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窥视未来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窥视未来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既是有关明天的技术,也是有关技术的明天――这些技术何时会出现最大的突破,随之而来又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娱乐方式,我们有必要为这样的未来担忧吗?以上疑惑的答案都将在随后揭晓。从多核心处理器以及愈加灵活的新型网络服务项目到勇于创新的手机与让人咋舌的纳米技术,技术的进步让人血脉喷张,但不能否认的是其间也有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存在。为此,我们会还原那些对用户隐私权造成威胁的新型在线服务与数据跟踪技术的真实原貌,而对于随时随地的娱乐诉求中所要遇到的障碍也是我们要化解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也会探讨虚拟世界,这个可持续性发展的领域,以及在三维虚拟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商业模式,甚至还有关于我们对自身如何进行定位的问题。很显然,面对那个充满变数的未来,我们进行了颇为大胆的预言。

实力让电脑重生

随着运行速度更快的多核心处理器之类的突破性技术的出现,最初级的电脑也将有能力调转头回来向自己的对手展开复仇,它将会以前所未见的外形和尺寸出现在人们面前。

当然,在为赢得用户心目中一席之地而战的同时,电脑也会在日后遭遇到来自更多方面的阻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将渐显颓势,至少现在说这些依旧为时尚早。计算机正朝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前进,尽管它们由此将会在外形上出现创新,但正如我们接触到的那些资深经理人以及行业专家所言:即使是最传统的桌面系统依旧会伴随人们走过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诚然,现在对未来PC的匆忙一瞥也许还不能让你看到你所希望的未来电脑的样子,但时间会改变这一切,还请多些耐心

八核心的处理器、超级硬盘、外置式显卡登场的曙光都已显现,至于更大、价格更易为消费者接受的显示器也露出了地平线。虽然一些技术难题的存在导致像20TB容量硬盘以及折叠式全彩显示器看起来依旧有些疯狂,不过一些现有技术所获得的突破也许比你的预见更为大胆:比如配置有可拆分式迷你显示屏的下一记本电脑,它的脚步声我们已经依稀可辨。

作者:CHRISTOPHER NULL

PC:外形依功能而变

当前,计算机正逐渐演化为几种基本的设计模式,比如媒体中心PC以及超小型系统,这些东西在几年前还都是实验室内的宝贝,而从来自于Acer公司的20.1英寸(1英寸=2.54cm)“笔记本’(重达17.3磅,1磅=O.45kg),再到戴尔公司的XPS M2010(一个带20.1英寸显示屏的笔记本与桌面电脑的“混血儿”),各式各样的古怪系统都解开始现身,每一次都会让人或多或少感到些许意外。

然而,戴尔的首席技术官Kevin Kettler表示,虽然进行类似于XPS M2010这样的设计是一种有趣的锻炼,但它们并不代表未来的方向。“传统的桌面电脑在短时间内不会退场,”Kevin Kettler这样提醒道。就像在中国所反映出的市场状况,对廉价电脑的需求依旧不会停止。

英特尔公司有一个Viiv计划,用于寻找出一个使多媒体PC部这款华硕笔记本电脑原型机有值得炫耀的侧屏显示设计,与此同时,它也能让使用者即时访问电子邮件以及其他信息。件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但不管它怎么努力,看好这种娱乐PC的人士依旧是寥寥无几,Kettler认为:“接下来几代的无线标准都将允许你在房屋任何角落访问到任何类型的媒体。”这样一来,一台摆在电视旁的娱乐PC就显得毫无必要了。

steve K1eynhans是市场分析公司Gartner内负责瘦客户机平台的副总裁,他认为移动电脑将继续沿着两条当前主要的设计趋势前进:重量低于4磅的超轻机型,以及配置15~17英寸显示器,8~10磅重的桌面替代型笔记本电脑,它们通常都是要插上电源才能使用。

