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还原历史 复原场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不仅对“知识与技能”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提出了相应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以及有限的课外活动等形式来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而当学生离开课堂,离开学校后,往往会因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失去科学探究和科学求知的土壤与动力。
近年来,许多教育学家呼吁学校和家长应着重培养孩子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应尊重孩子的兴趣意向,不能抹杀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在“历史观点”和“试教育”的压力下,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都不得不“忽略”孩子们的真实想法,“逼迫”孩子学习,从而使孩子们“丧失”了这份好奇心,尤其是在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这种现象更为普遍。上述情况对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下面就针对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通过还原历史、复原场景的方法培养学生勇于科学探究的科学精神做一些探讨。
所谓还原历史,就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将广大物理学者探究物理世界的过程经过整理、还原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是解决问题、学习物理的主要方法;复原场景则是假设这些历史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让学生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这些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和探索行为。通过对比,让学生分辨自己所处环境的不利因素,反思自己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存在的不足,最终帮助学生确立“通过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素质,逐步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案例一:阿基米德
在学习杠杆和浮力时,我们都会提到阿基米德。他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是静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创始人。
老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阿基米德是怎样取得这些了不起的成果的?
学生:沉思、交流、讨论。
老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1:阿基米德真是太伟大了,他是一个具有天赋的人。
学生2:阿基米德生来就是一个天才,一个伟人。
学生3:阿基米德的成功与他的勤奋学习、善于思考是分不开的。
学生4:阿基米德是“文曲星”下凡,他是一个与我们不同的特殊人。
“哈哈……”学生哄堂大笑。
老师: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去看看阿基米德到底是怎样成功的吧!
还原历史:鉴定皇冠
叙古拉国王艾希罗交给金匠一块黄金,让他做一顶王冠。王冠做成后,国王拿在手里觉得有点轻。他怀疑金匠掺了假,可又拿不出证据,于是把阿基米德叫来,要他来解决这个难题。回家后,阿基米德闭门谢客,冥思苦想,但百思不得其法。(由此看来,阿基米德和我们一样,也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探索。)一天,他的夫人逼他洗澡。当他跳入池中时,水从池中溢了出来。阿基米德听到那哗哗哗的流水声,灵感一下子冒了出来。他从池中跳出来,边跑边喊着:“优勒加!优勒加!(意为发现了)”。就这样阿基米德由澡盆溢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复原场景:盆中溢水
将水槽装满水,把手或其他物体浸入水中,我们会看到水从水槽中溢出来。
老师: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看到水溢出来的现象,而我们却没有在意这其中所包含的真理,这是因为我们不够聪明吗?
学生:反思,交流,讨论。
老师:阿基米德的成功来源于他注重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来源于他勇于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假如他在面对问题时,只注重哲学思辨和推测,抑或是没有继续加以思索,那么他再洗几百次澡,恐怕也不会发现其中的道理吧!
学生:我们虽然每天都会看到溢水现象,但由于我们没有带着问题去审视我们的生活,因此也很难有发现真理的机会。
老师:对!我们有许多同学将学习和生活看成了两部分。他们认为学习只是在学校和课堂上的事情!当他们离开课堂和学校后,就将所学的知识抛在了脑后。而且有许多家长也认为学习只是在学校的埋头苦学,却忽略了“鼓励孩子走向生活,勇于探究生活”这一重要的学习途径。有时甚至认为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务正业”,从而阻碍了孩子探究能力的发展。
从今天起,我们要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去发现问题,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问题,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案例二:伽利略
在沪粤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探究”和八年级(下册)第六章“重力”一节中,提到了伽利略和比萨斜塔。
伽利略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老师:伽利略为何能取得这样瞩目的成就,为何会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呢?
还原历史:比萨大教堂和比萨斜塔
伽利略十七岁进入比萨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就因比萨大教堂大厅中央吊灯的启示,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影响单摆摆动时间的因素,从而了亚里士多德对于该现象的错误观点。后来虽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但由于他仍在家中刻苦自学,勇于探究,最终在宫廷数学家和侯爵的推荐下,获得了比萨大学数学和科学教授的职位。在比萨大学任职期间,他继续坚持科学探究,并在两年内做了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比萨斜塔实验,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错误观点,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但是他的举动却触怒了教会,因此他失去了这份工作。(说到这里,不知大家是否为他而感到惋惜呢?如果是你,你会坚持去做这个实验吗?)
正是伽利略这种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使他在物理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当然坚持科学探究需要一定的勇气,在伽利略离开人世的前夕,他还重复着这样一句话“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
老师:伽利略的成功取决于他不断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追求科学真理的勇气。
复原场景:我们身边的“伽利略”
假如伽利略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有一天你发现你身边有位同学正看着天花板上摆动的物体“发呆”,你会怎样看待他的行为?是不是会认为他有点“愚”呢?如果有人在高楼上做着有关两个铁球下落的实验,你又会不会嘲笑他“不识时务”,做一些“荒废学业”的事情呢?如果大家是这样认为的,那么请大家沉思,是他错了,还是我们错了!
通过对伽利略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如何学习”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的误区,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确立通过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挖掘出很多类似的素材,进过加工,将物理工作者追求真理的过程还原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清晰、亲切地感受他们的成功之路。同时通过复原场景的方法,能让学生们通过对比找出自身的不足,坚定自己勇于探究的科学信念和科学精神。
(作者单位 山西省沁水县示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