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周华健:身由己而江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周华健:身由己而江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周华健见面,扑入眼前的是他招牌的“周氏笑容”,脸上的笑纹越来越深,却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周华健确实是个爱笑的人。采访时,他偶尔冒出的一句话会把记者逗乐,然后他也跟着笑得前仰后合。刚坐定,记者客套地说道,“我是听着你的歌长大的。”他会假装不高兴,然后不无机智地回上一句“原来你是看着我长大的呀!”其实周华健并不怕老。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他对于“老”这个话题并不排斥。从1984年到2014年踏入歌坛30年,历经华语流行音乐的黄金年代,及至其后的日渐低迷,如果说年岁的增长也是一种财富,他很享受这个变老的过程。

年初,周华健的最新创作专辑《江湖》在两岸正式发行,这次他邀来作家张大春写词,他负责编曲,曲风融合摇滚、民谣,乃至京剧唱腔。“其实每次发唱片都蛮怕,大家会觉得这老头子在交功课,我希望让歌迷感受到变化。”周华健并不安于现状,或许是作为老歌手的一种责任感又或是一种企图心。“回头看这么多年写了很多歌,也算是有自己的风格,但是反而做这样的音乐时我会感到快乐。”周华健自言享受自由创作的过程,这是他一生所爱。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对于踏入歌坛30年的周华健来说则是身由己,而江湖。

侠矣乎,一番壮志行不行?

半生只费弹指顷,

大话悲欢,小心当下悔曾经。

侠矣乎,一剑随身行不行?

霜雪吴钩照眼明。

儿时玩具,老来梦里最心惊。

――《侠客行》

当同辈的歌手都已不再写歌创作、不再出版唱片,周华健的新专辑《江湖》显得如此珍贵。“每个歌手最开始总是想树立一种自己的风格。可是时间久了,就会担心歌迷厌了,就会想要转型。这个问题我常常在想,尝试了很多次转型都不成功。这样的结果对我有点沮丧,不过也能接受,至少证明我的脑子还在动。”新专辑中周华健的曲融合着摇滚、民谣和京剧的音符元素,张大春的词蕴含着唐诗宋词、章回小说的文学气韵,让人感觉这好像是从未听到过的周华健。

专辑甫一发行,关于歌曲文言过多的讨论就未曾休止,有人赞赏,有人失望。专辑中歌曲《泼墨》用了26个“皴”,怕是没有国画素养的人,大概不会知道这是一种绘画技法;单是歌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李白月/张良椎;司马相如上林雁/霍去病/血染回。”这样的文字,若没有文史知识,几乎无从知晓李白和张良,司马相如和霍去病之间有何关联。新专辑的发行,因期待不同而有了结果的不同。当周华健不想成为以前的自己,很多人记得的依旧是那个高唱《朋友》的周华健。“有人会很不喜欢,但是对我来讲是我太痛快了。唱片行业兴旺发达的年代,我就想老了靠版税就能活下去。可是唱片业突然一下没了,我反而轻松了,不用担心唱片卖了多少张,也不会从市场的角度去考虑做唱片。”

作为踏入歌坛30年的歌手,已不再需要证明自己事业有多成功、江湖地位有多稳固,而是选择在唱片业低迷的境况下尽情挥洒,这本就是值得尊敬的选择。“做了这么多年的流行音乐,当用白话表达的情绪都唱完了,才发现传统语言的美。这里面有一些深度,有一些思想的空间。我运气很好,碰到很好的搭档张大春。”周华健自言这张专辑是张大春写了一本书,而他谱上了曲。他希望年轻人能够多听听这张专辑。“哪怕是看看歌词也好,了解汉语的美好。”

大人走马黄金台;

黄金台上,满座衣冠,将相才。

远看分不清,绿花绸缎红罗绫。

影绰绰,笑声声。

野人街头晒日头:

日头晒我,江山锦绣,数风流。

近看看不透,红花绫缎绿罗绸。

人不识,我不忧。

――《在野人》

去年12月,周华健和歌手刘欢、蔡健雅、陈坤一起加盟央视《中国好歌曲》,成为音乐导师。这档音乐节目的最终目的由4位导师从学员中挑选出歌曲创作一张专辑。周华健给自己的这张专辑起名《江湖新能量》。“我一直认为音乐是一种密码,它能够释放出各种情绪,无论喜怒哀乐都是能量。”

