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屋脊上的萌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屋脊上的萌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脊兽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梁思成

前不久,颐和园排云殿岔脊的“骑凤仙人”不翼而飞,公众纷纷加入“探案”行列,都想找出“偷走”它的真凶。没想到这件萌物原来是被大风刮落的复制构件,大家总算松了口气。说起来,这事儿有点乌龙,但总算皆大欢喜,甚至还有回响,它把人们从来只关注宏大建筑的眼神吸引到屋脊的小小萌物上来。

很多人都喜欢老建筑,喜欢逛故宫,每每都被古建恢弘的气势、庄重的模样所慑服,但不知有多少人注意到,在硕大金黄的屋脊、展翅欲飞的檐角上,还安坐着一排排的小兽。晨钟暮鼓,岁月悠悠,它们默默无言,却给笨拙的建筑物带来些许灵动,带来无限遐想……

它们有个好听的名字――脊兽。

中国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高大的木柱子和木梁支撑起整个空间,屋顶覆盖瓦片。殿顶多为庑殿顶,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前后两坡相交成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两坡相交形成四垂脊,合为五脊。重檐庑殿顶则是在其下又有短垂脊,共九脊。脊的连接靠木栓和铁钉,但长年累月,经风霜雨雪,会漏水和生锈,古人们就用瓦片覆盖起来加以保护。

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且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古时候的人,就用瓦钉来固定住最前端的瓦片。想来,硕大的屋檐,四面的墙坡,大是大了,但总是缺点什么吧。聪慧的人们,打起了瓦钉的主意。若是既能满足连接和固定作用,又能美化屋顶,岂不是一箭双雕?人们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便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这便是我们的主角――脊兽了。

脊兽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每脊两端都有一个兽,合称 “五脊六兽”。

想来,这些美观实用的小兽端坐檐角,为汉族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使汉族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脊兽,一是实用,则不能太高,太高容易招风,一般也就20厘米左右;二是美化,各种动物形象的选择也是考究的,不是随随便便的,是社会意义的附加,这就要考虑人们的心理诉求了。

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最怕的就是火灾,但古人又不知道采取怎样的防护措施。西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人们听说佛教中有一种尾巴似“鸱”的“摩羯鱼”能够喷浪吐水,消火灭灾,于是就把这只鱼形神兽安在了房屋最接近天际的高处,也就是正脊两端的终点上,希望它保佑房屋平安,避免发生火灾。汉武帝时,宫殿因经常失火,便以此法在正脊两端装饰此物寓意镇火,后来沿袭成制。发展到后来,这种大鱼又逐渐与龙的形象结合在一起甚至完全被龙所取代。因为唐代之后,皇帝把自己化身为真龙天子,而鸱尾是凤鸟的尾巴,是女性的代表。龙的形象代替了鸱尾,显得更加神威,人们称它为“鸱吻”,也叫“螭吻”。

在明清时期的民间传说中,螭吻是龙的九个孩子之一,口阔桑粗,平生好吞,能够降雨防火,所以我们看到屋脊上的螭吻,常常是龙头向内,张着大嘴,好像随时都要吞掉脊,人们又称它为“吞脊兽”。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螭吻的背上插有一把短剑,相传这把宝剑是晋代名道士许逊之物,插在螭吻背上以防螭吻逃跑,使其永远喷水镇火。毕竟是神兽,降到人间本以是谪迁,奈何还要镇守宅院?人们如此想来,怕它擅离职守,就在螭吻的背上插上一把剑镇着,希望它永远留在人间。传说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许逊这把扇形剑,放在螭吻上还有避邪之意。

同时,螭吻所安放的位置,恰是房顶前后两坡与山墙的交汇点,如果不加以严密封堵,雨水很容易渗入建筑物主体,而破坏整栋建筑物。螭吻安于此薄弱环节处,是封堵雨水渗透的最好办法,建筑物长期安全使用才成为可能。在殿顶各条垂脊的端部,亦放置有龙形脊兽。

有了龙还不够,海里其他的镇火祥瑞,像海马、押鱼、斗牛等等也被人们请来镇守宅院,就连陆地上的凶禽猛兽,狮子、獬豸、行什也被赋予了不同的神奇本领出现在屋檐。他们有的能镇水避火,有的能降魔除障,有的能带来吉祥好运……这些神兽,有些我们常见,有些只能通过典籍明晓其寓意了。