预计在2007年早些时候,英特尔公司第四代迅驰移动计算平台将会搭载高达几GB容量的高速NAND闪存,由此也能成就出更快的系统启动和应用程序载入速度此外还会有其他的光芒闪现,那就是由Vista所引出的SideShow技术,该技术允许制造商在笔记本电脑盖上设计一个外置屏幕用于辅助显示,这与翻盖手机上常见的外置屏幕类似,如此一来无论笔记本电脑处在开机、关闭还是休眠状态,使用此显示屏都能很容易地查看到日程安排、最新电子邮件等重要信息。PortalPlayer公司的Preface技术想必也会在2007年上半年面世。它会与SideShow技术结合使用,以提供不依赖笔记本电脑就能独立使用的可拆卸式显示屏/PDA。

而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奇思妙想的设计会大行其道,英特尔微处理器技术实验室的技术管理主任Jerry Bautista认为即使像将芯片植入日常用品或衣物内的设想也都已不足为奇:“你尽可以去想像一下在衬衣袖子里隐藏者一部个人数字助理或手机会是怎样的场景。”

数字设备--一台设备就能掌握全局

PC成为通往数字世界的窗口已经有25年,但对信息的访问方式并不会因此而停滞不前,在以下所示图表中,我们大胆地预测了哪类设备更有可能在2011年成为人们的首选。

智能手机 很有可能实现

亮点:已经被普遍使用,标准键盘正成为其必需,大范围的高速网络覆盖支持,并且可选择其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摩托罗拉0、T-MOBILE的SIDEKICKⅢ以及PALM的TREO手机都属于智能手机范畴,它们各自的特点也已经显示出其潜力,但是相对来说狭小的屏幕以及局促的键盘无疑是其难以克服的软肋。

超级移动PC(UMPC) 极有可能实现

亮点:一台安装运行Windows XP的PC机,大小尺寸却只相当于一本精装书。

三星Q1(左图显示的是其便携式键盘)以及其他与之类似的设备都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可在最近的报道中它们却显得有些失落。对很多人来说,当前的超级便携PC普遍存在性能不足、价格偏高、电池续航力不足等弱点。

媒体播放器 不太看好

亮点:具有极具风格的别致款式,经过优化的电池续航力,被扩展的媒体播放功能,以及琳琅满目的可选机型,像Archos公司即将推出的604以及微软的ZUNE都将具备无线wi-Fi功能。

今天的苹果iPod系列播放器是音乐界的领军“人物”,但很少有人会把它们当作PDA来使用。出于丰富功能角度考虑,未来的设备将会要求有更好的数据输入以及网络访问能力。

便捷式游戏机 前途不明朗

亮点:内置wi-Fi无线功能,存储空间大,屏幕大(甚至双屏)。

任天堂公司的DS以及索尼公司的PSP游戏机的出现,都证明了掌上游戏机除了可以玩俄罗斯方块外还能做更多的事情,但是有一些诸 如网络浏览器的功能实现却已经超出了这类机子的预先功能设定,在PSP游戏机上,仅仅靠操纵按钮来实现数据输入功能是不可想像的。

电脑 有待改进

亮点:对我们来说,它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受得不能再爱了!

与现在的PC机相比,2011年的PC机也许看上去会有些不同,或者说其内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有可能到时你依旧会将一台桌面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或是一台平板电脑作为自己工作娱乐的主要设备。

操作系统:Vista的到来……与不断地演化

Windows Vista(后简称Vista)操作系统已在几天前投放市场,而它又将会如何改变Windows世界的行为规范呢?

David Siroky作为微软公司的资深人士,现在担任公司Windows产品经理一职,他认为在Vista身上有三个主要方面经过了突出强化首先,也是最明显之处,就是系统的图像显示效果。与WindowsXP(简称XP)不同,Vista可以使用一台计算机的显示芯片来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其中关键一点在于Vista Aero用户界面的出现。作为一项图像能力增强措施,它使得开发者第一次可以在游戏程序之外对这种高级显示性能和效果进行调用。

Vista也很有可能会改变信息管理与数据存储的模式,为此,Siroky说道:“现在拍摄一张照片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听以人们手头都有大量的照片需要处理。”由于XP操作系统在此方面的功能欠缺,结果倒还催生出一个颇为热闹的照片软件市场!但是Vista的带来预示着微软开始往此处下力。在Vista里,用户可以使用关键词或其他元数据对照片进行标记,这样,系统的图片库就能很容易地对照片进行定位。

