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搭建学与教的桥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搭建学与教的桥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效引领学生亲历一个不平衡到平衡的认知过程,创设理想的教学境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兴趣 情感 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学与教是一组运动着的矛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时又相互对峙、相互克制。那么,如何使这对矛盾体达到和谐统一呢?我们必须从正确、合理处理教学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教材、学生间的关系入手,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搭建学与教的桥梁

一、兴趣――连接学与教的纽带

人的兴趣是各式各样的,按其目的性可以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儿童大多数是爱好学习的,如果教给的知识和实施的智力训练能激发他们的直接兴趣,那么,学生的内在兴趣就产生了。学生求知欲的萌生,恰为教学活动创造了先行条件。故而,“兴趣”成为学与教之间的纽带。

当前,从大多数学校来看,儿童的学习动机多半有赖于甚至仅仅依靠外部的间接动力。这些外部力量很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这就告诉我们,诱发兴趣也应讲究方法。

首先,教师要了解并掌握所教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兴趣倾向。如果教师讲授的尽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东西,那么学生就会感到兴味索然、枯燥乏味,最后对学习丧失兴趣。其次,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训练语言为主要内容,以灵活运用方法为手段,以“教为学服务”为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采用设疑激趣、论辩激趣、无意注意法激趣,以及创设情境激趣等方法组织教学。如教学古诗《所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思,教师设计了“牧童行歌图”和“牧童捕蝉图”。在学生接触古诗之前,先进行上面两幅图的看图说话。说话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也为理解古诗大意奠定了基础。在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就得想办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较关键的一条就是尽量避免多次、单调的复习,给学生适度时间去拓展知识面,以知识的广度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二、情感――营造学与教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所以,学习兴趣是学习倾向性的表现,而培养乐于学习的情感才是学习兴趣较高的发展水平,是由好奇、惊讶转化为对事物本质的理智探究。在日常生活中,情感作为学生创造机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力,它可以强化或抑制认识发展过程,并影响和制约学生活动的发展方向。而学与教的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情感参与过程。如果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注意引导和调节,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那就会造成学生的“感情饥饿”和“感情隔膜”。那么,教师、学生、教材这课堂教学三要素就无法协调、融洽。所以,语文教学中搭建学与教的桥梁,离不开学生的情感体验。

事实证明,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故而,教师必须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加以引导调节。在教学中,课文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即使确定了教学内容,也不一定处处都可进行情感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选准“触点”,并用富于情感的语言,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共鸣,以优化学与教的氛围。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小男孩阮恒围绕着献血这件事情感发生了起伏变化,“颤抖”是其情感起伏的“触点”。教学时,可从此切入,先由学生细心阅读,找出描写人物神情动作的词语,然后点拨学生品词,教师示范,让学生从“颤抖”的朗读中体会小男孩内心的紧张和害怕,从两个短句之间的停顿和“举、放、举”的朗读中,体会小男孩思想斗争的激烈。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与学生平等对话,师生间产生了情感的迁移与共鸣。

然而,儿童的情感容易被激发起来,但也容易回落。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情感的产生上,而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即把情感因素和理智因素结合起来,抓好“动情”到“晓理”的过渡,使儿童的情感持续并深化,以更好地完善学与教的全过程。

三、活动――优化学与教的途径

活动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掌握,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得以实现的。“活动”既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求、主动实践、主动发展,它更是实现学与教趋于和谐的必由之路。

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故而,教学的关键是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活动方法和活动条件,以使学生做到无师自通。那么,如何通过活动,搭建学与教之间的桥梁呢?

1.重视活动过程的多样,勿“纸上谈兵”

杨再隋教授曾指出:“要体现训练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言语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绝不能重结果而轻视了过程。“纸上谈兵”式的训练过程,是背离了语文教学目的的,不能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语文素养。我们唯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多种有效的活动,如低年级可以多设计口头表达的语文实践活动等。学生的思维和语文素养,正是在各式言语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深化的。

2.重视活动设计的有效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保证学生有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的训练时间。因此,每节课前,教师都应该准确设定目标,紧扣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有效的活动,力求把课堂中的有效时间还给学生。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整个课堂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但仔细想想,有不少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活动而活动。其实,活动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课堂的表现欲望越强。在听过的课例中,我注意到,凡触及学生内心世界或展示自身特长的时候,高年级学生的表现总是不那么活跃,这无疑和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关。从心理发展来看,随着身心的发展和思维的成熟,学生已经有了不少顾虑,不再爱表现自己。因此,从活动形式和课堂情感激励方面加以有效设计,让学生打消不必要的顾虑,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活动,也是我们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必须加以关注的。

在整个学与教的过程中,“教”是为“学”而存在的,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一定要由学体现。学生是学与教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与积极探索者,是教学效果的具体体现者。作为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从“兴趣、情感、活动”入手,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探究环境。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才能水到渠成,学生的“学”才能如海绵吸水,自求得之。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