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字调查 第10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字调查 第10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GDP毁了青山绿水

戴 茹 整理

当下,环保是热门词汇,言不称环保,便有赶不上潮流之嫌。但企业真正热衷吗?国家每年到底为环保花了多少钱?环保说到底,还是一个经济词汇——

1960万与若干亿

在企业环保投入问题上,作为媒体大佬的央视,在2010年曾直接揭开了制药大佬哈药公司的遮羞布。地处哈尔滨城区西南部的哈药总厂,“地上堆的,水里流的,空中飘的”,都时时刻刻危及着人们的健康。

当年,哈药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4.61亿元,广告费用投入5.4亿元。但其用于废水、烟尘、二氧化硫减排等方面治理的新增投入仅为1960万元,不及广告投入的零头。

环保投入就意味着降低企业利润。以哈药为例,仅污水排放一项改造就需4000多万元,全部改造完成投入预计在1亿元以上。仅从经济因素考虑,很难有主动环保的动力。

500公斤与9.5吨

业内人士介绍,哈药是国内抗生素生产的标杆企业,主要生产原料药。原料药的生产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却会产生大量污染液。企业培养10吨液体,提纯出来的原料药可能只有500公斤,其他9.5吨液体都是废液,需要环保处理。这也决定了这类企业都是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9亿升级

除制药外,中国还有很多高污染行业,突出的还有印染行业。以浙江绍兴为例,2012年规定市区范围内的工业废水要全面执行新标准。照此规定,当地某印染企业在连续多年排污投入累计高达2000多万元的基础上,还需要再投入300万元。仅在当地,这样的企业还有300多家,粗算下来总投入将高达9亿多元。

一般印染企业加工1吨坯布的成本在4元左右,加工费只收取2.5-3元/吨,如果污染治理进一步升级,企业大面积亏损将不可避免。“门槛提高了,肯定要死一大批,政府这是在倒逼我们转型升级。”

从无到0.7%

微观企业投入不足,宏观领域又如何?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我国对污染控制基本没有投入,与环境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也非常有限。1980 年代以后,我国将环保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但整体投入依然偏少。“六五”至“八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入只占同期 GDP 的 0.7%左右。

挪用1.37亿

不仅是投入不足,有限的投入还要被挤占挪用。

在中部某省2008年的一次审计中,发现环保部门先是未按规定征缴排污费1.99亿元,然后又挤占挪用了排污费1.37亿元。挤占的钱用在哪里?原因很直接,由于环保部门人员超编严重,人员经费没有来源,只能“以费养人”。有的地区环保部门,自收自支人员比例高达79.2%。一方面是各种关系户以各种方式挤进环保队伍,一方面是把本该用于环保治理的钱分光吃净,治理效果呢?谁还在乎?

1/5与1/4

在中国谈论环保,发展阶段是个绕不过去的现实。

中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将居高不下。例如,75%甚至更多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直接关系到二氧化碳排放量;钢铁、建材等高耗能产品仍然有极大市场空间,这些都给环保带来了直接挑战。200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占世界1/5,但二氧化碳排放占到世界总量的1/4。每当计算人均排放量时,中国就成为国际舆论的众矢之的。

高耗能同比增12.6%

说各地不重视环保,表面上谁也不会承认,可实际上的确如此。

两个难以联系在一起的事实是:一方面,生态城市、绿色工业园遍地开花,成为地方政府政绩口号的新时尚;但另一方面,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依旧高歌猛进。工信部数据显示,仅在2011年上半年,6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明显快于整体工业增长水平。

经济指标成为一切的指挥棒,我们正在深刻体会这种执政思路的负面影响。

18.8%比22%

“十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为 18.8%,高于同期GDP9.5%的增长速度,但是低于同期固定资产22%的年均增长率,而且环保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在 2001-2007 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在一轮又一轮固定资产投资热中,对环保投资却相对偏冷。

15%吞噬10%

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冲动,使得环保目标像海市蜃楼般飘渺的存在着。埋头发展高耗能产业,将环保束之高阁,真能有益于经济发展吗?中国为环保付出的代价由来已久。据世界银行测算,1997年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7.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