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鄂尔多斯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鄂尔多斯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下简称为UNESCO)在第二十五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此后, UNESCO用“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或“无形文化遗产”的概念来表达“民间创作”。作为“物质遗产”的延伸、补充、丰富和完善,在UNESCO第二会议上又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的决议, 次年颁布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 并启动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工程。

2001年5月18日,NUESCO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9项代表作获得通过,中国昆曲入选;至此,作为一个特定的专业术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进入学术界的视野。

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5项,有自治区级保护项目59项、市级保护项目86项,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4位。

本文将从鄂尔多斯的蒙古族文化与蒙汉交融文化入手,浅谈独具鄂尔多斯民族、地域文化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鄂尔多斯概况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自治区毗邻,此地民风淳朴居民能歌善舞,是秦晋文化与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乡”。鄂尔多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全市辖7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0多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资源独特。从历史上的“河南地”、“新秦中”到今天的“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这片土地由于北有黄河、阴山之天险,西有贺兰山之屏障,故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古代的鄂尔多斯地区不仅是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交错地带,同时也是长城地带东西文化的交汇之处。商周时的氏、春秋战国时期的楼烦、林胡,秦汉时期的匈奴、乌桓,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羯、氏、羌,隋唐时期的突厥,宋辽时期的党项、契丹、吐谷浑以及建立蒙元帝国的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政权在此地频繁更迭,你方作罢我登场,在鄂尔多斯地区留下历史遗迹的同时也在这片土地上沉淀着文化。

二、鄂尔多斯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中谈及的鄂尔多斯特色,主要从鄂尔多斯文化特色的角度阐述。

“鄂尔多斯文化,是以鄂尔多斯人和自然地理环境为‘前提性因素’,以鄂尔多斯的‘民族’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类型 ”。就近一千年的历史文化来看,鄂尔多斯文化,是以比较长期而稳定地聚集在这里的蒙、汉两个民族为主要群体创造形成的文化。

对于鄂尔多斯的文化特色见仁见智。自明代中叶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以来的这500多年里,鄂尔多斯地区主要是汉族和蒙古族频繁交往活动的地区。蒙、汉民族在这里长期杂居相处,往来频繁,在共同的生存需求驱动下,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就在相互冲撞、交流和相互融汇中发展,蒙汉民族在生产方式以及风俗、习惯、观念、意识形态乃至等多方面的交往和融合,使这个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蒙古族文化为主线、蒙汉交融文化为亮点的鄂尔多斯特色文化。

首先,介绍一下鄂尔多斯特色的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1、祭祀文化;

鄂尔多斯的祭祀文化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在鄂尔多斯意义最深远,影响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当数“成吉思汗祭典”。

成吉思汗祭典是蒙古民族的最高祭祀形式,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蒙古民族民俗文化的经典。2006 年该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吉思汗祭典历史悠久。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大蒙古国为成吉思汗建立白色宫帐,成为蒙古民族崇拜的“总神祗”。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钦定成吉思汗“四时大典”,并册封专门管理祭祀事务的官员编写祭文、祭词、祭歌,使成吉思汗祭典日趋规范。成吉思汗陵守灵部落达尔扈特人,近800年来世代祭祀成吉思汗,使成吉思汗祭典完全保留了13世纪的蒙古族帝王祭祀仪式。

成吉思汗祭典这一历史传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的精华,是蒙古族原生态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对研究成吉思汗和成吉思汗陵,研究蒙古民族历史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乃至世界历史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鄂尔多斯的祭祀活动还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达拉特旗的窝阔台祭祀、鄂托克旗的拖雷伊金祭祀、敖瑞因布拉格祭、鄂托克前旗的阿拉格苏勒德(花纛)祭祀、乌审旗的萨冈彻辰祭祀、察干苏力德祭祀、木华黎祭祀、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黑纛)祭祀等。

2、宫廷文化(蒙元贵族文化)

随着祭祀成吉思汗的鄂尔多斯部落迁入,一些蒙元时期的宫廷文化也在鄂尔多斯地区保留并发展传承下来。因此在鄂尔多斯的饮食、歌舞文化之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蒙元时期的宫廷文化元素。

