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湘西腊尔山区苗族村寨人际血缘关系田野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湘西腊尔山区苗族村寨人际血缘关系田野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腊尔山区自古以来居住着大量苗族,是著名的“生苗”区。在对苗族地区的开发中,人际关系考察是田野调查的重要方面。追高鲁村作为腊尔山区的扶贫定点示范村,在对湘西“生苗”的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

关键词:腊尔山区;追高鲁村;田野调查;苗族;血缘关系

一、调查地点及方法简介

追高鲁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腊尔山镇政府西南方向4公里,距离凤凰县城约39公里,与所德村、夯卡村、流滚村接壤,毗邻贵州省松桃县正大乡塘边村,占地面积350万平方米左右,全村海拔700―800米。地势平坦,水资源相对充足,主要以大米、玉米、蔬菜等农作物为主。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而对于人际关系的考察是田野调查的重要方面。在此次调查中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式,以家族支图为切入点,对该村每个村寨的部分村民进行了深度的非结构式访谈,收集到大量的一手资料和相关数据,力求深入探讨本村寨的人际与家族关系。

二、追高鲁村人口数量及分布概况

追高鲁村是一个具有约有100多年发展历史的村落。全村共有5个自然寨,分别是追高鲁、中油麻坪、下油麻坪、板都和高井坪,这5个自然寨分为9个村民小组,245户共计1195人。追高鲁寨共有236人,50户。中油麻坪共有178人,28户。下油麻坪共有172人,33户。板都共有215人,44户。高井坪共有394人,90户。人口主要聚集在追高鲁寨和高井坪寨,通过后期的访谈也了解到,这两个寨子一直是势力较大的村寨,而大部分村干部也来自追高鲁寨和高井坪寨。

(一)人口结构特点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其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这些划分标准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教育程度、收入等。我们利用有限的数据主要统计了老年人口比、男女比、弱势人口数量状况。

(二)各寨大姓家族关系概括

1、追高鲁:追高鲁寨包括两个村民小组,分别为一组和八组。根据统计的姓氏分布数据可知,追高鲁有吴、龙、杨三个姓氏,吴和龙是主要姓氏,根据户数的统计,吴姓为第一大姓,龙姓是第二大姓。大约在解放前,由于所德村人地关系紧张,而追高鲁寨土地大多原本是所德村地主所属地产,吴姓和龙姓从所德村迁移而来,从此在追高鲁寨安居下来。

2、中油麻坪:中油麻坪只有一个村民小组,为第2组。根据统计的姓氏分布数据可知,中油麻坪有龙、隆、吴、唐四个姓氏,根据户数的统计,龙姓为第一大姓。清朝晚期,为了谋求更好的生计,龙姓家族从贵州迁居至此。

3、下油麻坪:下油麻坪跟中油麻坪情况相似,只有一个村民小组,为第3组。根统计的姓氏分布数据可知,中油麻坪有吴、龙、唐三个姓氏,根据户数的统计,龙姓为第一大姓。此龙姓家族是最早迁移过来的,大约在清朝中后期。

4、板都:板都是由六、七两个组组成。村秘书居住在本寨的七组,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寨的情况,我们分别对村秘书、两个组的组长及该寨的一位老人进行了访谈。该老人名叫隆和生,出身于地主家庭,所以对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

5、高井坪:高井坪是由四、五、九三个组组成。根据表2-5的数据可知,高井坪共有欧、龙、吴、唐、王、隆与巳七个姓氏,根据户数的统计,欧姓与龙姓为大姓。

三、总结与反思

(一)乡村精英政治的力量

精英历来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传统精英理论认为任何政治都是精英政治。“精英之所以是精英,因为他是能人,能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获得更多的权威认可,这是精英作为个体的内在条件和本质属性。”(《乡村精英与农村发展》在近代以来的中国政治决策中,由于精英阶层占有了大量优质的社会资源,享有统治阶级内部较大的发言权,因此他们在推动中国近代政治乃至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村支书和村长为代表的村级领导干部,构成了乡村精英,他们几乎拥有村中大小事务的决策权,能够更大规模地调动村中的社会资源,在广大村民心中树立了绝对的权威。

随着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追高鲁村逐渐形成了以村支书、村长、村秘书、维稳专干、妇女主任(即五大村干)为核心的村级领导,他们构成了本村的乡村精英。据村秘书石明清说:“村中大小事务都由村民委员会委托‘五大村干’决策执行。”

在与笔者的访谈中,追高鲁村村支书吴春生指出,由于目前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针对本村的各项扶贫项目逐渐展开,这既为本村脱贫致富计划的落实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也对村里原有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秩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村支书曾经语重心长地对笔者讲道:“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村民的经济发展意识也各有千秋。等到全体村民都意识到机会已经到来的时候,机会已经消失了。”

(二)农村发展的内动力的缺乏

农民进城务工确实给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是城市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但是从农村的角度来看,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不仅造成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也让农村成为了一池缺乏生机的死水。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要当地人积极参与其中,只有这种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

近几年来,追高鲁村确实发展了很大变化,新式的楼房,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房蔬菜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但是这一切的发展还是有赖于政府的协助和投资商资金的注入,对于外在力量有严重的依赖性。楼房外观虽新,但多数楼房内部装潢十分简陋,家用电器。道路虽通畅,但拥有代步交通工具的家庭屈指可数。产业虽在发展,但是普通家庭只能拿到低廉的土地出租费。

(三)农村特殊弱势群体亟待关注

一谈到农村弱势群体时,大家都会联想到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这两个群体确实是农村中典型的弱势群体。青壮年外出务工,这为城市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却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让小孩与老人留守家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留守老人的养老与医疗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农村中,除了这两个弱势群体外,还存在一个群体,他们缺乏劳动技能,受病痛折磨,无法正常的参与社会生活,他们就是农村残障人士。在入户调查过程中,就遇到三户有残障人士的家庭,其中两位已经成年,父母称之为智障,而具体是什么病可能他们也不清楚。其中一位是未成年,有弱听,交流也有障碍。经过访谈了解到他们并不是天生残疾,而是因为小时候有疾病没有医治造成的后遗症。或是因为爷爷奶奶的疏忽没有及时注意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在乡村中这种群体还有很多,访谈中也有一些被访者提到其子女或亲戚因残疾无法独立生活,婚姻自然也成为这个群体所奢求的事了。

农村残障人士相对于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来说,比较少地出现在媒体和学界的关注下,但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具有人文关怀的学者需要呼吁广大群众、社会各界对他们给予广泛的关注。(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M]

[2]杨庭硕《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M]

[3]旷宗仁,杨萍《乡村精英与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张芳山,熊节春,涂宪华《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基于政治文化的视角》,《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