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论现代汉语歧义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现代汉语中,歧义一直得到学者的广泛研究和关注,本文试从歧义的范畴,歧义产生的原因和歧义的认知性三个方面来对歧义现象进行一个概括的叙述,希望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丰富和充实现有歧义理论研究。
关键词 歧义 范畴 种类 认知性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1歧义的范畴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歧义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见解,因为歧义至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关涉到语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近年来,歧义又与语用甚至语言学中的其他一些概念有着交错的联系。因此研究歧义,就必须考虑到与之相关联的语言学内部和外部各个范畴和概念。
1.1歧义的内在性
歧义,顾名思义,就是不一样的意义,歧义中的“义”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我们都知道,意义分为语言的意义和非语言意义。语言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非语言意义包括上下文和交际时的情境所影响的意义,是话语外所包含的意义,也就是言外之意。我们研究歧义中的“义”,既有语言意义,还有言外之意。
1.2歧义的延展性
歧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言语的表达让听众产生不同的理解,它和多义既存在着区别又有联系。多义是语言层面的,是静态的;歧义是言语层面的,是动态的。歧义的理解离不开语言的环境,一般存在于句子之中,而多义一般是词语和短语上的,而句子的表达是由词语和短语构成的,因此,多义导致的歧义的产生,在某一程度上说,歧义是“多义的延展”。
2歧义产生的原因
歧义的产生关涉到语言学中的各个层面,因为根据语言系统的层级性特征,我们分别从语音可以从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上找到原因,根据语言系统的层级性,我们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四个方面来研究。
2.1语音歧义
2.1.1由同音词引起的歧义
汉语中存在大量同音异形词,它们的意义没有联系,但是发音相同,一般产生在口语的交流中。例如:
①产品全b格诮u chun入内
①中的b以是“不”或“部”Z中的yu chun可以是“游船”或“油船或者“邮船”。
2.1.2词的多音现象导致歧义的产生
汉语有不少的多音字,这些字的读音和语法意义却大不相同,因此在书面语中常常产生歧义。例如:
①到2000年,他还欠款3000元。(hi/hun)
②眉毛又长了一些。(chng/zh ng)
2.1.3由重音引起的歧义
有时句子中的重音所在字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表达意义。例如:我早晨就吃了。
重音在“就”上时,表示“饭吃的不多”的意思,重音在“三碗米饭”上时,意思是“吃的很多”。
2.1. 4由轻声引起的歧义
轻声歧义一般产生在书面语中,在口语中有时也会同时出现。
例如:他睡了三天,终于想起来了。
“起来”念轻声,意思是想起来某事;不念轻声,指的是想起床。
2.2词汇歧义
2.2.1词形相同,词义不同
此种歧义一般是由于词的多义性导致的。现代汉语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多义词,如果没有特定语境进行限制,便会导致歧义。
例如:在山上,我看见许多杜鹃。
例句中的“杜鹃”可以理解为杜鹃花或者杜鹃鸟。
2.2.2发音相同,词形相同
现代汉语中有些由于词性不同导致歧义现象的发生,在语法上有着相异语法功能。
例如:①车没有锁。(名词\动词)②我跟父亲去打猎。(介词\连词)
例①中的“锁锤”,名词是指车上的一种装置,动词表示骑车人没有锁住自行车;例②中“跟”,作介词指父亲是主力,我是跟随者,作连词可以理解为我和父亲俩人一起去打猎。
2.3语法歧义
2.3.1词和短语同形
现代汉语中词与短语的区分度并不十分明显,导致了歧义的产生。
例如:①我在等弟妹。②我要烙饼。
例①中弟妹做名词,指的是弟弟的妻子,把“弟妹”理解为联合短语时,指弟弟和妹妹;例②中烙饼做名词,指的是一种食物,若是把“烙饼”看成动宾短语,意思是我要干烙饼这个事情。
2.3.2构造层次导致歧义
语言的构造是有层次性的,因此也会导致歧义的产生。
例如:①我们三个人一组。②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例①可以分析为一组有三个学生,有很多个小组,或者理解为这个组有三个人,一共就是我们三个人;例②可以理解为我不适合写这份报告,别人更适合,或者理解为报告很难写,我不会写。
2.3.3句法结构关系
句法结构有主谓、述宾、偏正、联合等,它们之间的句法关系也影响着句子的意义。
例如:①进口彩电②学生家长
例①如果是偏正关系,指的是彩电是从外国来的,不是本国生产的;若是述宾关系,则是进口做动词,与出口相对。例②偏正关系,意思是学生的家长,若是并列关系,则是指学生和家长两个群体。
2.4 语用歧义
语用歧义指的是生活中没有歧义的句子在特殊的语境中产生言语之外的意思,这种歧义的产生更加依赖特殊的语境。
通常,听话人的年龄、文化、社会背景等的差异,说话者与听话人语境的不同以及可视听的言语形式与完整的语义内容难以重合这些因素导致了语用歧义的产生。例如《讽刺与幽默》刊登过一幅画:一饭店女服务员正在上菜,同时高声叫嚷:“谁的肠子?”让在座的顾客惊异不已。
任何一种原因产生的歧义结构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产生的缘由须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如此方可更加科学和谨慎研究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3 歧义的认知性
歧义研究在认知性方面也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它对提高人家对话、机器翻译系统能力有着显著作用,并且,从歧义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学,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歧义是歧义研究中的两个崭新的课题,现阶段的歧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角度,语言学的认知还不够深入,所以我们认为,从新的领域去探求歧义研究,会别有一番新意和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1]熙.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62,8(9).
[2]王建华.语境歧义分析[J].中国语文,1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