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常用方式,教学常常在提问中实现反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的问题多而杂,学生往往应接不暇,更谈不上去深思熟虑;有点提问漫无目的,脱离学生的实际,问题难度过高或过低,学生对教师的“问”不关心,不重视,使教师的“问”丧失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处理好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让课堂提问充分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提高我们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的水平。

1 问题的提出应循循善诱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愤”、“悱”的激情,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进而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真正领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我们在教学中不要认为问题越多效果就会越好,我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能够诱导我们的学生,能开动学生的脑筋,对这个问题展开思维的活动。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地提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问题,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充分的调动,使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比如,在上《圆的认识》时,首先出示自行车的照片,提出:“同学们在生活中看过它吗?”很多学生都笑起来了,甚至有一个学生还说:“老师,我不但见过自行车,我还骑过自行车呢。”又接着问:“那你说说能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齐声答是圆形的。又进而提出:“你们有见过三角形、四边形或其它形状的车轮吗?”这样子就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同学们纷纷议论开了:“如果把车轮做成三角形、四边形或其它形状!那样车子就不方便滚动了!”“行驶时就要会忽高忽低,太颠簸了!”“那样的车谁敢坐呀?”这时在黑板上出示一个椭圆形。学生静默了一会儿,又继续抢着说,“不行,因为这样的车子前行也不平稳。”“那要做成什么形状的车轮,车子行动起来才会平稳呢!”学生齐答道:“圆”。“为什么车轮只能做成圆形才走得平稳呢?”又继续追问。同学们一时愣住了。由此我逮住这个时机,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激发他们思维的碰撞:“请同学们根据实际生活中车轮的形状,看看能不能找出其中的奥秘?”此时有些学生拿出手中的学具仔细地进行观察;有的拿出用尺子或绳子进行测量;有些同学仔细打开课本,以求从中寻求答案。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启发,同学们很自然地懂得了圆的定义,使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我们的提问应该注重从简到难,逐步深入,渐渐解决,使学生对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理解,甚至升华。

2 提问的内容应有目的性

我们的内容应当是能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内容,紧扣教学目的、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应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利于学生思维的启发,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提出问题之前,我们要考虑应提什么问题,更要思考为什么提这个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使课堂提问为提高教学效益服务。

比如,让学生来解答这样一道题:把两个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木块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很快就有学生举了手。我随机指名回答。学生甲说:“5×4×2-5×2=30(分米).”学生乙:“(5×2+5)×2=30(分米)。”学生丙:“5×4+5×2=30(分米)。”看到同学们回答的激情,听到这样标准的答案,我正满意时,班里成绩较不好的小红颤颤地举起了手,小声地答道:“老师,我的解法不一样。”“哦,请讲!”看着小红欲言又止,我适时鼓励他,小红有了勇气说:“ 5×3×2=30(分米)。”小红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反对:“错了,他是乱求的,它把概念混淆了!”其它的同学也跟着附合起来。在同学们的反对声中,小红的脸红了,头也不敢抬起。这时,首先指出同学们的错误,并走到小红的身边,对她说:“不要管别人的看法,把你的解法道理大胆地说出来。”小红支支吾吾,笔者适时加以指导,取出两个正方形纸片,将它们拼和在一起说:“现在把两个正方形拼在一起,你们发现了什么?”停顿一会儿小红激动地说:“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拼成长方形后,有两条边重合在一起,少了两条边,每个正方形只剩3条边,每个正方形的周长就是5×3,拼成的L方形的周长就是‘5×3×2=30(分米)’。”话音刚落很多同学都醒悟了。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提出当别人的意见和我们不一样时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当学习有困难时我们可以借助什么来帮助理解呢?

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把将信息教给学生,更要注重从学生那里把信息反馈回来,适时把握时机,迅速合理地处理各种反馈回来的信息,调整教学设计,进行更有针对性学法指导。

3 问题的提出要有趣味性

平平淡淡的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它的趣味性,让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

在教《认识钟表》时,对学生说:“同学们来猜猜老师带来了一件什么礼物,”此时让它响起滴答滴答的声音,同学们各抒己见,然后我拿出实物――闹钟,你们平时看过或用过的钟表有哪些呢?”出示一个钟面,“你们看钟面上有什么?”有生答:“有数字1、2、3……”、“有三根长短不同的针……”老师出示一组生活组图问:“同学们看,图中的小朋友几点起床?”生齐答道:“6时。”“同学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指名学生回答:“时针对着6,分针对着12,所以说是6时。”接着老师出示了第二张图,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同学们兴致高涨,纷纷举手,争抢回答道。此时,出示没有分针的钟面道:“小朋友很认真6时就起床学习,你们能拨出这个时间吗?”学生蠢蠢欲动:“时钟坏了,没有了分针。”“老师这里有了几根不同的针,请你们来选一根把时钟修好,并拨出6时,可以吗?”学生操作时,又追问:“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根针?”“为何要把分针放在那里?”这样师生们就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当学习,学生兴趣高涨,效果良好。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深入钻研,不断地提高课堂上“问”的技巧,使学生重视、关心老师的“问”,确实让提问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逐步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