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应当重视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探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活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本文就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作为初中德育的前沿阵地,思想品德课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初中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如今的初中学校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中,存在教与学脱节的问题,如何提升当前初中思想教学实效性成为了当前初中教育的重要课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教师必须转换教育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提升课堂效率,不断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一、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

1、教学主体众多。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主体是特定的,思想品德教学的主体却是多元的,家长、教师、专家学者、榜样人物、其他社会力量等都能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会受到不同主体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形成这种影响的主体可能是其家庭成员,也有可能是其他社会成员,因此,思想品德教学主体具有多元性,是一种社会性的教育活动。

2、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成长,归根结底是源于生活、在生活之中发生和完成的。思想品德教学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和亲身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来培养德行,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或抽象或说教的世界里去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另外,对知识的考查并不是该课程的最终教育目的,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指导其生活才是该课程的最终教育目标。

3、教学效果具有长远影响。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最终考量,并不是通过考试的一张试卷所决定的。利用试卷对学生进行考量,只能分析对其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够对于其的思想行为、道德水平进行真实的预测。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具有长远性质的教育,课程知识对学生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也许无法显现出来,但是在其未来的发展以及社交活动中会得到一定的体现,成为其道德观的主要内容。因此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在短期内难以真实考量。

二、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在我国的思想品德课程中,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其中内容涉及了民主政治、礼仪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等等,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但是,这种教材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学内容没有一定的针对性,其宽泛性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践领域,一些思想品德课教师缺乏相关德育理论专业知识的积淀,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缺少学科专业素养,难以胜任新课改的要求。

2、家庭、社会因素产生负面影响。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道德准则教育,建立起和谐健康的道德价值观,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和风气对学生道德观形成了巨大冲击。同时在家庭生活中,由于部分家长思想水平低,其行为活动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削弱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学科地位的缺失。在过去十年,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实践领域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理化、轻品德”的现象。思想品德课程被边缘化、被忽视,在实践中被挤占课时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学科地位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难以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

4、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道德知识方面强调得过多,忽视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在学生道德学习和品德结构中的作用,形成了“一支粉笔,一张嘴,老师讲,学生听”的老师本位教学模式。学生中也普遍存在“学思想品德课就是背”的观念。

三、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

1、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必须从教师的这个角色抓起,教师不改变,学生无从改变。一方面,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初中教师应当坚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尝试多种教学模式,从过去课堂的主体、管理者逐渐转变为引导者,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体验,学习。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这句话道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奥秘。

2、运用先进教学设施,激发学习兴趣。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带动了新型教学媒体的出现。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生活素材,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感动中国,、今日关注、焦点访谈等节目所报道的事件,可以下载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接受最新的消息,吸引其注意力。通过歌曲、录像等多种手段渲染课堂氛围,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另外,实物展示平台非常有利于小组学习来展示学习成果。

3、增加实践内容,培养实践能力。当代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的多元性,原有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实践内容,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更加透彻。同时,实践形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是一种实效性较高的教学模式,也非常符合“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理念。目前,情境式、体验式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方式。例如,七年级上册“孝敬父母”,我安排学生把15斤的米袋绑在腰间,活动一上午,来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艰辛。通过这体验,学生能非常直观地明白“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教学效果是非言语所能及的。另外,辩论赛、演讲会、社会参观与调查,都是不错的实践活动。当然,如果实践能得到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效果会更佳。比如,九年级的“正确选择升学与就业之路”,如果直接能到企业与技校参观,相信学生的升学与职业目标会更明确。

4、利用小组学习,增强互动性。小组学习是合作式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利用小组学习,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小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表自己的看法,是一种知识的交流,这种知识交流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能提升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发挥骨干分子的带头作用,促进学生共同进步。这种形式并不局限于课堂内,也能应用于课外的研究性学习,如展开课题研究、资料和信息的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等,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5、利用非语言因素,活跃课堂氛围。在进行课堂教学中,除了利用传统的语言因素进行课堂教学以外,还可以利用相关的非语言因素进行课堂教学,如语音、手势、表情、语调等等。这些都是非语言教学因素,利用这些非语言因素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教学课程,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初中生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所以当代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当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保障教学质量。引导初中生形成健康和谐的道德价值观,有助于其未来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甘玉存.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策略[J].甘肃教育,2009(19).

[2]黄增良.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01).

[3]姚理颙.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艺术的实践与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