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与时俱进学切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与时俱进学切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生学习切线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在初中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时定义圆的切线;然后,在高中学习导数时,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给出一般曲线的切线定义。由于先入为主,学生对“切线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等的认识根深蒂固,以至于影响了对切线的深刻理解。本文笔者结合具体实例,欲纠正一些错误观点,帮助学生重新确立切线的概念。

一、切线不一定与曲线仅有一个公共点

例题1已知曲C:y=3x4-2x2-9x2+4。(1)求曲线C上横坐标为1的点的切线l的方程;(2)l与曲线C是否还有其他的公共点?若有,请求出来;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解:(1)把x=1代入曲线C的方程,得y=-4,切点为P(1,-4)。y'=12x■-6x■-18x,切线的斜率k=y'■=12-6-18=-12。故切线l的方程为y+4=-12(x-1),即y=-12x+8。

(2)由y=3x■-2x■-9x■+4y=-12x+8,得3x■-2x■-9x■+12x-4=0,即(x-1)■(x+2)(3x-2)=0,x=1,-2,■代入y=3x■-2x■-9x■+4,得y=-4,32,0所以,切线l与曲线C的公共点为Q(1,-4),M(-2,32),N(■,0)。其中切点为Q(1,-4),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交点M(-2,32),N(■,0)。

点评:本题中曲线C的切线与曲线C有三个公共点,除了切点外还有两个交点M和N。这与初中所学的“切线与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不同。

二、曲线不一定位于切线的一侧,即使在切点处切线也可能穿过曲线

例题2(2007年湖南高考数学试题)已知函数f(x)=■x■+■ax■+bx在区间-1,1),(1,3内各有一个极值点。(Ⅰ)求a■-4b的最大值;(Ⅱ)当a■-4b=8时,设函数y=f(x)在点A(1,f(1))处的切线为l,若l在点A处穿过y=f(x)的图象(即动点在点A附近沿曲线y=f(x)运动,经过点A时,从l的一侧进入另一侧),求函数y=f(x)的表达式。

解:(I)(略)。(II)由f'(1)=1+a+b知f(x)在点(1,f(1))处的切线l的方程是y-f(1)=f'(1)(x-1),即y=(1+a+b)x-■-■a。因为切线l在点A(1,f(x))处穿过y=f(x)的图象,所以g(x)=f(x)-(1+a+b)x-■-■a在x=1两边附近的函数值异号,则x=1不是g(x)的极值点。而g(x)=■x■+■ax■+bx-(1+a+b)x+■+■a,且g'(x)=x■+ax+b-(1+a+b)=x■+ax-a-1=(x-1)(x+1+a)。

若1≠-1-a,则x=1和x=-1-a都是g(x)的极值点。

所以1=-1-a,即a=-2,又由a■-4b=8,得b=-1,故f(x)=■x■-x■-x。

点评:本题中曲线y=f(x)在点A(1,f(1))处的切线穿过y=f(x)的图像(即动点在点A附近沿曲线y=f(x)运动,经过点A时,从l的一侧进入另一侧)。这与初中所学的“圆只能位于切线的一侧”不同。

三、过曲线上一点不一定只有一条切线

例题3(2004年重庆市高考题)已知曲线y=■x■+■,则过点P(2,4)的切线方程是______。

解:设切点为M(x■,y■),y'=x■,以M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y-y■=x■■(x-x■),又y■=■x■■■+■,且切线过点P(2,4),4-(■x■■+■)=x■■(2-x■),即x■■-3x■■+4=0,(x■+1)(x■-2)■=0,解得x■=-1或x■=2,故切点为M(-1,1),P(2,4),分别以它们为切点的切线方程是x-y+2=0,4x-y-4=0。

点评:本题中的P点在曲线y=■x■+■上,而过点P(2,4)的切线有两条,一条以它为切点,另一条过点P(2,4),但切点为M(-1,1)。这与初中所学的“过圆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切线”不同。

四、过曲线外(即不在曲线上)一点不一定只有两条切线

例题4已知曲线C:y=3x-x■及点P(2,2),求过点P的切线方程。

解:设切点为M(x■,y■),则y■=3x-x■,又y'=3-3x■,切线的斜率k=3-3x■■,于是切线方程为y-y■=(3-3x■)(x-x■),将y■=3x■-x■■及P点坐标代入,得2-(3x■-x■■)=(3-3x■■)(2-x■),即(x■-1)(x■-1)■-3=0,解得x■=1±■或x■=1。故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y=2或y=(-9±6■)(x-2)+2。

点评:本题中的点P不在曲线C上,而过点P的切线有三条。这与初中所学的“过圆外一点有且只有两条切线”不同。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概念的形成都不可能一次完成,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或几个螺旋式上升的阶段。只要不停滞、不懈怠,勤于思考,与时俱进,就能提高水平,将数学学会、学透、学好。

【责编 张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