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放射性核素检查安全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活实例
拒绝核素,送掉性命
王女士去年做了乳腺癌手术,医生要她每半年做一次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以监测肿瘤是否有转移。王女士不怕做手术,但却怕放射性核素检查,因为其中有“放射性”三个字,况且还要每半年复查一次。“那得吃多少射线啊?对身体有没有妨碍?做多了会不会得白血病?我的身体已经够差的了,能吃得消吗?”因为这些顾虑,王女士没有如期去医院做核素检查。第一年平平安安地过去了,她还暗自庆幸自己的“明智”。谁知第二年夏天,王女士便开始出现骨痛,开始是隐痛,后来变为持续性剧痛,不吃止痛片根本无法入睡。再到医院做核素检查,结果发现她的股骨、肋骨上均有钙化点,并有明显的骨质破坏,考虑乳腺癌骨转移。医生遗憾地告诉王女士,如果能每半年来做一次核素检查,就能比现在至少早半年发现转移灶,那样治疗起来会比现在容易得多。
三个月后,备受病痛折磨的王女士带着遗憾离开了。
医生点评:因为害怕核素的放射性而丢了性命,王女士的教训是惨痛的。在临床上,依然有许多因为害怕而拒绝核素检查的患者,希望他们看了这篇文章后能打消顾虑,对放射性核素检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放射性核素显像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一项技术,该检查确实带有放射性,因为在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把一种特殊的放射性药物注入受检者体内。人体定的器官摄取了这种放射性药物以后,该器官就成为了“放射源”,它所发射出的射线被外部机器(ECT)所接收,就能形成该组织或器官的影像,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信息。
放射性核素检查的四大安全保障
那么,医生是如何保证放射性核素检查的安全性呢?首先,这种注入人体的放射性药物是经过严格鉴定的,它必须完全符合安全、有效两大原则。其次,临床上使用的大多数是纯γ射线的核素,γ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容易被体外的仪器所探测,但γ射线的生物效应低,不像α射线和β射线带有电荷,容易造成周围生物大分子的电离和其他生物效应。第三,γ射线的半衰期,也就是它的活度减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很短,进入人体内以后,它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衰变殆尽,大大限制了病人所受的辐射剂量。第四,医生在做核素显像时,采用的是最小剂量原则,也就是尽可能以最低的剂量来完成核素成像,让病人所受的辐射剂量最小化。
30次核素检查=拍一次胸片
国际上有一个辐射防护委员会,经过许多专家和工作者十余年的实验研究和调查确定,接受有效剂量当量5毫居里以下的放射线(包括X线和核素),其危险度可以忽略不计。而实际上,在核素检查时,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此标准。
拍摄X线胸片是一项很普通的检查,绝大多数人都曾做过,不少人可能还曾在短时间内重复拍片多次。可是你知道吗?进行核素显像时,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仅为胸片的1/30!由此可见,放射性核素检查是非常安全的。
有一点需要解释的是:由于注入人体内的放射药物剂量很低,因此核素成像的时间相对较长,病人可能要在床上躺很长的时间,就像在光线暗淡的地方拍照片,曝光时间就会延长一样。
核素检查帮助发现早期病变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肿瘤、心脏、脑神经、肾脏、甲状腺、肺、消化道等各种脏器检查具有非创伤性、灵敏度高、能早期发现疾病等优点。
像王女士这样的乳腺癌患者,虽经手术切除了肿瘤,但还是有可能发生转移。而乳腺癌最常转移到骨骼,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能够在骨转移的早期,即在骨骼刚发生血流和代谢变化,而尚未出现钙质丢失、骨结构改变时就可探及,比其他以解剖结构为主的影像诊断方法(如CT)显示病灶要早半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