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考察“雅鲁藏布大酒店”室内设计后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考察“雅鲁藏布大酒店”室内设计后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雅鲁藏布大酒店”是中国首家藏文化主题具有博物馆功能的豪华酒店,其全新的设计理念是藏民族文化特色的装饰艺术同现代建筑装饰风格的有机结合,也正是因为它独特的文化特性而成为吸引顾客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于具有博物馆功能的这种民族化、本土化的酒店研究还不充分,本文通过实习期间的实地考察,试图利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希望自己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藏文化;豪华;装饰艺术;民族元素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71-01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很多精美绝伦的寺庙建筑,考察了扎什伦布寺、白居寺、贡嘎曲德寺、萨迦寺、布达拉宫等等,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雅鲁藏布大酒店”,它座落于拉萨著名的阳城广场。一进门,一种神奇的魅力吸引了我,让人有一种进入到博物馆的宽阔心境。停下脚步环顾四周我被它那独特的艺术气息深深吸引,每一个地方都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它的墙饰、布艺、室内陈设及整体的风格等都让我感受到了它与普通的酒店与众不同的味道,像是进到了神秘的艺术国度。该酒店是使用功能和文化功能的综合体,但同时又是一个独特的文化载体,饱含着大量社会的,人文的精神功能。下面我对“雅鲁藏布大酒店”的室内设计做一些研究,并探讨它在设计领域的价值和可借鉴性。

一、考察“雅鲁藏布大酒店”的基本设计定位与设计核心

酒店需要设计定位,它就像是一个酒店的外包装,“雅鲁藏布大酒店”的设计定位反映在这样两个方面:首先,它是世界上唯一能住的具有博物馆功能的酒店;其次,它是中国首家藏文化主题博物馆式超豪华酒店。

作为酒店一体化的岗日民俗艺术馆,是在以宏伟壮观的雅鲁藏布大酒店为载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整个空间的室内设计处处洋溢着大气和奢华,而它的华贵却是以用不同的方式实现,真正的豪华不仅仅表现在材料上,更重要的是文化、特色和品质以及对客人心理的影响力,豪华与文化的结合更能满足顾客的需要,而文化常常需要通过物质载体来表达,室内设计与装饰就是表达酒店文化的重要途径。对客人而言,亲切、舒适和内心感受到的审美愉悦即是豪华。

二、考察“雅鲁藏布大酒店”设计中的功能区域的格局

整体视觉感给人以静谧深邃的艺术气息,走进大堂空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中央的铜质胜乐本尊坛城,是由民间工匠手工敲制的,作为视觉中心的一个景观作品出现,坛城体现了藏传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全开放式的总台,带给客人舒适、便捷,优质的服务,使人倍感亲切。酒店中文化气氛的营造可以通过陈设来达到突出酒店主题与装饰的效果,从而很好的展现了设计者想表达的思想内涵。以金色厅为例进行功能区域分析,以雅拉香波大堂吧为例进行功能区域分析,以转经筒厅为例进行功能区域分析。与以往酒店的会议厅相比,它利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设计手法,设计师运用本土化的民族元素并结合了现代设计手法,采用各种藏饰品、藏族图案与大理石、水晶灯这样两种文化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别样的味道。

三、考察和思考“雅鲁藏布大酒店”的设计理念

酒店室内设计中的材料、图形元素、色彩的搭配运用等等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民族化与酒店整体空间环境和谐的设计理念。艺术陈设是酒店室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藏民俗文化主展厅展示着琳琅满目的文化艺术品,有质朴的油灯,吉祥的转经筒,夸张的挂件,精巧的法器,传统的藏式器皿,无数民间工艺作品在这里点缀着神奇的光耀色彩,无数精雕细琢的饰品在这里绽放着独特的民族韵味。抓住民族差异的猎奇心理进行设计,每一位客人在人住酒店之前或多或少的对酒店怀有一种潜在的期待,渴望这个酒店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是惊喜,并使这次经历和体验成为他旅行的一部分,通过酒店了解当地文化、生态环境,得以增长见识和阅历。

四、结语

考察完雅鲁藏布大酒店,深刻的感受到它在打造独特酒店特质,彰显藏族文化特色方面具有自己不可模仿的经验。它的设计中其独特的藏民族文化设计思想和本土化、民族化的基本走向,形成了酒店经营特色和竞争优势。该酒店室内装饰图案大量采用了民族图案,色彩上强调主观性和象征意义,整体色调华贵鲜艳而不失成熟稳重。色彩斑斓的藏式器皿与清新淳朴的自然织物,共同演绎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含蓄。“雅鲁藏布大酒店”将以它浓郁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风格,为宾客们带来更多民族文化的体验和精神生活的享受,对整个社会的环境艺术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作为未来的设计工作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吸取新的思想和观念,使得酒店室内设计更加理性化、成熟化。

参考文献:

[1]敬威.浅谈商务酒店室内设计[J].山西建筑,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