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发赶超,突破珠海电子口岸建设壁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发赶超,突破珠海电子口岸建设壁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为改善口岸环境,提升执法监管水平,促进贸易便利化,分析珠海电子口岸建设的必要性,介绍珠海市政府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珠海高栏港经济区为先行试点,对制约电子口岸建设的若干关键因素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珠海电子口岸开发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珠海;电子口岸;大通关

1 我国电子口岸建设现状

电子口岸是国家重要的电子政务工程,也是国务院为推动无纸化“大通关”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上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地方性大通关平台,其高效快捷的“无纸化”进出口监管、服务体系成为我国电子口岸建设史上的里程碑。2005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海关总署与国务院11个部门在宁波联合召开的全国地方电子口岸建设现场会并作重要讲话,掀起各地建设电子口岸的高潮。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电子口岸建设的通知》,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以及各地方政府的配合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电子口岸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已经发展成为以口岸通关执法管理为主、逐步向相关物流商务服务延伸的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

但是,从近十年的建设情况来看,我国电子口岸仍存在资源整合、资金保障和利益冲突等3个主要矛盾。一是国家电子口岸和地方电子口岸的资源至今无法有效整合,各职能部门在口岸平台建设、业务端口开放、数据交换共享等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二是一些地方政府对电子口岸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海关和中央的财政投入有限,电子口岸运行效率低,难以满足执法部门和企业的需求;三是海关、地方政府和各联检单位在涉及收费的认证机构和收费业务系统方面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利益冲突较大。这些情况导致不少地方的电子口岸难以开发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建设珠海电子口岸的必要性

珠海作为国家重要的口岸城市之一,早在2003年5月就成立了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拱北分中心,该数据中心处理系统主要应用于拱北陆运口岸的货物通关和人员出入境管理。近年来,随着珠海对外经济形势的好转,进出口业务日渐发展,每年经高栏、九洲等港区出运的货量已占珠海全港进出口货物总量的逾90%。货运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发挥珠海各水运口岸的运输枢纽作用,充分体现通关服务的全面、快捷和高效,从而拉动和引领当地外经贸业务的发展。而珠海至今尚未实现全港范围内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监管执法联动和大通关便利机制等,导致进出口企业在海关和各联检单位之间疲于奔波;各监管部门行政效率低下,已严重制约了当地外经贸业务的发展。为改善口岸环境,提升口岸执法监管水平,促进贸易便利化,珠海的电子口岸建设迫在眉睫。

3 建设珠海电子口岸的举措

3.1 前期调研与推进

2011年11月,由珠海市政府牵头,珠海市外贸协调联席会议组织(成员单位由市政府、市科工贸信局、拱北海关、珠海检验检疫局、市国税局、市外管局等部门组成)相关领导及业务骨干赴上海、宁波、深圳等市开展以电子口岸和贸易便利化为核心内容的考察调研活动。考察小组先后拜访上海商委、上海口岸服务中心、宁波—舟山港口局、宁波外经贸局及深圳罗湖电子口岸运营中心,听取各地电子口岸建设的先进经验及存在问题介绍。经过细致调研,考察小组认为,电子口岸建设是今后外经贸工作的重要平台,对地方外经贸的发展影响深远。珠海的电子口岸建设虽然起步晚、起点低,但只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政府和海关、联检等部门加以足够重视,有效整合各部门的需求和资源,完全可以赶上国内先进港口的建设水平。经过分析,考察小组认为,“上海模式”大而全,“深圳模式”适用于陆路口岸,结合珠海的实际情况,“宁波模式”更适合珠海现状,但以上各地的电子口岸模式,都无法突破各部门数据共享、利益冲突等壁垒。经过与政府部门的多方协商,包括海关、商检、国税、外汇等在内的珠海市外贸协调联席会议组织成员单位于2012年3月达成一致共识:电子口岸是今后发展和提升珠海市外经贸工作的重要基础,开展电子口岸建设必须由市政府牵头,积极推进,各联检单位密切配合,要举全市之力,制定出有力且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有效整合资源,实现电子口岸建设科学发展、错位发展、从容发展。以高栏港经济区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为契机,率先在高栏港区进行试点,建设电子口岸,深化行政监管和一体化通关服务改革;再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面”,在全市范围内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3.2 确定建设目标

