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板桥妙联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郑板桥,名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他是清代“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其诗、书、画时称“三绝”,楹联也为后人称道。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上联说读书要选择,要全神贯注。咬定,这里有抓住要旨、深入体会的意思。对于有用书中的要旨,须精思涵咏,一旦领会其义,其乐陶然,可以忘记饮食,此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之意。下联以培育新竹,比喻教育子孙。以竹的卓尔挺拔,直立不依,喻指要把子孙教育成贞直不屈的人。全联缘景出论,率性而发,挥洒自如中寓意深长,读来兴味盎然。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此联讲的是艺术创作规律。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人多许。画兰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使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下联主张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似二月的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气勃勃。领异标新,指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阐述艺术规律往往需要许多文字,然而作者巧用成语“删繁就简”,概括了个别规律,用“领异标新”概括了一般规律,言简意赅,然后用“三秋树”“二月花”两个比喻加以形象化,不但赋予人以思想启迪,还给人以美感的享受。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此联借物言志,借竹、梅花比拟、象征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上联说竹有虚心的品格。低头叶,竹的叶向下垂,仿佛低头,这是对谦虚形象的赞美。下联讲梅有狂傲的姿态却无仰面的媚态。仰面花,梅花花蕊向上,这是傲骨形象的表现。联语显示了作者傲骨而无傲气,谦虚而不屈服于权贵的品格。从写作角度看,上下联都是由内(心、骨)而外(头、面)井然有序;从情调上看,上联是抑,下联是扬,抑扬有度;从对仗上看,字字成对,无懈可击。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数椽矮屋,锁不住午夜书声。
全联抓住声、色二字展开,上联写月色,下联写书声。“撑得起”、“锁不住”,为神来之笔,用拟人手法,写出高梧有情,撑起月色以朗照学子;矮屋无力,欲锁住书声而声愈清亮。全联不出现人物形象,但书斋主人之性情旨趣、胸次怀抱,跃然纸上。意境幽远,形象鲜明,诗情画意,融于一体。
操存正固称完璞;陶铸含弘若浑金。
古人常以“璞玉浑金”比喻人品的纯真质朴,本联即由此生发,表现自己对高尚人品的向往和追求。“操存”意思是操守、志向。“陶铸”本指烧制瓦器和熔铸金属,这里比喻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完璞”是完整无缺的璞玉,“浑金”是未炼的金,这里都比喻人品的完美纯朴。上联说,一个人志向端正、坚定,才能比得上完好未琢的纯美的玉。下联说,只要持之以恒地加强修养,胸怀大志,就能像一块纯真质朴未炼的金。对联善用比喻以曲传其意,吐属隽永,凝练厚重,于有尽的语言外,见重操守、严砥砺的精神。
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
对联运用成语表达了作者对文艺作品评论的见解。上联意思是,评论一篇文章,如果赞扬不到点子上,对读者作者都没好处。“隔靴搔痒”,比喻没抓住要害。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下联说,分析文章的缺点、错误,只要鞭辟入里,击中要害,即使措辞尖锐一点,也会使人折服的。“入木三分”,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祝版,工人事后削去,发现墨迹透入木版有三分深。鲁迅先生对这副对联极为赞赏,曾特地手书此联赠日本汉学家增田涉。
山光扑面经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此联写了江边凭眺所见之景。纵目远望,经过新雨的洗涤,秀丽的山光迎面扑来;俯视江中,由于晚潮的浸灌,江水缓缓向西倒流。对联有描写、有分析,除给读者新鲜秀活的美的享受外,还揭示了自然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山色秀美,由于新雨,江水倒流,源在晚潮。熔景、情、理于一炉。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对联既是写真,又揭示了一个哲理:居室再小,只要主人品德高尚,情趣自必高雅;花再少,只要能散发花香即可。既体现了作者“繁冗削尽”的艺术意趣,又体现了不慕荣华而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霜熟稻粱肥,几村农唱;灯红楼阁迥,一片书声。
作者写此联时70岁,罢官居家已十年。联语将自己的愿望寄托于艺术想象,描绘了一幅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蓝图。上联展现秋收时节,稻穗吐香,农作物成熟茁壮,农歌此起彼伏的喜人景象。下联时间由昼入暮,极目四望,乡村新楼比连,灯火通明,侧耳倾听,一片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清秋沃野之上。联语反映的景象正是一位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正直的知识分子所憧憬的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