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随需而变的BPM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随需而变的BPM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不是一个新概念,甚至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它到底能做什么呢?当前企业最关心的是如何综合地调控、配置自己的资源,如人力、资金、产品、渠道、客户等等,从而完成每一项具体的业务。

BPM正是要帮助企业对资源和各种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帮助企业更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更有效地开展每一项业务。因此BPM正受到越来越多厂商的青睐。

在要求整合的同时,BPM更要求从容地面对应变。这突破了传统解决方案的局限,在企业应用上更加自如。在中国企业信息化之初的几年中,开发的MIS系统,为企业解决了不少紧迫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对信息提取、数据挖掘、信息归档等方面的最直接的需要。

但是企业在发展,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企业渐渐发现,在一两年前MIS系统的巨额投资,还没有收回成本,新的企业结构,流程管理模式已经使MIS系统步履艰难。反过来,企业不断在适应系统中削足适履,而IT厂商提供的维护改进系统的承诺,也由于巨大的维护成本而变成为一具空头支票。

随需而变,及时响应,成为了企业最迫切需要和最根本的利益所在。而IT服务提供商业在高额的开发维护成本面前,对方案的应变性要求越来越高。迅速开发,及时交付,成为企业生存或者灭亡的救命草。

工作流―项日益演进的管理方案

工作流程管理是大工业规模化生产时代人类最伟大的改革了。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社会,企业承担着巨大的盈利商机与亏损的风险,工作流程管理的出现帮助他们更加从容地面对竞争。

1913年8月美国技师亨利・福特在观看工人做工时,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与其让工人围着车子走来走去,为什么不让车子像流水一样,从工人面前缓缓通过呢?一个炎热的早晨,当亨利・福特带领工人们第一次把零件安装在缓缓移动的汽车车身上时,标准化、流水线和科学管理融为一体的现代大规模生产就此开始了。

犹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现代意义的工厂,福特的这一创造成为人类生产方式变革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工作流概念初见雏型,同时帮助企业实现更有效的生产。企业劳动生产率得到空前的提高,成本急剧下降,1924年,第一千万辆T型汽车正式下线,售价从最初的800美元降到了290美元,这帮助福特汽车厂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无与伦比的优势。

从一百多年前泰勒首次提出业务流程的重要性后,西方管理学者和IT专家就再也没有停止思索、实践的步伐。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流程管理更因为复杂的应用,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步地发展出了工作流(WORKFLOW)的概念。什么是工作流?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WFMC为代表的国际工作流组织初步提出了软件实现工作流管理的理论标准,成为国内外工作流产品的理论基础与语义描述规范。

随着互联网与企业级软件架构技术的成熟,工作流技术不再是人们追捧的明星概念。它正在以成熟、绅士的风度扮演着达成用户与软件供应商双赢的良方,成为实现企业管理在IT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导入工作流产品后受益,并成为下一代工作流技术发展的需求驱动者,工作流正以市场、供应、技术等多角度方向大步跨入管理软件领域。

工作流技术的分类

成熟的、开放的标准规范,决定了工作流不是一种封闭的私有的技术。国内外许多公司实现了自己符合WFMC规范的工作流产品,许多产品经过市场的检验,逐渐成熟稳定。市场需求造成了开源工作流和商业化工作流两大阵营。但是就技术实现上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流引擎该类技术面向底层程序员,关注灵活的适应和可二次开发的能力,并且可以通过本地研发团队完成对流程设计、运行和应用的封装,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一般此类技术属于开源阵营的比较多,也有部分商业化工作流产品。由于此类技术较为底层,适合有一定研发团队的企业采纳,风险也较高,代表项目有Shark、OBE等。

工作流中间件该类技术面向应用级程序员。围绕工作流技术,将企业的组织管理、业务规则管理、流程设计器、客户端运行框架和运行监控工具融为一体,通过节点挂接URL、事件等方式,调用自己的应用程序,成为既可以与应用嵌为一体,又可独立运行的中间件产品。该类中间件在国内有较多商业化产品,但是具备上述完善要素的开源项目不多,代表性的项目有JBoss、AWS Enterprise BPM等。

工作流管理平台该类技术面向快速交付,以工作流应用为核心,遵循平台复用的思想,从整体软件架构、流程周期管理、应用快速开发、应用整合、监控分析、运行框架等多个角度提供一体化的管理和开发平台。

