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动驾驶如何落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让自动驾驶有了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最近几年,自动驾驶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科技领域之一,许多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该领域,诸如谷歌、百度、英特尔、Uber、丰田、本田、福特等科技和车企巨头都在该领域有相关研究。在国内,除了高举无人车大旗的百度,许多创业公司也在研究自动驾驶技术,图森互联即其中之一。
9月19日,国内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图森互联宣布,他们研发的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算法在全球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自动驾驶算法公开排行榜KITTI和Cityscapes评测数据集上均获得世界第一。仅KITTI数据集中,图森互联获得目标检测三个单项、目标追踪两个单项、道路分割四个单项,共计九个单项的全部世界第一。
那么,在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究竟有哪些等级?市面上的自动驾驶技术都有哪些阵营?产品落地情况又如何?基于这些问题,《汽车观察》记者对有着十年并行和分布式运算研究经历、曾是淡马锡国家实验室研究员、现为图森互联联合创始人的南洋理工大学博士郝佳男进行了独家采访。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
《汽车观察》:图森做自动驾驶技术项目的初衷是什么,单纯就是看到了这块的市场需求与前景吗?
郝佳男:首先,图森是做图像识别SaaS起家,在技术上有一定的积累,自动驾驶所用到的计算机视觉感知技术和图像识别SaaS在很多方面是同源的;另外,对于自动驾驶,特别是主要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自动驾驶,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图森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第三,运营车辆对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存在较大的需求,因为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可以极大地减少这些运营车辆企业的人力成本和潜在的安全风险,而且无人车可以持续运营,这对企业来说是生产效率的飞跃。
《汽车观察》:目前,在国际上自动驾驶技术分为几个等级?图森的自动驾驶技术又是几级的技术?在国内外算是一个什么水平?
郝佳男:目前自动驾驶有L1-L5五个等级,L5是人们最期待的完全无人驾驶水平,众人熟知的谷歌无人驾驶在目前只能算是L4级水平。图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低成本传感器实现可靠的L3级别无人驾驶。
目前行业内的标杆是以色列的Mobileye。但目前Mobileye量产的芯片依然使用传统非深度学习算法,因此在一些特定场景中(如车侧面、非常见车型等)会出现错误。最近Tesla发生的车毁人亡事故就一个例子。图森的技术方案基于深度学习构建,能够实现更可靠的性能。
《汽车观察》: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有哪几类?它们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分别有哪些优势?
郝佳男:目前,市面上共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计算机视觉为主、毫米波雷达为辅的低价解决方案;另一种是激光雷达为主、以摄像头为辅的高价解决方案。
以谷歌和百度为代表的是以激光雷达为主、摄像头为辅的高价解决方案,成本在50万以上。比如Google的无人驾驶车辆,在这个技术路线中,车辆完全由人工智能来驾驶,可以将车辆的方向盘、油门和刹车去掉,同时,为了增加技术的可靠性,Google无人驾驶汽车以激光雷达为核心,一个64线的激光雷达成本在7万美元左右,整体解决方案较贵。另外,激光雷达的硬件可靠性一般,也很难达到车规需求。但是这两家上市企业出于市值管理的考虑,在这方面不计成本。对他们来说,新技术所能达到的程度带来的新闻和公关效力,会大幅地抬高股价。但这种成本过高的技术,在商业化应用时会比较困难。
而选择低价解决方案更容易被车厂、受众所接受。以特斯拉、奔驰、沃尔沃等车厂为代表的渐进型自动驾驶,即先从辅助驾驶开始做起,在特定场景、或是特定的封闭结构化路段适用,做出紧急刹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动作,后续涉入高度自动驾驶,即除了结构化路段外,还能在非结构化道路上自动驾驶。
图森就属于低价解决方案,即选择低成本的硬件(毫米波雷达、视觉传感器、高性能SoC),配合计算机视觉算法来降低总成本。传感器承担的精度要求降下来,那么对算法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汽车观察》: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如何实现自动驾驶的?能实现到怎样程度的自动驾驶?
郝佳男:自动驾驶系统使用了多种传感器来感知,其中可视为广义“视觉”的有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LiDAR)和摄像头等。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承担了主要的中长距测距和环境感知,而摄像头主要用于交通信号灯、车辆、行人等物体的识别。
摄像头拍到的视频其实也是由一帧帧图像形成。拍下来是一回事,通过计算得出图像里的行人、车辆、信号灯等结构化数据则是另一回事。在过去,这被视为不可想象的任务。但深度学习的发展让基于视觉的感知技术获得了大幅度提升,基于视觉的环境感知变得可行了。
《汽车观察》:目前,市面上的自动驾驶技术在产品化的情况如何?有没有落地的产品正在运营?
郝佳男:对于整个自动驾驶行业来说,产品化需要漫长的时间,可能需要2-3年的时间。图森主要还是为主机厂和Tier1(一级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以摄像头为主、配合毫米波雷达和视觉芯片的、低成本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汽车观察》:自长安的无人驾驶路试后,国家开始出台相关禁止自动驾驶路试的政策,这样一来,整个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企业又该如何测试自己的技术?如何看待国家有关自动驾驶这方面的政策?
郝佳男:无人驾驶是事关安全的复杂系统,必须遵循一定的测试流程。将不成熟的技术直接在实际路面进行测试是不符合测试规范的操作,也是非常危险的。实际上,一个无人车包含很多系统模块和组件,大部分的测试(例如大部分感知和决策模块)并不需要在实际路面进行。需要对整车进行联合测试时,也应在可控的环境中进行。目前,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都在建设无人车试验场。图森已经和部分试验场达成了合作意向,能够开展正规、合法的路测。
另一方面,无人驾驶的法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相应的法规跟上,才能使企业规避风险,规范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即将出台的无人车法规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标准,对前沿技术有很高的宽容度。我们非常期待它能够为中国无人车的发展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