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达标的理性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达标的理性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作者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等,分析了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和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目标之间有直接的关系,指出了学校体育教育要以改善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主要目标,在学校体育教育的具体实施中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学生体质 下降因素 学校体育教育

近年来,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学生体质的“硬件”水平,即体能素质下降,心肺功能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青少年儿童大幅增加。伴随着这些“硬件”衰退而来的是学生“软件”问题层出,怕吃苦、怕受累,意志品质薄弱,抗挫折能力下降。许多人认为这是学校体育应该承担的责任。当然学生体质逐渐下降,学校体育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但全部把责任推到学校体育身上,却有失公允。学校体育也有不能承受之重。那么为什么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目前学校体育课有什么不足?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是体育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从目前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分析,以及学校体育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目标达成的理性思考问题,进一步改善学生体质。

1.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机能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1]。具体指:(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包括体型、身体姿势、营养状况,等等。(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机体新陈代谢功能及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工作效能。(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身体在生活、劳动和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走、跑、跳跃、投掷、攀登、爬越、悬垂、支撑等运动能力。(4)心理状态:包括本体感知能力、个性、人际关系、意志力、判断力,等等。(5)适应能力:对外界环境和抗寒耐暑的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我国学生体质现状

据教育部2008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学生体质状况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1)体能部分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2008年与2006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出现下降。(2)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下降。2008年,学生的肺活量在2006年比2004年下降的基础上,又有所下降。(3)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2008年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中的肥胖检出率,在2006年比2004年上升的基础上,继续上升。(4)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小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2.5%,初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4%,高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7.3%,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0%[2]。我在汉台中学实习中对学生的体质调查结果,正好与以上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结果相吻合,这就说明学生身体方面的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当然还有一些如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也应给予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学校教育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3.影响学生体质的原因

影响学生体质的因素有很多种,如遗传、锻炼、心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的与精神的)、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生活中,最常见的因素有:(1)学生的营养条件过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独生子女成为父母和祖辈们的掌上明珠,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够,不断给孩子加量,致使青少年的营养不断过剩,身体超重至肥胖。(2)学生承受的学业压力不断加重。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闲暇时间过少,体育活动时间更少[3]。很多家长只是关注眼前孩子的成绩,对孩子体质与健康考虑得不够多。(3)学生缺乏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时间过少。长期没有时间的保证,这势必致使学生体质下降。

4.影响学校体育目标达成的因素分析

4.1教学课程具体目的缺乏条理性。

体育课是以“增强学生体质”还是以“传授三基教学为主”,体育界存在着广泛的争论。这严重影响了体育老师在实践上的操作,有的老师认为,体育课主要是传授给学生运动的技术、技能,至于增强体质,那是学生们自己的事[4]。于是,一堂体育课,有些老师就要讲大半节课,一堂课下来,学生汗都不会流。有的老师认为,体育课应该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在课堂上应该少讲多练。还有的老师认为,把学习运动技术与增强体质对立起来,这是不科学的,让学生掌握一定难度的运动技术是必要的。这些思想上的混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的强度,因此有的学生体质没有得到增强。

4.2学校体育课没有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现在的体育课存在一些不足,它把所有学生集中在一起上同样的课,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或者是不是喜欢,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初中起,体育老师就教我们怎样推铅球,到了大学老师还教,学生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就导致青少年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5]。当然体育课与纯粹的游戏课还是不同的,不能完全按照学生自己的兴趣来安排,因为体育课有着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体育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按照教学步骤来进行,这就限制了体育课的自主性和宽松性。

4.3学校体育课内容陈旧单一,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有的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仍旧是换汤不换药,真正意义上的课改动作体现不明显[6]。如对本地本校传统教材内容资源改造利用不重视、不到位,对新教材内容资源的开发挖掘不积极、不适应,缺少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在使用教材上“热剩饭”,使学生对教材的简单重复感到厌烦。

