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借助矩阵破解品德课堂学习的困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助矩阵破解品德课堂学习的困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我们的小组学习真正向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敞开,当我们的小组学习规程切实保障每一名儿童的表达权,当我们的小组学习反馈尊重“和而不同”,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就静悄悄地发生了。

二天听完13节课后,教研员要求我做听后评点。如果按照惯例,那就是说说每节课的优缺点。考虑到不是每一位上课老师都旁听了其他老师的课,我决定撇开具体的课堂教学,来和老师们一起聊聊。

聊什么呢?就从此次赛课的主题说起吧:“转变儿童的学习方式”。这个话题看似老生常谈,其实早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简而言之,第八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在路上。

归位:采用的学习方式属于哪一方阵?

我在学习《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时,看到了风险矩阵。这不是新鲜事物,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早已广泛应用于项目管理、企业战略、工程建设、人力资源等诸多领域。

能否将这一管理工具运用到我们的教学研究之中呢?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在黑板上画下了一张图。矩阵的纵轴表示风险因素对当事者的影响度,影响大的在上方,影响小的在下方;横轴表示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高在右,低在左(见图1)。

“我们能不能把学习方式归归类?”正巧上课老师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自然形成了几个小组,非常便于交流。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课堂,大家都感觉很新鲜,自然讨论起来也很投入。

我请一个小组上台,将他们的讨论结果填写在矩阵中。随后,大家又进行了补充,最终达成了共识:

学习方式转变大、不确定性低――小组学习、技术支持;

学习方式转变大、不确定性高――小组学习、实践、体验、探究;

学习方式转变小、不确定性低――机械训练、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单向接受;

学习方式转变小、不确定性高――调查

如此一来,原先纷繁复杂的学习方式终于有了各自的“家”。填写完毕,老师们一下子炸开了锅:“原来机械训练,完全是师本位的选择。”“学习方式体现的是我们老师的教育思想。”

以往在进行教师培训的时候,各位专家都大声疾呼:“改变儿童的学习方式迫在眉睫。”怎么改变?无一例外都是强调小组学习。在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也是不遗余力地推荐。可是,为什么简单的传授、灌输依旧大行其道呢?有专家一言带过:灌输、传授也是必须的。其实不然,真正原因是我们老师还不能理性剖析不同学习方式所产生的缘由,没有为正在到来的新的学习方式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更没有反省、调整、重塑自己的教育观念。

风险矩阵的运用,只是一根拐棍而已,它的意义不仅仅在归位。在矩阵中,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右上方第一象限的位置,这里的因素不仅影响度大,而且不确定性高。而左下方的因素影响度较小,不确定性又较低,因此可以忽略。如此一来,我们的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到了“小组学习、实践、探究、体验”上了。

锁定:最需关注的学习方式是什么?

解决问题的原点在于发现问题的存在。

在表示影响度和不确定性的风险矩阵上,网罗了大量的学习方式之后,下一步就是思考彼此之间的关系,并锁定几个风险因素了。

我们像孩子一样,准备投票表决。

“你认为哪一种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变所有学生的学习?”在大家安静思考时,我给右上方第一象限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实践、探究、体验)标上了序号,“请亮出序号。”

这四者之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并列关系,但交流时间有限,我们也就没有深究。投票结果是6人投“小组学习”,2人投“探究”,5人投“实践”,1人投“体验”。小组学习高票胜出。

有老师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小组学习这种方式会在两个方格内出现?”

不用我多言,教师们迫不及待发表各自的观点:

“有的小组学习,只是读读书上的内容,看看学材上的资料,并没有引发孩子们深入的思考。”

“这不就是左下方的照本宣科吗?”

“形式变了,实质没变,徒有虚名而已。”我不禁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回望这些年,“小组学习”铺天盖地般出现在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有的学校、地方教研部门还严格规定:没有小组活动,不得评为A课。这更是让老师们觉得,小组活动环节是一堂课必备的。它就是一道菜里的盐,不可或缺。

我对所听的13节课做了一个简要的统计,发现所有课都采用了小组学习方式。

令人振奋的数据只是表象,小组学习的要求才是我们最应密切关注的。13次小组学习中,4次为朗读资料,提取信息5次,思想碰撞4次。(见图2)

可见,小组学习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教学常用的活动形式,也被大家公推为改变儿童学习方式的重要载体。可是,是不是有了小组学习,就是改变了儿童学习方式了呢?

就以这次听的13节课为例,同为小组学习,但真正改变儿童学习方式的小组学习,是能够唤醒儿童交流欲望、引发思想碰撞、具有思维含量的话题。这类话题仅占31%,连一半都没到。精心准备的赛课尚且如此,平常的课堂教学的情况更令人忧心。

重构:让儿童学习方式改变成为现实

为什么会这样?此时,“行动矩阵”粉墨登场。在这个矩阵中,纵轴表示环境脚本,横轴则是替代方案。这些状况显示了在某种环境脚本中采取某种行动后的结果。因此,行动矩阵可以显现解决问题时有可能出现的面貌。

儿童喜欢哪种行动?我们进行了调查、统计。(见图3)

分工整理,这是学习力低的孩子最喜欢的,完全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而且其他组员也放心让他们参与,所以评价为95分。但是,在其他两种要求中,他们常常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只能当听众,即使发表了观点也多不被采纳,因而挫折感陡增。

而学习力高的孩子,简单的分工整理根本就激荡不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只会感觉索然无味,评价即为40;而面对两难问题,他们斗志昂扬,慷慨激昂。

所有h境脚本存在几率的总和必须是100%。我们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学习力高的学生在班级中约占30%;学习力中的约占60%,学习力低的约占10%。于是,我们决定采用“学习力低×0.1+学习力中×0.6+学习力高×0.3”这一计算公式来了解各个行动的平均得分。

“分工整理”这项行动的平均分数为57.5。在3项行动中风险降低;“交流分享”的行动平均分数是77,可见这项行动带有中等的风险;“探究碰撞”平均分数为80,是三项解决策略中的最高分,是风险最高的。

如此看来,备课时,我们就是决策者。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类型做出了决定。而我们的决定却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方式:

风险喜好型儿童:偏向选择脑力激荡的行动(探究碰撞)。

风险中立型儿童:偏向选择平均期待值最高的行动(交流分享)。

风险回避型儿童:偏向选择避免最坏状况发生的行为(分工整理)。

怎样才能克服我们的回避心理,敢于选择脑力激荡的行动呢?怎样让有效的小组学习真正发生,切实转变儿童的学习方式呢?我们开始了自下而上的推演、架构。

第一步――了解学情:明确已知,寻找盲点。

第二步――确定目标:依据盲点,进行问题思辨;根据学情,让课标落地。

第三步――筛选教材:剔除旧知,重建体系。

第四步――补充学材:搭建支架,助推思考。

第五步――小组学习,碰撞探究。

当我们的小组学习真正向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敞开,当我们的小组学习规程切实保障每一名儿童的表达权,当我们的小组学习反馈尊重“和而不同”,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就静悄悄地发生了。

【唐隽菁,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