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敦煌的国际性与世界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敦煌的国际性与世界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读萧默先生的新书《一叶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最让笔者不能释怀的,是这位敦煌学专家所谈到的一个悖论:英国人法国人盗窃了敦煌文物,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按照萧默先生的理解,“敦煌文物的的确属于中国,但一件事物,只有你认识了它你才能知道它的价值。”而当年负责看管敦煌文物的,偏偏是把这些文物当作垃圾的道士王元录等人。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有权责备外国人的掠夺呢?藏经洞约五万卷遗书,如果不是他们掠夺走了大部分,并妥存至今,伯希和劫夺敦煌卷子后在京师展出,引起北京学者乃至晚清政府的重视,那么,可能现在就剩不下几卷了。”

不仅敦煌文物曾经被中国人当作垃圾毁坏合弃,即使是汉代敦煌郡,在历史上也是反复被汉民族征服又合弃。历史上的敦煌,是一个多民族、多国家交流与交战的国际汇点。敦煌文物丰富多彩,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它承载了一种多民族、多国家交流与交战的人类学信息。用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语来说:“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据历史记载,先秦以前,敦煌是吐火罗等游牧部族的居住地,后被匈奴人驱赶。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霍去病打败匈奴,开始迁移汉人到敦煌定居。公元前115年,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开始贯通,到东汉时期,敦煌已经成为旱涝保收的河西粮仓。应劭所说的“敦,大也;煌,盛也”,形容的就是当时的繁荣昌盛。

但是,随着汉朝的衰落,敦煌再一次成为国际战争的交汇点,昔日的粮仓逐渐变成大片的沙漠。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干佛,感悟到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此后法良禅师等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敦煌石窟艺术重新被世人发现并再一次被国际化,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探险家蜂拥而至的结果。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石窟艺术及相关文物不仅属于中国,同时也属于全人类。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传至新疆、敦煌等地,后才流行于中国内地。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以石雕为主,而莫高窟则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在继承中原汉族和西域民族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既高度国际化又具有地方特色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国际交往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随着敦煌石窟艺术及相关文物潜在价值的充分开发,自然环境和物质资源相对贫乏的敦煌,才有可能借助于文化软实力的整合提升,实现该地区新一轮的繁荣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