珠海电子口岸既是中国电子口岸的组成部分,也是面向珠海口岸所有进出口领域企业、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地方电子口岸平台。因此,应充分利用中国电子口岸现有的网络和平台资源,通过构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物流三位一体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将口岸执法部门、中介服务机构和进出口企业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珠海市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的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地方通关、物流、贸易管理和信息服务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满足企业个性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发挥社会效益。到2015年,力争建成全市电子口岸大通关平台,衔接国家电子口岸,实现港区、码头、船方、货代、货主等单位和政府监管部门(“一关三检”)以及银行、保险、外汇等部门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和共享,数据和单证交换完全实现无纸化,创建国际化、系统化、规模化的港口大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与世界港口信息系统无缝对接。

3.3 制定建设原则

一是按照“政府主导、联合共建”的指导思路进行建设。以政府的强势推动为电子口岸建设保驾护航,保障资金投入,发挥“1+n”的独特政策优势。二是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建设理念。以“开放共建”作为珠海电子口岸建设各方参与单位的理念基石,以“共管、共享”的合作模式作为口岸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实现共建部门和进出口企业的“共赢”局面。三是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加强监管为建设基础。在推进珠海电子口岸建设过程中,必须以服务企业、加强监管作为电子口岸建设的出发点。对于满足企业需要、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的应用项目应放在项目建设的优先位置,将企业应用效益和提升口岸执法管理综合效能作为电子口岸建设的重要评估指标。

电子口岸建设涉及的单位多、流程多、环节多,特别是电子口岸建设涉及口岸物流体系的优化和再造,在一定程度上还涉及口岸相关单位的利益调整和分配,因此必须加强沟通和协调,争取获得各相关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3.4 拟定具体方案

(1)重点区域先行先试。2012年上半年的工作重点以高效执法、企业受益、效果明显、协调容易的项目作为切入点,以实现进出口企业、口岸相关监管部门和码头物流公司互联互通为目标加快推进。目前,珠海高栏港区已日渐成为珠江口西岸的装卸枢纽港和西江沿线的水运龙头港,庞大的进出口业务量急需高效快捷的一体化通关系统支撑。以高栏港区电子口岸“大通关”系统建设为示范项目,可尽快产生实效,为全市的电子口岸建设树立起良好形象,调动相关部门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有力推动珠海电子口岸的发展。

(2)重点项目尽快切入。为达到“高效监管、便捷通关”的目标,结合监管部门作业需求,尽快开发以下“大通关”项目:水运通关及查询系统、贸易统计数据交换系统、口岸入网企业审批系统、出口加工区辅助管理系统、危险货物辅助监管系统、保税区辅助监管系统、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系统、船代信息处理系统和口岸物流监控系统等。以上项目开发及建设的保障资金要有倾斜性,应重点支持,保证投入。

另外,在珠海市电子口岸开发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一是不断完善电子口岸组成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互通功能,丰富企业网上办事项目;二是实现电子口岸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是不断丰富和优化网站服务功能,进一步吸引和扩大电子口岸用户群;四是尽早拟定珠海市贸易便利化工作规程,如在指标框架的“贸易开展”部分中增加海关24h放行制度及积极推广无纸化通关模式等。

(1)重点区域先行先试。2012年上半年的工作重点以高效执法、企业受益、效果明显、协调容易的项目作为切入点,以实现进出口企业、口岸相关监管部门和码头物流公司互联互通为目标加快推进。目前,珠海高栏港区已日渐成为珠江口西岸的装卸枢纽港和西江沿线的水运龙头港,庞大的进出口业务量急需高效快捷的一体化通关系统支撑。以高栏港区电子口岸“大通关”系统建设为示范项目,可尽快产生实效,为全市的电子口岸建设树立起良好形象,调动相关部门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有力推动珠海电子口岸的发展。

(2)重点项目尽快切入。为达到“高效监管、便捷通关”的目标,结合监管部门作业需求,尽快开发以下“大通关”项目:水运通关及查询系统、贸易统计数据交换系统、口岸入网企业审批系统、出口加工区辅助管理系统、危险货物辅助监管系统、保税区辅助监管系统、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系统、船代信息处理系统和口岸物流监控系统等。以上项目开发及建设的保障资金要有倾斜性,应重点支持,保证投入。

另外,在珠海市电子口岸开发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一是不断完善电子口岸组成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互通功能,丰富企业网上办事项目;二是实现电子口岸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是不断丰富和优化网站服务功能,进一步吸引和扩大电子口岸用户群;四是尽早拟定珠海市贸易便利化工作规程,如在指标框架的“贸易开展”部分中增加海关24 h放行制度及积极推广无纸化通关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