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态旅游是区别于传统旅游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其主要是从新的视角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认识和评价,重视生态环境的质量,旨在既能满足人们对于自然人文文化的求知和探索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享受,又能保护环境,维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达到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概述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含义生态旅游的资源应该侧重其生态性以及原始性,所以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定义,应该要将其和传统的旅游资源区别开来,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生态旅游资源都还没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概念,所以本文中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含义也只是做一个大概的描述和总结。目前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研究主要有两种类别,第一种是自然型,主张自然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华斌,自然型认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内容是维护自然生态的系统,对于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旨在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以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旅游的有各类自然动植物园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等等。第二种是自然人文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张建萍、杨桂花等人,自然人文型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利用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美感来吸引游客。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由于对生态旅游资源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因此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也多种多样,大多数学者都是参考国家旅游局颁布的相关政策来进行的。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功能,将其划分为观赏型、民俗型、探险型等等六类,但是这种划分方式具有局限性,因为大多数生态旅游资源都具有多种类型的综合特征。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成机理来分类,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原生型生态旅游资源,即是由大自然天然生成的如原始森林等,另一类是延生型生态旅游资源,就是指非自然生成而是靠人工干预而成的生态资源,比如人造湿地、历史文化遗产等。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对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标准化原则,比如对于黔西南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是根据我国各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标准来进行评价的;二是实事求是原则,这个主要是说要从当地的生态资源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各相关学科比如地理学、民俗学、生态学的相关知识,秉着实事求是的评价原则,既不夸也不贬,科学的解释生态旅游地的内容、属性、形成等信息;三是动态发展的原则,因为万物都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生态旅游资源也不例外,所以在对其的评价过程中应该考虑其动态发展的方面,才能更好的为生态旅游地的空间布局提供控制和调节的依据;四是全面系统的原则,因为生态旅游资源的种类繁多,其展现出来的功能和价值也是形式各样、层次复杂,所以这就决定了在评价中应该全面进行系统的评价,综合衡量资源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所处的外在因素,才能准确和客观的反映资源的价值;五是综合效益的原则,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是为了对其开发和利用的,也就是说要获得一定的效益,获得的效益不能只是经济上,还必须包括生态、社会等方面的效益,开发和评价生态资源必须考虑其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是对于生态资源用具体数值表达出来的计量方式,是由很多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因素而组成,构建出一个层次有序的体系结构,用于对生态资源的综合价值评估。评价体系是根据层次分析的方法将指标结构进行分层,一般分为三层,最上面的目标层,目标层下面是准则层以及子准则层,最下面的就是指标权重层,比如对于黔西南乡村旅游,其目标层就是对于黔西南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准则层就是黔西南乡村景观资源和黔西南乡村环境资源,黔西南乡村景观资源的子准则层是黔西南乡村自然景观资源以及人文景观资源,黔西南乡村环境资源的子准则层是黔西南乡村的自然环境资源以及人文环境资源,最下面的指标权重层就是黔西南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各项具体的指标。
(三)评价标准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旅游资源分布、调查与评价》的标准中,生态旅游资源根据其分类的各项因素比如可视因素中的生态旅游资源种类、生物多样性、资源季相变化、民族文化、珍奇度等,可感觉因素中的大气环境、声环境、负离子浓度、气候舒服型等以及生态旅游中的价值因素中的开发价值、生态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等,对于这些因子根据向量计算进行相应的评价得分并得出对于旅游地综合的评价和划分等级。根据评价标准的赋分总值和综合价值,生态旅游资源可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第五级生态旅游资源是最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被称为特品级生态旅游资源。
三、总结
生态旅游资源是利用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美感来吸引游客,在不破坏生态美的前提下协调发展,实现环境的优化组合,并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根据生态资源的不同情况其分类复杂繁多,对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遵循标准化、实事求是、动态发展、全面系统以及综合效益等原则,构建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标准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的评价和等级划分。
作者:竹 单位:贵州省黔西南洲兴义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