4.4体育课被挤占现象较严重,误导学生体育课不重要。

体育课往往被一些老师甚至领导认为是“豆芽科”,可有可无,因此为了提高升学率,向体育课要时间便成了合理的借口,这就导致有些学生认为体育课不重要。

4.5体育课中事故难处理,降低了教师的兴趣。

在体育课、运动会和课外体育活动中,难免发生意外事故,轻者皮外伤,重者死亡。对于这些意外事故的处理,一般老师和学校都要受牵连,基本上是出钱买“教训”。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许多学校不敢开展正常的体育活动,特别是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对抗性强的,对增强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有很大作用的体育活动更不敢开展。这样,体育课便成了“安全课”、“放羊课”,其结果是开展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少,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

4.6学校体育课未能实现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因此这些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7]。体育课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任,然而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却远远不够,往往体育教师增加运动强度,学生就叫苦连天,所以体育老师也就心慈手软了。久而久之,学生就越来越不喜欢上体育课,形成不正确的认识。

5.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与改善学生体质下降的途径

通过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分析和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说明: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之间有直接的关系。体育课具体目的不明确,给体育老师带来了操作实践上的混乱。班级授课制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校体育课内容陈旧单一,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体育课被挤占现象较严重,误导学生体育课不重要。体育课中事故难处理,降低了教师的兴趣。体育课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锻炼时间、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致使学生的体质长期得不到更有效的锻炼,造成了学生体质下降。为了改变此现状,改善学生体质,提出以下几点途径。

5.1明确教学课程具体目的。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意志品质,促使其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5.2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的内容。

目前的体育课是以班级的组织形式上课的,这种组织形式存在缺点。首先,它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自由性,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练体育项目,而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安排的运动项目,这就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它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身体条件的差异性,不能解决学生对体育课负荷的不同程度的需求。目前,一些学校尝试着体育课组织形式的改革,如分项目上课。这种教学模式,对体育老师的专业知识要求提高,可能有的学校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但组织形式是可以变化的,只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他们对体育的不同程度的需求,就可以采用。

5.3体育课内容要不断更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教师不能将教材的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蓄,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站在科学方法论和美学的高度研究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现代化,去掉一些比较陈旧的、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增加一些与时代结合、青少年喜欢的体育项目。兴趣是吸引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他们应该是热爱体育运动的,需要以体育运动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和精神负担,同时良好的身体素质又能帮助他们精力充沛地学习,然而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持久锻炼。只有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学生才会采取积极的锻炼方式,才能真正做到时刻关注自身健康,养成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

5.4不断提高体育老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体育老师要爱岗敬业,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无怨无悔地去从事它,不要因为一些人对体育的轻视,而轻视自己,要在这一职业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全面的知识体系,以得到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同时还应在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创新,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教导学生。

5.5正确看待学校体育的安全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但是体育运动与伤害事故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参加体育锻炼难免会发生伤害事故,不能因为会发生伤害事故就取消或变相停止体育运动。这种做法是消极的,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思想上重视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并认真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力求使运动伤害事故较少发生。

5.6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近年来,学校逐年扩招,许多学校的在校学生是原来的几倍,仅有的几片场地不要说给全校学生运动了,就是让所有学生排队也未必站得下,即便能站下,哪里还谈得上自主进行运动锻炼?农村学校在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也未必建得起场地,买得起器材;城市学校人多地少,近年来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虽有改善,但即便买得起器材,也未必有足够的空间,有的学校连全校统一出操的地方都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场地器材设施等基本运动条件,学生难以开展体育运动,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综上所述,学生体质下降有复杂的社会、学校、家庭原因,然而学校教育无疑是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望尽快得到改善的因素;特别是改善学校的体育课,明确体育教学的具体目的,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体育课内容,改进体育教学方法,追求体育教学的时效性,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永亮.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七大原因及五项对策[N].人民日报,2007-7-15.

[2]绍伟德.体育教学模式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1:78-125.

[3]刘亮.浅谈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原因[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5):13-50.

[4]谯新风.从学生体质下降看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存在的问题[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12):17-25.

[5]樊莲香.学生体质与健康事关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与存亡――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1):32-76.

[6]刘大伟.学生体质下降该怪谁[J].家庭医学,2006,(4):6-7.

[7]于晓东.学生体质下降谁之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