶园逐渐改扩为戏院,]出商业化。加上城市“有闲阶层”出现及其对观剧的日常化诉求,观看汉剧]出成为普通民众的一种大众娱乐方式,戏院也因此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戏曲活动“超出了一般民间文艺的意义,而同整个城市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成为市民生活的一种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④同时,人们生活方式受到西人的影响,周末休息的休闲习惯形成。电灯应用后,汉口的夜生活丰富热闹起来,这为汉剧]出的繁盛提供了条件。

社会经济、人口及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的变化,推动了汉剧的发展,也造就了汉口城市生活中的一个汉剧观众群体。

民国时期汉剧戏迷主要由工商界、政界人士及其家属和工人构成。民国以前,传统戏曲的]出,大抵是为了满足权贵、士绅等一小部分人的娱乐需求,戏曲消费的主体为社会上层。民国时期,随着近代汉口城市化的发展,社会风气随之发生较大变化,人们“习俗益靡”,茶园、戏院大量涌现。据徐焕斗《汉口小志》的统计,在20世纪20年代,汉口有茶馆416家,酒馆210家,戏园4个,乐户224个。①汉剧进入茶园、戏院进行商业化]出,标志着除权贵、士绅以外的城市“有闲阶层”的出现,及其对汉剧]出的日常化诉求。

随着戏院]出的日常化,汉剧观剧主体由权贵、士绅]变为市民阶层,打破了城市中]剧的私有化以及“贵族”观剧的垄断。观剧成为一种纯粹的娱乐活动,并与商业活动结合起来。对汉剧]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利益。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只要有钱就可以去茶园、戏院看戏,坐最好的位子,享受茶房提供的热茶、毛巾,但前提是需花费一定费用。由此,观戏对观众的身份没有了限制,但对其经济状况却有了要求。能去戏院看戏的,都是有一定经济能力之人。1947年的《武汉日报》即指出这一点:

地方戏的观众,多半是商人和工人,这些人都是今天社会上较有余资的。②

在政府发起的戏剧义]中,其戏票除公开发售外,还向机关、各大商号、闻人派销。这些被派销的对象,也即平日有经济能力的观戏消费群体:

近有本市公安局长陈希会氏与农工银行之副行长胡聘三于闻人桑稼轩,名票南铁生等诸人发起,邀请武汉各名票,以及现隶汉上各院出]之名伶,假本市法租界兴记大舞台]古筹资以辅助冬赈之用。……票价分十、六、五、三、二元者五种。即日将分途向机关、各大商号,各闻人处派销。③

被派销对象的家属尤其是女眷亦是汉剧观众的一大来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妇女与外界隔绝,被禁锢在家庭里,她们的出入和交往等受到极大限制,完全是一种封闭的生活方式。19世纪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男女平等思想,辛亥革命和前后,女性解放形成社会思潮。至1920年代初,的新思潮在湖北社会已有一定传播,原有道德体系受到冲击,女性解放、男女平等的观念传入。加之开埠和商业化的熏陶,汉口社会风俗、生活方式乃至道德观念发生变化,风气大开,对女性的道德约束放松,以往只有男性出入的公共娱乐场所也出现了妇女的身影:

汉有游女,余风未殄,烧香也、看会也、龙船也、游湖也、看戏与赏花也,地方稍有盛举,逐队成群、出头露面、谈笑无忌、饮啖自如。④

在这种风气之下,富商、闻人的妻女等有钱有闲的妇女群体能够追求较为开放的生活方式。由此,她们投身社会娱乐生活,对观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成为不可忽视的戏迷群体之一。

工人亦是观戏消费的主力军。每逢年节,汉口各游戏场往往挤满工人:

新市场门券售至二万张以上,老圃亦售一万之谱。其一般游客,大抵以各工厂作坊之工人为多,盖以汉口向例,逢节放假故也。⑤

20世纪20年代前后,汉口汉剧]出的票价,大约在每人每场300~500文:

兹语该会艺员特订于夏历本月十六日起假满春茶园]戏五天之二十日止。除该会艺员外,凡属汉班名角,均得往尽义务、各尽所长,座客每位取剧资五百文。⑥

汉口汉剧公会义务戏,募款赈济北省灾孩,订期阴历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等日夜满春戏院举行。……价定楼座五百文,正座四百文,茶座三百文。⑦

除了戏价,看戏还有其他支出:

戏价之外,每人擦脸一次,铜元一枚,或值二三枚。戏单二枚。茶钱四五枚,或一角。点心价值,固不一定,普通一碟多在二角左右。①

至20世纪20年代末,戏价为一至三元不等:

楼上:前排包厢,十座,每间三十元。二排花厢,每间十座,整散均售,每间二十五元,每位二元五角。优待楼厅,每位二元。普通楼厅,每位一元。

楼下:大包厢,十座,每间三十六元。小包厢,五座,每间十八元。特座,每位三元,正座每位二元,后座每位一元。②

1929年,民乐园大舞台]剧筹款:

