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电影《入殓师》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电影《入殓师》看日本人的生死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电影入殓师》通过唯美的画面、充满温情的配乐以及影片蕴含的浓浓人情味,让观众在直面各种死亡的同时,领略日本人对生死的崇高敬意。本文以电影内容为依托,从电影场景设计和人物情感变迁两个视角诠释日本人“至纯至美”的生死观,进一步发现日本民族文化的独特光芒。在中日两国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两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也在不断深入,中国文化在滋养日本的同时,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也在丰富我们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入殓师》;日本人;生死观

日本电影《入殓师》以“死亡”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入殓师新手由艰难到从容的成长历程。该片自2008年上映伊始,就引发了日本国外观众的强烈反响,同年便荣获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09年,该片与德国的《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法国的《墙壁之间》、奥地利的《复仇》及以色列的《与巴什共舞》一起荣获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并最终荣膺当年的最佳外语片奖。除此以外,影片还荣获了日本国内许多颇具影响力的各类电影奖项,如第32届日本学院奖、第30届横滨电影节最佳电影及导演奖等。由泷田洋二郎执导的《入殓师》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源于其抓住了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的主题――死亡。正如中国学者何显明总结的那样:死亡是人最本己的可能,任何人都无法否定、逃避死亡。[1]电影《入殓师》通过唯美的画面、充满温情的配乐以及影片蕴含的浓浓人情味,让人们在直面各种死亡的同时,领略到日本人对生死的崇高敬意。本文以电影内容为依托,从电影场景设计和人物情感变迁两个视角诠释日本人“至纯至美”的生死观,以求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部影片。

一、日本人生死观的发展历程

生死观包括生命观和死亡观,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待生死的根本看法。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及民族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日本人形成了一个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生死观。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日本人的生死观亦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作为日本最早的文学作品――《古事记》最先对日本人的生死观进行描述。该书为我们讲述了这样的神话故事: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两位天神从天国来到了一座名叫“驭卢岛”的岛。在岛上,他们成了亲,生下了天照大御神、月读命、须佐之男命及迦具土神。在生下迦具土神后不久,伊邪那美因身患重病,离世去了“黄泉国”。根据《古事记》的记载,“黄泉国”代表着死亡,而与之相对立的“高天原”则代表了生命。在这部书中,“黄泉国”和“高天原”是彼此对立的两个世界,象征着生与死亦是相互对立的两种状态。《古事记》第一次通过神话故事向我们诠释了古代日本人最为朴实的生死观,学者们把这一时期的生死观称为“他界观”。国内学者尤海燕从日本最早的和歌诗集《万叶集》和《古今集》出发,发现古代日本人通过对吟诵和歌歌风、修辞手法及文学理念的变化,他们的生死观也由逃避死亡、恐惧死亡转为赞美死亡、亲近死亡,进而接受死亡。[2]

随着中国佛教传入日本,日本人的生死观发生了重大转变。人们开始接受“生死如一”的佛学思想,即生与死是统一的有机体。这一思想打破了古代日本人生死对立的观点,为现代日本人的生死观奠定了基础。当江户时代武士道精神崛起,“献身取义”“舍己成仁”的生死观开始在日本盛行,尤其在男人们的脑海中,其主张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到了近代,日本文学中开始倡导“物哀”思想,强调对他人悲哀的共鸣。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日本人表现为更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儿。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日本人的生死观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他们这种“至纯至美”的生死态度依然根植于日本人的脑海中,从而形成了日本人别具特色的生死观。

