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改造“钉子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班上的“钉子户”
刚接手这个班时,就有同事对我说,班上有个“钉子户”,屡教不改。他们指的是小超,一个看上去有点瘦弱的男孩。小超对学习毫无兴趣,上课思想不集中,小动作不断,经常不带书本和作业本,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盯着才勉强动笔。老师劝告、批评都不起作用,反而使小超与老师更加对立,他甚至会向老师发火、吵闹。老师越生气,小超越跟老师对着干,干脆天天不交作业,学习成绩也一天比一天差。本来,我已经是束手无策,打算就这样放弃了。接下来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有一次,学校举办合唱比赛。那天阳光灿烂,有点热,我站在操场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比赛。这时,小超搬来一把凳子给我坐,放下的时候还用手在凳子上擦了擦。我心一惊,平时我总批评他,他不但没记仇,还这么懂礼貌,做事这么细心。正想着,他又送过来一瓶水。这么懂事的一个孩子,到底为什么不爱学习呢?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开始反思以前的做法,决定做些改变,帮他走出厌学的困境。
二、打入“敌人”内部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学生,必须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我、认可我,学生才能对我敞开心扉,我才能了解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设法让小超接受我。我发现,小超劳动很积极,只要老师布置劳动任务,他必定第一个举手要求参加。不管多脏多累的活,他都乐意做。因此我决定从劳动入手。
大扫除时,我叫他和我一起打扫办公室的卫生。我表扬他卫生做得好,比老师还能干。他很开心,干得也非常卖力。劳动中,我有意无意地和他聊天。
我问他:“你这么勤快,经常帮家里干活吧?”
他有些自豪地说:“嗯,我经常帮奶奶做事,奶奶还说我很聪明,什么事一学就会。”
我赞赏地点点头:“是呀,你真的很聪明。”
“可是我爸爸妈妈说我笨得像头猪。”
“噢,那你自己认为呢?”
“我做事时很聪明,读书就笨。”
“为什么这么说?”
“我一看到书就头晕脑胀。”
慢慢地,他跟我无话不谈,从兴趣爱好谈到家庭环境,从同学相处讲到学习生活。他说每次老师打电话到家里,向家长汇报他上课没认真听讲、作业没完成,爸爸就会打他一顿,打得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我有些愧疚:“我打电话到家里并不是叫你爸爸打你,而是想要他们督促你学习。”他说,他知道老师是为他好,其实他也很想好好读书,但是他就是管不好自己,一看到书本头脑就一片空白。
经过了解,我发现小超厌学的情绪大多是由家庭造成的。父母忙于工作,对他疏于关爱,只要老师打电话“告状”,或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暴打小超。平时小超由爷爷奶奶照顾,长辈对他多有溺爱。父母一管教,爷爷奶奶就会出来护着。长此以往,小超在学习上愈发懒散,依赖性越来越强,他宁愿在家帮奶奶做家务,也不愿意上学。
我决定家访。到小超家,小超的爷爷奶奶看到我,很拘谨,神情带着一丝戒备。我知道,他们怕我又是来告状的,害孙子挨打。我告诉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小超走出厌学的困境,逐渐爱上学习。那天,我们促膝长谈,诚恳地交流沟通,最后达成了共识:爷爷奶奶不能再过分保护、溺爱小超;父母不能只顾工作而忽视对小超的关爱,只知道打骂孩子而忽视孩子的感受,要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平时要多和孩子相处交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为此,小超妈妈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小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超已经给自己N上了“我很笨”“我是差生”的标签,所以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不认真学习、不完成作业。改造“钉子户”第一步,就是撕下他的“标签”,改变他对自己的看法。我从他的优点入手,表扬他爱劳动,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上课时,经常提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答对了面向全班同学表扬他。开始他还很不习惯,得到表扬会很不好意思。慢慢地,他回答的问题越来越多,也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我知道,他的思想在悄然变化。
改造“钉子户”第二步,改变他的不良行为。我给小超制作了几张小卡片,和他一起在上面分别写上:认真听讲、不讲小话、完成作业等,然后让他放在自己平时容易看见的地方,铅笔盒里、书桌上或夹在课本里。这样,无论上课还是回家,只要一看到它们,小超就会提醒自己:我要认真学习!
孩子毕竟是孩子,除了正面鼓励,还要有诱人的奖励才行。经过和家长沟通,我为小超设计了一套奖励计划,目标是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改进不良习惯。在学校,由我监督,我根据他的语文、数学等作业情况及行为规范遵守情况进行评分,小超可以得到不同的奖分卡。在家里,由家长监督,放学后主动完成作业就可以得到奖分卡;如果还会看看课外书、练练字,还会有额外的奖励。每个月总结一次,根据得到奖分卡的多少进行奖励,或是一些零花钱,或是满足他的一个愿望。小超觉得很新鲜,也很喜欢这个计划,行动的劲头可足啦。
渐渐地,小超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改变。看得出,他在努力进步,上课不仅认真听讲,而且还能举手发言,按时完成作业,还经常得到老师表扬。一个学期下来,他告别了厌学,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回顾帮助小超走过的这段路,我深深感到做一名教师的重大责任,传授知识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育人。对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吧。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在自己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努力,时刻准备迎接挑战!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