另外,Vista有一套完整的“可靠性监控”功能,它以图表形式向用户显示随着时间变化系统的稳定性会如何,要是你在这方面感觉有什么突然的异常发生,就可以检查最近几天的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对策而在Linux阵营当中,也有XGL和Compiz窗口系统,GUI(图形用户界面)同样也赋予了Linux系统一个漂亮的外表,在某种程度上也许已经超越了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Mac OSx中的Aqua界面。在Compiz系统中,用户可以控制窗口的伸展和倾斜等状态,你也可以看到以多种3D形态呈现的桌面环境,比如可以旋转的工作空间,Mac OSx的Leopard修正版也会在春季推出,它对Mac操作系统进行了多项升级,增加了诸如自动备份功能以及多重工作区,但同时又保证了其运行的稳定性。依照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在对基于互联网的操作系统所作的研究表明,Linux与Mac OS操作系统的用户支持率都会因此得到增长。

WINDOWS足迹VISTA之后会是谁?

微软的首席执行官Steve Ballmer早先宣称自己公司“将不用以推算出Windows Vista的继任者--代号Vienna的操作系统再等5年时间去期待另一个版本的视窗系统。”要是真如其所会在2010年或2011年被,下表显示的是有关Windows系统言,另外加上以往发售的各主要版本Windows系统的经验,可时间的详细信息。

未来的百变电脑 CPU:内核多多益善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AMD AthlonX2与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就将会变得犹如艺术品般的精巧,这是因为多核技术正在大跨步向前迈进。英特尔公司微处理器技术实验室的技术管理主任Jerry Bautista称自己已经制造出八核芯片的原型,“对于应用软件来说,处理器核数量达到8个月照样能平稳工作,而即使是碰到上千个核心的情况也很有可能是这样的结果。这种规律正在实践中被逐步发掘!”。虽然采用双CPU的至强芯片(总共带有4个核心)只是刚刚出现,但与之类似的设计最终将会成为主流。英特尔与AMD公司都计划引入四核芯片,英特尔公司的Kentsfield芯片已经在2006年年底登场,而AMD用来与之抗衡的K8L则要在2007年中期才能而世。AMD拥有的4×4P平台技术可以允许一个双路系统同时使用2块Athlon64-FX处理器,用户会于最近在市面上看到采用该技术的产品。

说到多核心技术的局限性,其实都来自软件方面因素的制约。因为如此一来所有程序都必须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设计,以对多重并行处理技术实现大规模的利用。换句话讲,通过2个乃至4个芯片核心将一个任务进行分解处理相对来说要…数千核心也不是难事。切实可行的实现方法正在被发现。jerrY bautista,inte容易得多,但是将它分解成一打或上百个部分那就该另当别论了。

然而,即便是集成了8个核心的系统,也都被认为主要是对更多程序的并行应用(从游戏到搜索技术)实现显著的性能提升。SimonHayhurst是Adobe公司数字视频音频产品管理主任,他认为Adobe公司的绝大多数视频应用程序都已经拥有了与多核心技术进行并兼容的基础,因为这些程序在之前采用超线程技术的处理器上就表现出最优的性能。现在,它门将继续适用于多核心处理器,这一点在PCWorld中国实验室的4核酷睿测试时也曾有所体现。Hayhurst提到说:“此法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我们根据超线程技术的特性编写的一段代码,放到多核技术的环境下可以按比例酌情对它进行增减。由此,我们能应对更多的核心,相比较之下,我们今天看到的都不算什么了!”