工作流整合平台该类技术借助工作流,实现跨应用的业务整合和优化,通过SOA架构和BPEL商业流程语言,将内外应用串连到一个完整的商业活动中,此类技术在国外较为成熟,但是在中国尚未发挥最大的价值,将是工作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工作流技术被渗透到各个行业的管理领域,并逐步扮演着一个统一运行模式的驱动技术。在协同办公、电子政务、分销管理、项目管理、销售管理等领域和各个行业应用中,工作流技术将成为这些软件的技术核心。

BPM产品的应用规划

对于BPM产品我们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后,如何应用BPM,成功实施到我们的项目中呢?实施过程中对于个别公司的产品我们应关注什么呢?要了解这些,首先需要探讨BPM实施的流程,各个阶段分别如下所示:

1.业务流程发掘

实施BPM,实施人员首先要搞清楚企业自身管理特点,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流转方式。前期需求调研人员应对实施企业特殊需求有所把握,以降低实施的风险。

归根到底BPM实施重点是“什么人在什么条件下作什么事情”,所以企业人员组织,权限角色的定义是BPM事件模型的驱动力。 企业有哪些主干流程,每个流程都有哪些工作活动单元等等,需要需求人员能够把细节详细记录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并能够获得实施方主管领导的认可与书面签字为好。因为BPM产品的实施是一个相对庞大的工程,会影响到各个部门的工作模式与利益。所以获得一个强有力的客户方的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也能最大规避BPM应用的风险。

2.业务流程设计

进入流程设计阶段,实施人员根据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开始流程建模,一般比较成功的BPM系统会提供一组可视化的建模工具。

流程建模完毕后的重点是流程分析,多数BPM产品都提供了流程仿真来验证流程模型是否正确,并且提供流程重构机制来修正流程模型中的错误。BPM厂商可以部分实现或全部实现一部分规范。

3.业务流程执行

顺利通过前两部分,我们的BPM应用终于进入了可部署、公测运行阶段,实施人员将先前设计好的流程部署到生产机,让企业的人员参与流程的运行。

4.业务流程管理维护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维护期占80%-90%,费用占到整个项目费用的30%以上。对于大型企业复杂的业务逻辑,多系统的环境。优秀的可维护的BPM产品自然备受青睐。

BPM项目上线运行后进入维护期,BPM产品流程管理方式相对于传统的MIS系统,对流程提供更细粒度的管理,所以进入后期维护流程不需要大面积代码级变更,甚至维护人员与业务人员自身就可以调整流程的流转方向。

BPM产品极大的降低了IT供应商的维护成本,充分赋予最终用户对产品的控制能力,使客户自身会积极主动梳理自己的业务。BPM产品实施过程往往能帮助企业自身发现自身流程管理的盲点,帮助用户及时修正的同时,也使得企业有机会重新审视业务的合理性。企业和IT供应商达到一个很好的互动,产生共赢的效果。

BPM――SOA的最佳切入点

SOA优秀的设计思想,无疑是未来软件架构的方向。从SOA概念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主流厂商正在部署SOA的应用。SOA产品的市场在主流意识的精心培育下,正在被大众逐渐认同,无论当前的效果如何,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不远的将来,SOA的产品一定前景光明。

企业最终用户当然希望自己投资物有所值,至少在未来几年内,在产品思想上保持领先,BPM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实施方法上对SOA都是一种促进。

企业用户可以在梳理自己细粒度的流程同时,不断适应系统服务,抽象出细粒度的通用的产品服务概念。进而促进SOA架构思想在BPM项目中逐步切入,最终以点代面,逐步步入SOA的轨道中。一个自然无痛苦的切入过程,在春风化雨般BPM产品实施生命周期中完成了。

从BPM的IT需求与SOA技术角度上看,BPM与SOA的融合也具有先天优势。BPM的范围覆盖了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如生产、销售、物流、财务等企业经营活动,甚至延伸到供应商和经销商。许多成功案例的应用为SOA提供了完备的需求与理论支持。BPM项目涉及的语言、开发平台、系统应用以及三方的接口定制无疑减少了SOA过程中实施的难度。

或许现在的BPM 还未进入一个鼎盛时期,其理论的完备性与实用性还存在某些方面的缺憾,但瑕不掩瑜。相信不久的将来,BPM产品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厂商接受,并深刻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