二、场景与情感的完美演绎

关于“死亡”,日本学者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日本著名宗教史专家山折哲雄在《死の民俗学》一书中从宗教民俗的角度对死亡与葬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殡葬礼仪包含两层含义,即处理生理学意义上的死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死。[3]日本民俗学的创立者柳田国男也曾对死亡与祭祀等问题进行过系统的论述。与其他民族恐惧死亡不同,日本人追求“至纯至美”的生死观。日本英知大学校长岸英司教授从宗教意识的角度对日本人这种“至纯至美”的生死观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日本人不愿死,但一旦死期来临时,又能从容地接受命运安排……日本人相信科学,有病就去医院。但当死避免不了时,就打消生的念头,坦然地接受死亡”[4]。影片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至纯至美”这样的字眼,但是电影中事务所老板佐佐木、小林大悟对逝者感人至深的入殓场景以及死者家属入殓前后的情感变化让我们体悟到一种超越生死的永恒。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泷田洋二郎运用了大量镜头对入殓场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影片一开始,首先映入观众视野的就是入殓场景的特写。入殓场景中的遗体、灵堂以及入殓过程,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开场中的入殓对象是一个具有女性倾向的年轻男子。电影中,佐佐木让大悟独自完成入殓的全部过程,而佐佐木自己则跪坐在一旁观看。大悟神情凝重,娴熟而优雅地做着入殓的所有规定动作:脸部上妆、整理衣物、擦拭身体、换上新装。整个入殓过程流畅而又不乏庄严,跪坐在逝者身旁的家属像参加一个神圣仪式一样观看了全部过程。这样的入殓场景在影片中还有许多。在大悟加入入殓师行业不久,便随着佐佐木来到富栎家为一个中年女性入殓。在入殓前,佐佐木和大悟先是向死者家属行礼,得到家属的同意后才开始工作。入殓中,佐佐木通过平缓、轻盈的动作,跪坐在逝者身旁,按照严格的入殓流程,静静地完成着每一个步骤。在佐佐木娴熟的动作下,逝者被重新赋予了“生命”,体面地离开存活的现实世界。正如电影中佐佐木说的那样,入殓师的职责是帮助逝者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完成他们由生至死的完美过渡,给逝者以尊严和体面。

除了对入殓场景采用写实的手法进行展现外,泷田洋二郎还在入殓过程中穿插了许多优美的音乐作为背景,让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去感受入殓过程的神圣。其中最为醒目的,当数将各种各样的入殓场景与大悟在田野上弹奏大提琴的场景交融的画面。伴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观众体悟到一种生与死的律动。背景绿油油的景致象征着生机勃发的生命力,“生”的意蕴被凸显出来。电影中,大多数的入殓场景均采用这种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用以烘托“死”的神圣与庄严,让观众在感受“死”之庄重的同时,更珍惜“生”的灿烂。身体,是人存在的一种样式,也是人存在的本体。电影中对逝者遗骸的描述有着一种平静、忧伤的审美取向。而这种取向通过入殓场景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人面对死亡时追求“至纯至美”的情怀。

当然,日本人对待“生”亦怀着珍视与热爱之情。他们认为,生命与宝物等价,生命可以创造一切。笔者在与许多日本人打交道时,发现他们经常将“お元荬扦工”(您身体好吗?)这样的问候语挂在嘴边。由此可见日本人对健康的注重程度及对生命的珍爱之情。除此之外,日本人对樱花的钟爱,亦可从一个侧面反映日本人对“生”的态度。日本人常常将生命比作樱花般“至纯至美”。在他们眼中,生命固然短暂,但对每一个个体而言显得弥足珍贵。所以,任何人在生命中不应虚度年华。这也解释了,为何日本人的生活节奏如此快速及为何日本人凡事追求极致、完美、精细。《入殓师》虽然是一部反映“死亡”的影片,但影片的背后,追求“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生命本质更是电影蕴含的真正主题。正如影片桥下出现的鲑鱼,为了繁衍后代,不惧鱼雕和其他天敌的猎杀,千里迢迢逆流而上。“想想也挺悲哀的,为了死而奋力向上游,反正都要死,何必那么辛苦呢?”在大悟看来,鲑鱼的这种生存方式太不值得了。但一同观看鲑鱼的老人却告诉他,“这是生命之旅”。