尽管加盟《中国好歌曲》前,就有不少选秀节目的“导师”邀约,但周华健从未想过自己会参与其中。“唱歌是很快乐的事,谁要唱就唱,快乐就唱,干吗要去比赛?我以前也参加过比赛,战战兢兢的感觉。”去年底周华健加盟选秀节目的新闻,令很多歌迷不解。选秀节目看看就好,何必把自己牵扯进去,一时间关于周华健炒作、宣传新专辑《江湖》的质疑彼伏。当记者问及为何选择成为一档选秀节目的音乐导师,周华健认真地答道,因为原创。在他的眼中,原创是新生的希望,更是点石成金的惊喜。“这个节目给我的感觉是跟以前的选秀节目不一样。因为唱歌原本是一件很快乐、很公平的事。所以不要说去当评委,我连看那些节目都会很难过,可是歌曲好不好?有什么可以改进的空间?我能不能凭借以往的经验给他们一些提升?这是我愿意去做的。”

从节目开始的收歌阶段,再到选歌阶段,一直到如今最终的专辑主打歌争夺阶段,周华健始终坚持着加盟节目时的宣言,导师不是评判工具,要成为点石成金的匠人。“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的个性,这很重要的。我会给出意见,或者通过和弦、唱法的变化,或者是歌词、音符的改动,但有一个原则是尊重他们的个性。”有歌迷看过《中国好歌曲》后感叹,周华健是所有导师中对学员原创作品最尊重的。“当我看到台上的选手已经就是明星的样子了,很奇怪他们为什么出不来,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我常想我们当年是不是很幸运。”周华健深知作为原创歌手的不易。“中国的原创音乐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舞台前的他们。”

一曲倾心矣。

尽风流、人间随手,逼凉天气。

苦雨江湖谁唱老,料是当年兄弟。

二十载、须凭歌计。

久入京华知去就,掷青春顾盼丝弦耳。

词不忆,且滋味。

――《金缕曲》

1979年,19岁的周华健考入台湾大学数学系,他形容当时的感觉就像是探险和朝圣,因为可以去台湾看看校园民歌的发源地。1984年他的第一张专辑《最后的圆舞曲》发行前一天,遭遇唱片公司倒闭。其后的岁月,他几乎唱遍台北大大小小的民歌餐厅。“我以前一首歌投出去两个月没有回应,心里很难过。”因为这段低潮让他开始认清自己的需要,绝地逢生。“后来我跑去唱片公司当助理,才能够接触到一些人,慢慢有机会唱歌、发专辑。”

走过歌坛30年,对周华健而言,人生有过高潮,也有危机。“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2000年前后,乐坛新人辈出,年过四十的周华健开始变得沉默。“感觉一夜之间新人都出来了,我怕自己的音乐没有年轻人那么热闹。也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一脚踏进了中年。”或许是人到中年后慢慢体味到人生是一个过程,如他自言,人生经验才是最宝贵的,对与错、好与不好,都是自己的收获。“我不再为凑齐10首歌去写歌,不再去抢排行榜的前几名,我不会去问唱片的销售怎么样,开始真正享受在台上唱歌,这些是我中年以前从没想过的事情。”年过五十后,他越发看清自己要的是什么。“我经常在台上忘词,歌迷们也没有怨言,原来忘词也是可以的。所以人生有很多可能性,不需要太担心。”

今天的周华健,几乎已成为华语流行乐坛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采访时,他说自己不看重“国民歌手”、“乐坛常青树”之类的冠名,也坦承自己很多歌曲很商业,甚至五十几岁的人还在唱情歌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滥情”,更不敢自称艺术家。“我曾经经历过唱片销量非常好的时代,当时感觉选择这一行蛮幸运,非常享受那种感觉。现在唱片业低迷,反而更激发我去做自己长久以来想做的那张理想唱片。”年过五十的周华健越发看清自己要的是什么。“在这个圈子已经够久了,这个行业对我已经很好了,都不知道哪里修来的福气。我知道自己很疼惜它,珍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