在处理能力上出现的另一个伟大跨越很可能要属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取得的进步,英特尔公司的Bautista讲道:“视频游戏中的人工智能将会使游戏玩家无法确定对手下一步会做些什么。”相比过去遵照一个事前制定好的脚本来进行游戏,这种让玩家本能地强迫自己不得不四处躲藏或追踪对手的做法更显得真实。他还补充说,这种智能设计将会覆盖到其他程序的应用上,比如:“你将可以在成千上万的照片以及视频文件中确定背景乃至人物明确的面部表情”

速度瓶颈

显而易见,这样的性能升级将不得不被某些现实因素所桎梏。英特尔公司的单核处理器就曾被严重的功率损耗与散热问题所困扰,结果更加速了此架构走向末路。对比单个体百万规模集成电路,体积更小,更富效能的多核技术将会在其基础上继续勾勒出一个拥有更佳整体效能的产品,这对笔记本电脑来说确实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对于它来讲,由于受散热以及电能等方面的条件约束,在历史上笔记本电脑的性能一直都落后于桌面电脑。

AMD的首席技术官PhilHester强调移动性将成为接下来 几年里推动该公司进步的一个主要动力,而负责AMD公司心爱你卡业务的ATI部门则将成为该策略的关键所在。“在上世纪80年代,286以及386处理器配有独立的数学协处理器,但到了最后它还是被整合进处理器之中,同样的事情也将会发生在3D显示芯片身上……在已经的Vista操作系统时间表上就有类似预示。”依照Hester的看法,我们完全可以去想像在不远的将来,电源管理技术将会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PDA大小的设备就能得到PC级的图像显示效果。

英特尔公司的Bautista认为,对于性能更强大的计算机来说,最主要的绊脚石并非来自主板本身,而是其他方面的制约:内存的带宽必须得到显著提升,以跟上处理器的速度,即便是硬盘的I/O处理也将不得不面对更快的数据传输要求。要是你想得到更为真实的在线游戏体验,“那么你的宽带连接速度也需要进行再次评估,”Bautista就此说道。

摩尔定律指出芯片上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就会翻倍,随之翻倍的还有CPU的运算能力,Bautista对此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该定律依旧富有生命力。”同时,他也看好并行处理技术,该技术会对一个工作量进行分解,将其分配至多个核心进行处理,此做法让其更具WlMAX无线 无疑,WiMax(Wi-Fi融合了通用的蜂窝技术)已经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包括SprintNextel在内的很多通讯公司都已表示要以此为基础推出自己再下一代的通讯网络--4G网络。该公司甚至准备在2007年开始试运行这个网络,可以实现4Mbps的下载速率,并且预计到2008年将能支持1亿的用户量。发展潜力。“多且小的核心更容易被制造,这样一来,产过程会被持续缩短,在我们所能看剑的范围内.还无法预见这个技术的尽头。”

LCDs:更大、更亮、价格更灵活

全球平板显示权威研究机构一DisplaySearch公司的副总裁chris Connery表示,截至2006年年底,10%~12%的桌面电脑都已开始使用宽屏液晶显示器,而到了2007年年底,这个数字会上升为20%。

而另外一个大的趋势是:液晶显示器会更大、更亮而且更便宜。Rhoda A1exander是调研公司iSuppli 中负责显示器市场研究的主任,她说,在2005年时,17英寸乃至更小显示尺寸的显示器占了78%,但到2010年,这样大小的显示器占有量至多不会超过20%。随屏幕增大而得到提升的还有显示器的分辨率、尽管在现在的显示器中,分辨率能超过SXGA标准(1280×1024)的只占4%,但Alexander表示到了2010年,它会增长到23%。

Connery还认为:25英寸以及更大尺寸的显示屏也会逐渐成为主流。另外由于LED背光技术(目前在这面投放场的只有位于超高端的显示器产品)的出现,消费者将会乐于多花些钱去得到一台更亮丽,显示色彩更精确的显示器。

至于像OLED(有机LED)与LCoS(反射式液晶)这样的技术会有怎样的前景?其实两者都可以在你家中寻觅到踪迹,MP3播放器以及相机上的袖珍显示屏就采用了OLED,而LCoS则被用于投影电视上,但它们都无法在桌面电脑市场上掀起什么风浪来。所以从实用性及供应角度看,可以认为LCD产品在未来5年中将会继续统领整个市场走向。

可弯曲式显示器也会被人们青睐追捧,就像电子墨水产品一样,它同样会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至于它发迹的起点,很可能是充作便利店货架上能迅速简便进行内容更新的价格标签指示牌。

而触摸屏也可望会在特殊领域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可以作为佐证的是:纽约大学多媒体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Jeff Han于2006年初向公众示范的该领域出现的一个突破性成就,那就是多点触摸屏!

