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方平媒“去纸化”大潮下的生存与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方平媒“去纸化”大潮下的生存与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2013年开始,有着79年历史的美国《新闻周刊》已不再以纸质媒体的形式存在,这本与《时代》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并称美国三大时事周刊的周刊,从2013年起更名为“全球新闻周刊”,通过收费的电子版形式面对读者。而这也成为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平面媒体“去纸化”浪潮中的一个缩影。在网络新闻大举进攻之下,平媒,尤其是地方平媒如何在“去纸化”大潮生存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去纸化”渐成趋势

实际上,《新闻周刊》并不是率先尝试“去纸化”的平面媒体。早在2009年4月,有百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放弃印刷媒体,主要靠网络版形式供应读者新闻,同时出版周报,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的全国性日报。

推动平媒“去纸化”发展渐成趋势的原因无外乎媒体自身发展及社会环境变迁两种因素。从媒体自身发展来看,为了跟上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需求及提高平面媒体影响力和信息传播效率,各传统平面媒体纷纷开设网站,通过延迟或收费等“报网融合”形式将已在平媒上刊登的新闻“上网”,助推了网络新闻内容的丰富。

虽然目前率先尝试“去纸化”的多为有影响力的知名媒体,但随着这一趋势的深入,地方平媒在这场“去纸化”大潮下也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的严峻考验。

“去纸化”下的生存

“去纸化”将是今后新闻发展的一个方向,似乎也给传统平媒,尤其是竞争力不高的地方性平媒敲响警钟。在“去纸化”大潮下,地方平媒真的难以抗拒么?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地方性新闻的传播中,平媒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1年底公开的一项调查显示,重大新闻的最新信息或最早报道中,报纸及其网站的报道占61% ,纯网络平台的报道只占4%。网络新闻仍然依靠平媒采编平台是目前普遍的一个情况。具体到地方媒体,以包头为例,地方新闻的网络传播媒体主要以“包头新闻网”、“新华社内蒙古频道”等为主,而这些网络传播媒体均为传统平媒所设网站,即“报网融合”的体现。此外,诸如“百度包头贴吧”等虽有信息传播的功能,但所发稿件也均为传统平面媒体或其所设新闻网站转载内容。由此可见,在目前情况下,传统平媒的新闻采编网络还是新闻传播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

此外,诸如《新闻周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去纸化”平媒固然有网络冲击的大背景,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其内容不佳、经营管理不善。同时,在地方平媒中,不熟悉网络的中老年读者群仍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综合以上因素来看,从目前情况下来看,地方平媒受“去纸化”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去纸化”下的发展

当然,如果因为“去纸化”大潮对地方媒体还不足以构成挑战就放弃对“去纸化”的研究及应对,那地方平媒也同样会遭到挑战而被淘汰,所以,在“去纸化”浪潮中生存不是地方媒体的目的,如何发展才是关键。

全国比较主流的做法无外乎收费阅读和设置时间差两种。从全国情况来看,如《南方周末》等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媒体,采取的是收费阅读方式,而地方媒体影响力小,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更多的还是设置时间差,从几小时到一两天不等。以包头新闻网为例,电子数字报的时间差为纸质报纸发行后的4小时左右,即当天中午12点左右。

虽然“去纸化”将是一个趋势,但对于地方平媒而言,做好贴近当地实际、贴近百姓生活、贴近群众所想的新闻才是应对“去纸化”最好最有效的手段,而关注“去纸化”大潮下“报网融合”、新闻版权保护等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将有助于地方平媒更好地应对“去纸化”大潮,适应媒体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