比如海马,又被叫做落龙子,是忠勇吉祥的象征,智慧与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比如押鱼,是海中的异兽,它能喷出水柱,寓其兴风作雨,灭火防火;斗牛为传说中的虬龙,无角,与押鱼作用相同,一说其为镇水兽,古时曾在发生水患之地,多以牛镇之;獬豸则有神羊之称,为独角,又称一角羊,说其善于辨别是非曲直,力大无比;行什则是带翅膀的猴面孔,灵动又不失威严……

唐宋时候,人们便有了在屋顶放置脊兽的习俗,只不过彼时脊兽的种类较少,也没有严明的安放秩序。发展到明清时期,不仅样貌愈来愈多,而且有了严格的等级、大小、数目、次序之分,数量和种类越多,说明建筑级别越高,甚至还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队列形式,最多可达十只。

《大清会典》上把琉璃釉面走兽的等级和次序规定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天马与海马狻猊与押鱼之位可置换。

紫禁城里中国级别最高的建筑――太和殿,檐角尖端上排座了10只脊兽,这正是它身份的象征。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之首,太和殿不仅独享建筑形式最高规格的重檐庑殿顶,岔脊上排列的脊兽,十样俱全,天下无二。古人为它们的顺序编了一个极为好记的顺口溜:“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狎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天下间,唯有太和殿可以见到它们的全貌,这不仅预示着皇权至上,更说明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

有意思的是,脊兽最前面还有一个领队――骑凤仙人。对,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颐和园丢失的那个萌物。十个小兽本以厉害非常,这个骑凤仙人想来也非寻常。

据传这位仙人的原型是齐国齐闵王,不仅《史记》中对这个典故有记载,民间也有“日晒闵王,走投无路”的说法。相传战国时期齐闵王被燕将打败,仓皇中被逼到了一条大河岸边,眼看到了走投无路准备自刎之时,一只凤凰飞到眼前,齐闵王危急时刻骑上它逃离了追杀。古人请他镇守脊端,借“乘鸡(吉)飞翔(祥)”的寓意,讨吉祥之意。

当然,这只是骑凤仙人背后的传说之一,还有一种说法与《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有关,相传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但深知他能力有限,因此对他说:“你的官已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古代的汉族建筑师们根据这个传说,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让他“坚守阵地”,因为再往上爬一步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骑凤仙人的传说,有遇难呈祥的美好寓意,又有人世的诙谐幽默,其实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块瓦件。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仙人不算在走兽里面。

除此以外,紫禁城里的其他建筑,也按照建筑规置安放着不同数量的脊兽。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檐角的小兽为9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小兽为7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小兽又减为5个。有些配殿,仅有1个。

大家可能发现了,这些跑兽的数目都是奇数。由于在佛教里,奇数表示清白,所以在屋脊上装饰的跑兽大多是奇数。明清两代有明确规定,全国除皇宫太和殿(金銮殿)的跑兽用十个外,其他建筑上都要用奇数,数目因建筑的等级而相应增减。在州县的建筑中,带有龙、凤的很少,数目一般都在五个以下。要是僭越了规制,那可真是杀头的大罪了。

达官贵人的屋脊,规制种种,可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等级森严的小兽们却是另一番模样。他们眼看着小兽们痴痴地呆坐,好似也不那么威严嘛,倒是憨态得很!世人都如此辛劳,只有你们高枕无忧,也真是安逸!从来就有创造思维的劳动人们,便从中发现并赋予了小兽们另一重含义。如果哪个人无所事事,人们便说他“瞧你闲得五脊六兽的……”大意就是说别跟那些脊兽一样,只知道傻坐着。

不过在作家老舍先生的笔下,“五脊六兽”又被赋予忐忑的意味。《四世同堂》中,老舍对汉奸蓝东阳有一段极为精彩的心理描写,其中一句正是:“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这样的用法正道出了蓝东阳无所适从的复杂心绪,书中他一方面对胖菊子心存疑虑,要整治大赤包以便做到所长位置,另一方面又想讨好大赤包的女儿招弟,以致“五脊六兽”,心烦意乱。

想来也是,屋脊有的高,有的低,小兽们也是错落有致,参差之间,可不就是七上八下了?老舍先生的延伸真是半点错没有呢!

正是这参差之美,成就了古建宏大之中不乏灵动的意趣;也正是这威严之美,让古建的秩序和寓意落在实处。梁思成曾说;“脊兽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是丝毫不夸张。遗憾的是,我们中国的现代建筑,早已经没有了这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