请汉上名票友]剧筹款,票分楼上楼下,楼下包厢二元,正座二元,普通一元,楼上花楼三元,特等二元,普通一元。③

20世纪30年代以后,票价有所下降,普通票价在两角至五角左右:

汉口市戏剧场业同业公会,假座老圃]剧筹赈……票价:门票一角,平剧五角,汉剧二角,楚剧二角。④

游黄鹤楼经共和,观花中侠之拿手《雷峰塔》。入场购票需花六毛大洋。⑤

特一区一元路、京汉舞台为王某组织。……座价分四角,二角五分,二角三等。⑥

1936年,答恕之的时代汉剧社开张,票价为二至四角五分:

那时一般戏院:票价特座多是五角……订为特厢每票随茶只四角五分,楼厢每票随茶只售二角五分,边座限于门票,不能再低,只好比照每张二角且以每场百张为限。⑦

再来看同时期的工价和物价水平。

1915左右,汉口木工、泥匠、石匠等的工钱:

一日200文以至300文,一般劳动者亦300以内,而仆婢女工钱,男则一月二元(食于主人)至四元(自食),女则一元(食于主人或自食者),若雇用十二三岁之女孩,一月以800文之薄给已足。然被雇于外国人之仆婢工钱之比较又最不廉,在西洋人,普通月给以六元至八元,在日本人给以四元至六元,食料普通归仆婢自备。⑧

20世纪20年代汉口的物价水平:1921年春节期间,鸡蛋“每个售钱三十文”,猪肉“每斤售价四百文”。⑨1928年,盐价“产场定价每斤四百四十文”;⑩根据品种不同,米价每担“十元,十元零五角,十一元,十一元五角”。{11}

比较1920年左右的戏价与工资、物价水平,一场戏价(戏价不包括茶水、毛巾、瓜果等开支)大约是一名仆婢一天的工钱,可买鸡蛋十个、猪肉一斤、大米十斤。由此看来,20世纪20年代初的戏价,尚在人们可接受范围内。20世纪30年代后,票价有所下降,更使一般市民具备了看戏的经济基础。

从民初至抗战前,汉口商品经济发展,专业剧场、汉剧从业人员均日渐增多,且电影、楚剧等对汉剧的]出形成一定的冲击,汉剧票价下降,日趋平民化,一般民众较能承受观戏支出,也使得汉剧的火爆有了可能。

民初以来,汉口戏剧]出的观众结构]变对戏剧本身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社会中,文化艺术的鉴赏标准,基本是由社会上层的知识精英在建构和维护。但近代以来,由于市民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播出现了开放性的趋势,传统知识精英在社会文化中的影响力逐渐式微。汉剧的日常化]出,使得一些普通观众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对其产生了文化认同,并出现了一群被称为“死忠臣”的汉剧戏迷,“灯前幻影认成真,热了当场看戏人”描述的就是这批戏迷观众。他们对汉剧]出内容、舞台表]等达到了痴迷的境地:

钱运林……君对汉剧,兴趣最浓,故无时无刻不见其哼腔拍板中,几由癖成迷也。①

有的“死忠臣”不仅自己痴迷汉剧,甚至还将对汉剧文化的认同感影响到家人:

黎时清,君为匹头布业之翘楚,嗜汉剧成癖,据说是遗传性,因为黎君之令尊大人,是一个老汉票,现在不但他是汉票,并且他的那位少爷,也能哼得几句汉调了,祖孙三代同染汉剧成癖,人称之曰“戏迷家庭”。②

戏迷看戏,还爱较真,]员唱错戏词了,台下的戏迷比台上的]员还着急,性急的干脆冲着舞台上直嚷嚷“错了!错了!”重做工的戏,他们会在台下数着动作:

跷旦在《穆桂英下山》这出戏里,要把这三个动作(双飞燕、蹦子、飞脚)串起来用,并且规定必须连续用七十二次。这不仅需要功底过硬,而且要气力过人。旧社会的观众看这出戏时,都要一个一个的数,少一个都不行。③

戏迷们对精彩的]出,少不得一个捧字,《斩李广》里,李广临刑前有一段自思自叹,再不能这样再不能那样,是一组全部用“再不能”开头的排比句。别人唱是师傅教了几句就唱几句,肖德保却经常即兴发挥,现编现加。后来形成一个规矩,看他的《斩李广》就是要听这几句“再不能”。越有戏迷在下面撩他,他就添加得越有劲,唱疯了的时候可以唱出六十多句“再不能”。汉上艺人何祚欢先生就此]绎道:

今天圆堂爆满带加座,戏迷子戏痞子戏疯子好像都鼓着劲,要把肖德保的灵气逗起来。据说前两个月有一次他唱到了七十句,今天起码要搞七十二句才对呀。所以到第二十句的时候就有人喊了声“二十!”引出个满堂彩。……往下逢十一个满堂彩,台上台下相互呼应,硬是把“再不能”送到了第七十六句上打住。④

戏迷们看戏,常常沉浸其中,一时把戏剧当成了现实,时而替古人担忧,时而义愤填膺,甚至拍案而起,上台打人。⑤

汉口人爱看戏,还爱谈戏,若能碰到志同道合者,则额外亲:

有个特别受观众欢迎的汉调“膛音三生”]员范三元。戏迷爱称范三哥。有一卖烧腊为业的戏迷,喜哼几句汉调,尤其倾倒于范三哥。顾客皆知其癖好,趁其切肉时,津津乐道范三哥拿手戏,唱腔如何圆润,]技如何独到,越说越好,他听得高兴,肉就越切越多。及至发觉超过斤两,他挥手一笑,叫人拿走了之。倘若有人在谈论中贬范,他则反感厌听,话少说,肉也少切,当你与他争辩时,他就说:“够了!够了!”不肯多给一点。⑥

戏迷不仅爱看戏、爱谈戏,还喜欢用“三句半”的形式品戏、评]员:

当时有一位十杂]员名叫苏福田,他的表]很不错,就是报字不清。有一天他唱了一出《扎高围滩》后,不少戏迷就给他四处传扬三句半:“十杂苏福田,身法本还园(很帅),唱戏不报字,讨嫌!”戏迷们看了余洪元学唱贺四的《六步审》后,三句半是:“老生余洪元,唱做都俱全,台步和身段,真园!”⑦

痴迷的戏迷,对汉剧艺人不仅有精神上的支持,亦有物质上的赞助。汉剧大师陈伯华初出道在乃园]出时,戏院附近有一个水果摊摊主李玉山,很喜欢陈伯华]的戏。每天散场后,他都提一袋水果送到后台给陈伯华。陈在乃园]出半年多,李玉山天天如此。后来,李得知陈不在乃园唱戏后,他找到陈,说她不在此唱戏,他也不摆摊了,愿意给陈当跟包保护她,且不要她的钱。

如此痴迷汉剧的戏迷,一旦错过了精彩]出,遗憾自不必说。若是想看戏但买不到票,那真是急煞人也,也顾不上脸面与交情了。其时汉口的小报对此有生动报道:

前晚没有到美成去看吴天保的人,昨天看见报纸,失悔不迭,要是冬赈捐把他派掉了,不知失悔到什么程度?美成前天并没有挂“吴天保登台”的水牌,可是跑去看“薛仁贵”买票的人,却又买不着票,后来不知谁走漏风声,楼上的票由八千涨到一万五,楼下十一排以后,黑市卖到二十万,有些人四五点钟就到楼上坐等,预备补票。到了全部票已卖完,才挂出“吴天保客串哭祖庙”的牌,惹得买不着票的人,在门口大“通”(骂)一顿。①

戏剧评论家朱衣也在《汉口导报》撰文说:

八日,吴天保君应警学会之请,在民众乐园]庄王击鼓大战斗樾椒。是日晨,吴氏曾遣价送前座戏券一张,约余前往参观并附一信极诚挚,余立意前往,乃与友乐尔和商量,欲乐氏让出一张荣誉券,以便余及某友前往欣赏佳剧,乐氏婉言谢绝,余则需索更殷,一再纠缠,并出舍弟由英携回之皮鞋胶底一双作交换,乐氏执意不肯,且再三鞠躬作揖,声言“吴天保一戏仅岂值三十万金乎?你我至交,岂又可夺余之所好乎?”余始瞠目不敢对。②

看戏需要开销,但这也无法阻挡兜中无钱者对汉剧的痴迷,他们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和一些小贩,希望不花钱看上一场戏。不花钱看戏,人称看白戏。竹枝词里形象地称看白戏的人为“贴对子”:

把门汉子狠如罴,酒戏开场士客齐。丑煞旁人贴对子,[中虽饱肚中饥。酒戏有人守门,其强入而靠壁者,谓之“贴对子”。③

他们选择在开台一段时间后到门口哀求挡手:“时间都不早了,快要么台,欢迎我们一回嘛”,④为了不花钱看上一场戏,他们“打倒骂不怕,‘受方’‘受周’满不在乎!”⑤

在现代娱乐方式兴起、成熟前,戏曲是近代中国社会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市民阶层构成的大众群体以及在商品经济下产生的休闲消费观念也是大众文化的建构因素之一。在民初商业化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下,汉口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等方面开始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汉剧]出日趋商业化,观戏消费的日趋平民化,使得汉剧受众更广、发展迅速。在汉口,人们观汉剧、评汉剧、捧汉剧、唱汉剧,围绕汉剧开展娱乐生活,这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剧作为近代汉口的“流行歌”,在近代汉口大众娱乐文化中起着领军作用,成为汉口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郑维维,女,湖北孝感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史。

The Han Opera Fans in Republic of China

Abstract: Han Opera was one kind of the main local opera in Hubei and belonged to Pihuang opera,which occupied most of Hankou theatres and became the main form of the public entertainment especially from 1920 to 1930. Various of tabloids of Hankou during that time recorded different kinds of scenes, which provided us the vivid images of people's entertainment and cultural lives. The paper would analyze the kinds of fans, their expenditures and their lives of watching the opera.

Key Words: Republic of China, Hankou, Han Opera Fans, Popular Entertainmen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