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影《紫醉金迷》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影《紫醉金迷》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观看影片《紫醉金迷》(又名《天鹅绒金矿》、《丝绒金矿》),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摇滚年代)、以及电影所要阐述的主题思想,从影视美学的角度着手,对剧中的导演所要阐述的事物进行分析解构。影片是以表现主义的手法,运用绚烂华丽的舞台背景来重塑那个金碧辉煌的时代。一个令众多年轻人所追逐的“英国梦想”。剧中奢华的来描绘那个在人们心中近乎天堂的金碧时代,对Gay的美化,对他们对艺术对自由的向往的极致渲染。华服、双性恋(BBC同志)、离经叛道的行为已经成为他们所要追逐的“梦”,是一种新的潮流诞生的标志。

关键词:紫醉金迷;摇滚;双性恋;离经叛道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146-01

一、研究电影《紫醉金迷》的背景和意义

电影《紫醉金迷》以摇滚史上两大另类英雄Igge Pop(伊基・波普)和David Bowie(大卫・鲍威)的传奇为蓝本,营造了华丽过剩的视觉风格和充满狂热而又颓废的情节。《紫醉金迷》回述了一个妖艳的时代。一段濒绝生命的疯狂和唯美。从一定角度意义上来看,《紫醉金迷》有点倾向于迷幻摇滚。

二、对性与爱的阐释

导演托德・海因斯在这部戏中给性进行了一个重新的定义。性不代表什么,Brian Slade在片中表述了“大多数人都是双性恋,而自己只是恰巧如同喜欢女孩子那样喜欢男孩子。”这样的陈词,这是在他们所看来本体的存在并不存在意识的迷茫与错乱。导演亦是有意识的在影片中设定了符号来表述。

讲到人与人之间的爱,这种爱并不局限于男女之间的爱,而是以男性主题视角出发揭示了:(1)男女之间的爱;(2)男男之间的爱;(3)无性时代,一场世界的性革命。

倡导爱的自由,男孩喜欢女孩和男孩喜欢男孩是一样的是平等的,他们之间是没有什么局限的。只是自己不能脱离于传统的教化,认为只能是男女之间才会擦出爱情的火花。

三、华服与化妆

华丽的服装是本片取胜的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点,片中服装可谓是下了极大的功夫,各种色彩迷离让人唯美唯幻。之所以要把服装做到如此精致,可能亦是导演着重渲染那种梦幻般彩色迷离的摇滚音乐气氛。各种怪形怪异的服装都搬到了荧幕上,给观众以与众不同的感觉。对影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服装的风格非于主流,意在突出摇滚的前卫与时尚。电影中的MV中Brian Slade的怪异装束就给观众引出了潮流,之所以能潮就在于他的与众不同,多以浓妆艳抹呈现,给人以兴奋,正符合摇滚的那种疯狂与放肆。华服与浓妆造就了影片成功的第一步。

四、色彩与灯光的运用

影片中的色彩多用饱和度较高的色彩来表现事物。通过不同色相高纯度切换对比营造一种摇滚的氛围。展现出活力、青春与激情的一面。灯光则采用背景压暗,只凸显主题事物。从视效上来看让观众更能专注于主题事物,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

我们常人所想回忆的旧的事物是灰色的,但是本片导演却刻意将回忆部分做成饱和度很高、色相纷杂的绚丽镜头,多用单色、纯色。

五、摄影构图与镜头安排

镜头多采用平时镜头,以增强影片的亲和力。同时也设置了一些特殊镜头,以增强视觉效果。导演在影片的开头安排了一组俯拍小孩的镜头,运用的机位全部是从左摇到右,片尾也同样设置了这么一组镜头,但是镜头的摇移却与前面一组完全相反。

当然,和大脑一样,每种技术也有自己内在的偏向。在它的物质外壳下,它常常表现出要派何种用场的倾向。①

六、离经叛道、奢华荒诞的追寻“英国梦”

离经叛道是他们所追求向往的一个主题,叛逆于主流正是他们所要的另类,追求与众不同(Brian Slade的《口红印记》)有吸引同类的魔力,粉丝那令人头晕目眩的热情(热情洋溢、浓妆艳抹),正是对庸俗的挑战,因为作为一名摇滚音乐人,摇滚乐永远都是对墨守成规的反抗,但就是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开辟了“英国梦”的时代。为身后的表演艺术家铺平了道路。

艺术要高于生活,艺术区分于生活的就是,艺术家要时刻以不同于常人的思考去思考,这就是艺术。也正是在于这种思想Brian Slade才在摇滚中、生活中不断的去寻求另类,寻求非我。

绿翡翠在影片中是一个缩影一个有别于其他事物的传承与继袭,伴随着一个时代的兴起、高潮与没落。

枪击案件的发生,是对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由此会引起人们对艺术的重新审视“少了一份狂热的反叛,多了一份颓废和思考”。于是在短短的十年间就让一股奢靡荒诞的“英国梦”潮流没落。这样的一个结局势必引起了一些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对艺术重新的审视。于是靡荒诞的“英国梦”便在大众视线中销声匿迹。

表现主义的运用。导演通过镜头把那种奢靡荒诞的时期运用不同手法进行描绘,抓住色彩、服装化妆、镜头、灯光、剪辑等手法对人物性格大肆渲染,以示达到极致完美。

那是他们所创造的一个无性时代,“人人都是双性恋”当时很流行,但也有人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其实,“事物的意义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存在于事物之间的关系”。

音乐的真谛就如同人生一样,美丽的东西总能吸引万物。因为美丽不承载任何东西。

注释:

①尼尔・波兹曼(美)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