除了赞美生命以外,影片还为我们揭示了生命蕴含的另一动人的品质――宽容。影片中,当大悟为一个有女性倾向年轻男子入殓时,曾经偏执的亲属选择了以“女性”的身份送别儿子。当大悟顺利地完成入殓后,死者父亲的一席话再次感染了我们,“啊,那是我的孩子,是我的孩子啊,即使穿上女人的衣服,他也是我的孩子啊……”这一刻,亲情战胜了传统,对于儿子有悖伦理的性别取向,孩子的父母选择了“宽容”。电影的最后,大悟与妻子一道为自己父亲入殓将影片推向了高潮。入殓过程中,大悟发现了父亲手中紧握的一块小石头,正是30年前大悟与父亲交换的那块石头。大悟内心对父亲长久以来的积怨也在此刻被这块小石头彻底击碎。想到父亲的晚年是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光中度过的,大悟彻底明白了父亲的感情。当大悟握住美香的手,轻轻抚摸美香的肚子时,他明白生命的真谛:生不息,代代相传。

导演泷田洋二郎在电影中除了聚焦入殓场景外,对逝者家属入殓前后的情感变迁的描述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如电影中,大悟与佐佐木到富栎家为一个刚刚去世的中年妇女入殓时,死者的丈夫一开始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怒气冲冲地对他们大声吼叫。男人的愤怒情绪还一度影响了大悟,让他颇为紧张。而佐佐木的表现要从容得多,因为作为一名资深的入殓师,他理解男人的心情,对他表现出足够的包容。当男人见到在佐佐木精湛的手艺下,孩子的母亲仿佛又“活”过来一样,他再也控制不住,拼命地呼喊着妻子的名字,旁边的女儿也抱着父亲哭泣起来。这一刻,一家三口仿佛又“团圆”了。站在一旁的大悟也被此情此景深深触动,眼圈也红了。这样的场景,在电影中还有很多。在入殓师的帮助下,生命的真谛被彻底地唤醒,亲情也在此刻变得越发浓烈。

三、由电影《入殓师》引发的思考

《入殓师》讲述的是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因失业和高额贷款而不得不返回老家寻找生计。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他阴差阳错地成为一个职业入殓师。在老板佐佐木的影响下,大悟经历了排斥、彷徨直至最后完全认可的心路历程。电影中,大悟一次次为逝者入殓,一次次得到逝者家属的认可与感谢,让观众对入殓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崇高敬意,也体味到生与死的深刻意义。

入殓不仅仅是帮助逝者踏上“新”的旅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入殓这样一个仪式,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作为生者更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表达对死者未完的牵挂与伤痛。日本电影《入殓师》首次将入殓场景以如此唯美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丰富的电影语言、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充满人文情怀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向世界展示了颇具日本民族特色的入殓仪式,完美地演绎了一个入殓师从新手成长为职业人的心路历程。电影中审美化的入殓场景以及逝者家属入殓前后情感的变化,让我们在感受“死”之悲痛的同时,更加体会亲情、友情、爱情的暖暖情谊。人们通过入殓在向逝者表达浓厚人性关怀的同时,更是告诉生者要观照亲情、重视生命。电影《入殓师》作为一部探究生与死的经典影片,让我们在理解死之必然和不可逃避性时,更让我们去思考和探究生之价值与意义。当我们领悟到这层含义时,我们将能够以更加理性的精神去直面死亡的话题,以更加乐观的态度去探寻生命的奥秘。

《入殓师》虽然是一部日本电影,但当我们今天再来欣赏这部影片时,除了领略日本人这种“至纯至美”的生死观外,更感叹日本民族文化的独特光芒。在中日两国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两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也在不断深入。中国文化在滋养日本的同时,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也丰富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何显明.存在主义哲学的死亡观[J].社会科学家,1989(04).

[2] 尤海燕.古代日本人生死观的转换及“飞花落叶”美意识的形成[J].外国文学研究,1993(03).

[3] [日]山折哲雄.死の民俗学[M].东京:岩波书店,1990.

[4] [日]岸英司.论日本人的生死观――从日本人的宗教意识谈起[J].铁道师院学报,19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