你可以访问/55156网址来观看Han演示的视频。

未来的百变电脑――显卡:不仅仅是为了游戏

PC机对于显示性能向来都有着没法满足的胃口,而这样的情形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尽头。这正像nVidia公司的首席科学家DavidKirk所言:“我们能依照自己意愿自由行事的时代还远没有到呢!”

图形处理器制造商正忙于应对DirectX 10的出现,其曾经允诺过:较之DirectX 9时代的产品,即将出现的显卡将会有8倍的性能提升,人们同时也期待nVidia与ATI这两家显卡巨头能将图形处理器中各种渲染架构统一起米,以一个通用的渲染管线来完成,这样对处理像素、几何图形乃至物理代码来说都有好处。未来的图形处理器将会聚集更多这样的管线,以此实现一些让人惊叹不已的特效。不过,现在还出现了类似AgeiaPhysX这样的物理加速卡,它们将会作为常规显卡的补充,想必日后这样的产品也会逐渐流行起来。而市场将会在图形处理器与辅助处理器之间自行判断,选择两者中谁更有利于物理运算。

当前,在某些产品也许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一种标志物,比如nVidia公司推出的Quadro P1ex,这个售价17000美元的设备其实就是外置式显示系统,它每秒可进行高达800亿次的计算,与当今最顶级PC机显卡所能力相比也要高出10倍,专家们相信下一代显卡将会拥有堪称疯狂的200W电源功率,为此将不得不需要通过外置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项正浮现的显卡技术是通用图形处理器技术(GPGPU),它会在非游戏环境下使用一块显卡内经过特别定制的计算能力。自从1995年以来,Adobe公司就已经将该技术利用在诸如视频转换等功能之上。

未来技术

CPU的性能以每年50%的速度提升,但是内存却达不到。不过,磁阻内存(英文简称MRAM)技术却有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这种颇具潜质、可在断电后仍然保存数据的内存使用磁性介质以取代电存储介质,目前,Freescale、lBM和NEC正在对该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存储:TB级海量存储也不算什么

日立公司的资深副总裁BillHealy表示,要是保持住当前的势头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到了2025年时,假使还有厂家仍然在生产标准的3.5英寸硬盘,那么一块这样的磁盘将能容纳高达20TB的数据量引发容量革命的始作俑者当属垂直磁记录技术,它克服了传统的纵向磁记录方式的弊端,可以在一个更局促的物理空间内塞进更多的数据。第一块使用垂直磁记录技术的硬盘已经在2005年投放市场,希捷公司的首席技术官Mark Kryder告之我们说,希捷公司今后所有要推出的硬盘都将使用该项技术

另外不要忘了热辅助磁记录技术(Heat Assisted MagneticRecording),英文简称HAMR,它使用激光热辅助手段,通过磁记录方式将数据记录到高稳定性介质上,从而大大提高每平方英寸的存储量,使磁记录极限进步超越人们的想像。

由此也可以想像,下一个十年必定是其大展腿脚的时代。至于另一种与其作用相当的技术――规则媒介技术,前景好像已经不破看好,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放弃了均衡分布的层设计方式,由此其存储数据的单元会宛如“岛屿”一样彼此相互独立。

展望存储领域的未来,局势似乎不是那么明朗。当前在蓝光与HDDVD之间的格式大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二者虽然同使用蓝色激光技术,但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势均力敌的实力使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最后鹿死谁手也难以预测。来自Gartner调研公司的Steve K1eynhans说:“即便哪天在它们之间决出了胜负,那也绝不会成为引发下一步质变的临界点,高价的态势依旧会被延续。不论是从经济性角度还是从公众接受角度出发,对于我们来说,一个独立的标准就足够了。”

同时,住闪存方面也存在潜在的突破点,就是希捷公司开发的超密集探针存储技术。它早先已经被用在电子显微镜上。对它来说,把10GB的数据塞进一张SD卡大小的存储设备里已经不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