“古如歌”就是保留在鄂尔多斯的宫廷文化的代表之一。古如歌是蒙古族长调中的宫廷赞歌,产生于蒙元时期,被称为研究蒙古族民族历史的活化石,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如歌源于蒙古古典宫廷音乐,其特点是具有浓郁的蒙古古代生活气息及浓厚的蒙古古典文化色彩。古如歌是蒙古长调歌曲最古老的形态,蒙古语“古如”含有国家或朝廷之意;古如歌其主题严肃,内容正统,以说教为主,多数为宫廷或国宴之上演唱的歌曲;由于现在大多古如歌的传唱者都分布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沿河一带(原因无法考证),因此杭锦旗有“古如歌的故乡”之称。

鄂尔多斯地区的宫廷文化元素在饮食上也有具体体现,如“珠玛宴”。“珠玛宴”汉语亦称“诈玛宴”――“珠玛”为蒙古语,是指将牛或羊不剥皮,用滚烫的水把毛煺光后洗净、烤熟,这种全羊或全牛叫“珠玛”。

珠玛宴是蒙元王朝宫廷最高规格的宴会,对赴宴者的身份、服饰均有严格规定。赴宴者必须着装质孙服(质孙为蒙古语“吉孙”即颜色的意思),君臣须着装同一颜色。因此珠玛宴也称“质孙宴”。宴会娱乐性活动通常持续数日,在此期间君、臣每日必穿不同颜色的服装。

珠玛宴有一套规定程序。宴会始终伴随着蒙古族歌舞进行。在宴会期间,还要演曾戏、摔跤、放走(长跑)等竞技项目,持续数日才告结束。

鄂尔多斯的宫廷文化还体现在鄂尔多斯的语言及普通人的生活之中。“现在鄂尔多斯仍相当多地保留着古代蒙古语的词汇和发音,而且敬词用的特别多,尤其是守护和祭祀成吉思汗陵的达尔扈特人――连大字不识的牧区老太婆竟然都满口文辞敬语;就像不识字的农民会说之乎者也一样!例如:吃饭他们不说‘依德呼’(蒙语‘吃饭’之意),而说‘灶格拉呼’(蒙语‘用膳’之意);睡觉不说‘温塔呼’(蒙‘睡觉’之意),而说 ‘奈日斯呼’(蒙语‘就寝’之意);如果有客人来了他们会说‘毛利楞萨啊塔呼’――请您的骏马驻脚;让人感觉有一种上流社会的气氛。”

再谈一下鄂尔多斯特色的蒙汉交融文化。

鄂尔多斯蒙汉交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就是“蒙汉调”。说蒙汉调也许很多人不为所知,她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漫瀚调(也称蛮汉调)。

漫瀚调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音乐文化与晋西北、陕北汉族传统民间音乐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晶――是蒙古族传统民歌的曲调与汉语歌词融合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其实,带有“蒙汉两族音乐文化交融印记的歌种乐种剧种有很多,单内蒙古西部区就有爬山调、二人台小戏、二人台唱腔、蒙汉调,东部区还有很多;但是能完整地保持蒙古族民歌旋律结构而又给予艺术性加工使其音调更加婉转多姿、绚丽多彩的,却要首推蒙汉调。 ”

漫瀚调是生成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地方歌种,目前仍在准格尔旗被广大群众所传唱,准格尔旗也被评为“漫瀚调艺术之乡”。经过实地走访准旗的民间艺人、艺术家,并通过准旗文化馆及漫瀚调研究所的协助笔者搜集到了很多漫瀚调的资料并对漫瀚调有了系统的认识。尤其是对郭立民老师进行采访使人印象深刻,具郭老师讲述:漫瀚调具有“一词多曲、一曲多词,即兴表演”的特点,而且漫瀚调有一种表演形式称作“风绞雪”――即歌词为:前半句蒙语后半句汉语,交替的唱;此种表现形式是在既有蒙古族群众又有汉族群众的情况下,为了使只懂蒙语和只懂汉语的群众们都能听懂一些内容并对其表演感兴趣而应用而生的。但时至今日,能用此种方式演唱漫瀚调的人已寥寥无几,亟待挖掘保护。

在鄂尔多斯能够体现蒙汉交融文化的还有很多,如:“筷子舞”、“盅子舞”(因为筷子、盅子是汉族文化的产物,但编创及表演者皆为蒙古族,所以推测“筷子舞”、“盅子舞”应是蒙汉文化交融的结果,有待考证)。她们是鄂尔多斯蒙汉人民用智慧与辛劳共同创造并培植起来的民族民间文化财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感受到鄂尔多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且重要的内容,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