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卡拉姆津《苦命的丽莎》中丽莎的人物形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卡拉姆津《苦命的丽莎》中丽莎的人物形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十八世纪俄国感伤主义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尼・米・卡拉姆津。其《苦命丽莎》是俄罗斯第一部具有创新价值和深远影响的感伤主义小说,确立了俄国感伤主义文学倾向,是俄罗斯小说创作的一个新高潮。其主人公丽莎更为俄罗斯感伤主义经典人物,是感伤主义小说中第一个主动决定自己命运的女主角,同时还是俄国文学中劳动女性的先例之一。

关键词:卡拉姆津;感伤主义;《苦命的丽莎》;丽莎

《苦命的丽莎》是俄罗斯小说创作的一个新高潮。在卡拉姆津的带动下,18世纪末、19世纪初俄罗斯涌现出大量的同类感伤主义作品。这些作品旨在透视和剖析灵魂,都是写爱情,写普通人的内心的,作者把感情看得高于理性,纯洁的感情永远都是高尚的。小说描写了一个纯朴的农家少女与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该小说重在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语言清新,在古典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坛上令人耳目一新,引起了普通读者的共鸣。因此,该小说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农家少女丽莎和贵族青年埃拉斯特。主人公丽莎被作家赋予了自然美与心灵美的美好形象、她的命运始终是愉快和悲伤交相辉映。作者对苦命的丽莎充满着无限的同情与怜爱。作者运用感伤主义作家一贯塑造主人公的手法对丽莎进行刻画,使她的形象成为感伤主义小说中的完美、理想的典型。她不仅天生丽质,且具备许多优良品质,她懂得爱,无论是对亲人的爱,还是对恋人的爱,同时她也能够践行自己的爱。她不顾自己的青春与美貌,不辞辛苦,日夜操劳,她对埃拉斯特一往情深p忠贞不二。然而上天却是如此的不怜惜她,让她饱受世间的磨难和不幸,最终爱情之苦击垮了她,让这饱受命运之苦的少女走向了人生的尽头。

生活之苦 ― 丽莎的父亲在世时,是个勤快又会种地的农人,日子过得节俭,家境比较富裕,但在父亲去世后,日子过得越来越差。母亲天天以泪洗面,只有丽莎一个人,昼夜操劳,不惜自己的青春和美丽。她织麻布、编织袜子、春天采花、夏天摘浆果,拿到莫斯科去卖。生活之苦没有把她打垮,她不断地安慰可怜的母亲,自己却竭力把心里的悲痛掩藏起来,装出快活的样子。

爱情之苦 ― 丽莎在街上卖花时与埃拉斯特相遇,当时埃拉斯特主动向她打招呼并且询问花的价格,丽莎却羞得满脸通红,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这样一位服饰华美,相貌英俊,心地善良的贵族青年。之后,丽莎久久不能忘却埃拉斯特的身影,期盼与他再次相逢。终于一天傍晚,埃拉斯特突然到访家中,丽莎眼里闪烁着欢快的光芒,脸颊总是如彩霞般绯红,但当埃拉斯特走后,丽莎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丽莎深深地爱上了埃拉斯特,爱他并不仅仅是爱他的外貌,更不是爱他的财富和地位,而是爱他心地善良,愿意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农家少女。埃拉斯特闯入她的生活以后,她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把埃拉斯特的快活看作自己的幸福。丽莎是纯洁善良,她真诚地相信埃拉斯特对他的爱。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埃拉斯特最终还是决绝地抛弃了她。

命运之苦 ― 生活的磨难,爱情的背弃,使这个坚强的少女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活下去的勇气,她心中不再有光明,她不再相信一切,对生活不再有任何美好的憧憬。命运是如此的讽刺捉弄这位苦命的少女。在池塘边的老树下,而就在这里几个星期前充满了欢声与笑语p打情与斗俏。现如今此情此景只留下丽莎一人,往日的回忆震撼着她的灵魂,心中充满着痛苦跟绝望p背叛跟羞辱,这里曾充当着她快乐幸福的见证,而现在充当着她凄惨自绝的见证。最终丽莎以自杀的方式来解脱自我,来摆脱所有折磨她的苦难。

结语

从小说中不难发现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自然景色的描绘都有不够真实之处。作品中的语言有时也不符合人物身份。卡拉姆津笔下的丽莎,就是一个理想化的农家少女。围绕丽莎的自然环境,更是一个繁花似锦,看不到什么阶级压迫的世外桃源。作者在刻画埃拉斯特的形象时,也用了理想化的夸张的描法。埃拉斯特背叛丽莎,是因为受到“上流社会那种尽情玩乐生活”和“可鄙的”的引诱。起初读这篇文章时以为是作者通过苦命的丽莎这一人物形象来进行对阶级社会不平等的批判,赞美贫穷的农家少女丽莎那纯洁、善良的心灵和真挚、朴实的感情,鞭笞上流社会纨绔子弟的轻浮和道德的堕落,然而仔细阅读之后事实并非如此,作者对待两位主人公的立场始终犹豫不定,他即对丽莎深表同情,又对埃拉斯没有过多的谴责和批判,可以看出,一方面作者对饱受农奴制压迫的劳苦百姓深表同情,另一方面却对不合理的封建制度没有过多的批判。所以说,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人物时撇开了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抛开了现实社会的阶级特征,人物特征的客观评价,而把人物p环境加以理想化。(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参考文献

[1] 郑体武.俄罗斯文学简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曹靖华.俄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3] 季莫非耶夫.俄罗斯古典作家论(上册)[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