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滑雪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黑龙江省所处地域、气候环境等特征已成为推广我国滑雪运动及发展滑雪产业的主要地区,随着冰雪产业的发展应用型滑雪教练员及指导员的培养成为这方面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本课题是结合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优势,探讨高职院校滑雪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构建应用型滑雪教练员、指导员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滑雪专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40-02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及社会需求的改变,滑雪运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滑雪运动正式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黑龙江省处于我国东北地区,因所地域、气候环境等特征成为推广我国滑雪运动及发展滑雪产业的主要地区。随着黑龙江滑雪体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滑雪教练员一时成为这一行业的紧缺人才。为了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滑雪旅游的连动效应与产业优势,深入探讨构建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滑雪专业的培养模式对黑龙江省滑雪旅游潜在优势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滑雪人才紧缺型专业的建设,旨在为了滑雪人才需求及时培养并与滑雪产业发展规划相接轨,为黑龙江地区经济建设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以满足行业发展的紧迫需要为目标。
一 滑雪专业建设的思路
围绕滑雪专业培养的目标构建以知识―素质―能力为特征的“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实施实践能力螺旋上升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胜任滑雪教练及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为标准。
紧扣当前高教改革发展的趋势,即要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实现由单一的体育专业的知识教育,向相邻的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体育管理,以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使滑雪专业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适应性。既要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也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学生为本,因人而异,培养、发展学生个性,打造黑龙江省内高职院校唯一的,具有行业鲜明特色的,滑雪专业优势人才。
二 专业建设分析
实施国家体育总局及东北冰雪产业振兴战略――“冬冰”“夏滑”,并以哈尔滨市为中心,加快对黑龙江省冰雪产业文化建设提供人才培养与输送,同时也为全国冰雪产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主要岗位:滑雪教练员岗位;次要岗位:滑雪场服务与管理岗位;其他岗位:中小学体育教师、社区健身教练岗位。
滑雪场的岗位主要有滑雪教练员、滑雪教练骨干、滑雪场营销、滑雪场基础运营、滑雪场接待服务、滑雪场设备操作等岗位,随着能力的提升,并且经过基础岗位的学习与培养,其未来从业目标应是雪场人力资源主管或雪场经理。
1 专业建设发展目标
深化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教学做一体化、“厂中校”“校中厂”等合作模式,与企业建立专业委员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及机制,发挥各自在冰雪产业上的优势,拓展兼职教师聘任(聘用)机制、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合作, 促进校企共赢,增强办学活力。稳定专业办学规模在90人以上,学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各2人,使其具有行业影响力,引进有企业经历的骨干教师2人,使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实现数字校园建设规划,与企业共同开发远程教学模式,实现企业现场工作教学远程进入课堂。与用人单位、合作企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使其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对雪场服务接待艺术、雪场雪具大厅工作技巧、滑雪导滑员工作技巧、滑雪教练员骨干培训课程、滑雪场的运营、滑雪场的营销策略、滑雪场管理艺术等课程进行系统化开发,以满足行业发展趋势。师资队伍建设到位,完成任课教师外出轮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企业实训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体系健全,实现学院、合作企业、用人单位、保险公司等机构责任分明,处理突发事件,快速、到位并有章可循。在现有的合作企业中认定有发展前景的、有一定规模的、有国内及国际上有影响的企业4个,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并深入开展合作,以进一步完善“厂中校”的教学模式及动作机制。
2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在系统掌握滑雪技术、滑雪装备及设备使用和滑雪场运营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懂得基本的设备维护、维修方法。面向滑雪教练员和雪场服务与管理等岗位,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及行业职业道德,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 专业建设方案
1 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投入,内培外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双师队伍位居国内同专业前列,且形成稳定的专业教师梯队,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围绕专业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调整充实培训内容,聘请名校名师讲学,创建名师工作室,举办教师论坛,进行现代化教育技术使用方法的培训和考核,全方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教师轮训工程,使滑雪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明显提高。
根据课程建设的要求,进行在职攻读研究生以及在岗学习,以改善其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到国内高校作访问学者。要求任课教师到企业轮训,并且深入企业开展实践活动,积累一线工作经历;积极引进企业一线教师担任实践课教师,加大实践课改革力度。聘请名校名师讲学,创建名师工作室。争取各类科研项目,调整充实培训内容,同时举办教师论坛,进行现代化教育技术使用方法的培训和考核,全方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
2 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
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职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教材建设,与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根据行业发展岗位能力的需求,本专业在满足高等职业基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下,尽量使用《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完成雪场服务接待艺术、雪场雪具大厅工作技巧、滑雪导滑员工作技巧、滑雪教练员骨干培训课程、滑雪场的运营、滑雪场的营销策略、滑雪场管理艺术等课程系统化开发。
3 教学设施建设
加大校韧馐笛怠⑹迪盎地和图书资料的建设,使其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统筹规划校内实训场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教学需要;加强和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学生顶岗实训;加强学生岗前培训、实践及教学的投入。研究创新实践办法,构建全程教育实践模式。以实践基地为基础,建立工学结合、“校中厂”“厂中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从业能力,达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无缝衔接。
根据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及教学模式的要求及本专业设置和课堂教学需要,该校已建设冬夏两季综合实训基地并投入使用多年,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体育专业资料,体育院校学报等专业刊物达30种、书籍达1000册。重视教学管理改革,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力求达到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综合素质良好;毕业生就业率高,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采用学生全员评教;教学督导组听课评教;系部领导;教研室主任听课评教;建立题库、出卷、评卷;教师评学;观摩教学;学习恳谈会制度;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质量监控;学风建设;教风建设;信息反馈;企业评价等综合评价。力求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合理,方法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军训、社会实践、教学见习、企业实训。顶岗实习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在第一、三、五学期进行,结合工作岗位进行综合性技能训练,形成“实习衔接岗位,学生成为员工”的良好局面。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设计顶岗实习方案,成立了顶岗实习巡查组,到实习单位进行检查,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并与实习单位的负责人、指导教师和顶岗学生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及建议。检查各个实习学生的顶岗实习记录的记载情况,进一步规范了顶岗实习管理,也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参考。顶岗实习立足北京怀北国际滑雪场、万达长白山滑雪场、哈尔滨雪精灵滑雪教练员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不断向省外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大型企业延伸,实现了校外基地既是学生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全面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引入行业标准,通过六个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综合实训项目训练,可获得“省级滑雪行业社会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技能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EB].2008.
[2]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EB].2011.
[3]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教职成[2011]11号)[EB].2011.
[4]吴必虎,党宁.中国滑雪旅游市场需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