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为满足食品行业对人才需求的不同,在食品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人才的培养应以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一方面,针对面向就业的学生,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针对想要继续学术研究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论述了如何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中图分类号:F40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356-02
引言
近年来食品行业安全问题频发,社会对食品问题的关注度逐步提高,对食品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食品行业急需一大批具有扎实的基础、开阔的知识面、超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与近年来逐步增多的设置食品专业的高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食品毕业学生的质量的下降,这与学校的教学体系不再符合当今社会对食品专业学生的要求有关,为此,进行食品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针对不同学生的培养模式,在这种教学体系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自身需求,相对有侧重的培养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使食品专业的学习真正学有所用。
1.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1.1 精简课程设置,注重课程实用性。
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以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构建专业课程的体系,根据具体岗位设置课程,针对性的提高食品专业毕业生的未来就业实践能力。为此应构建以应用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同时包含思想道德、文化、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设置形式灵活多样的课程,理论教学体系设定公共基础课、文化素质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按照适度和实用的原则安排理论课程,针对食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对专业课程进行了课程整合。课程由传统的知识技术性教学,向面对市场的应用性教学转变[1,2]。
1.2 加强“校企联合”,强化食品专业人才培养
校企联合是目前教育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联合学校教育、企业实践共同培养学生的有效方法。“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的技术优势和企业的生产实践条件,为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充分认知提供一个绝佳的平台,通过“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强化,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为以后更好地就业打下基础。为此,学校方面在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应该相应的课程,结合企业生产规律和学校教学时间,每学期都为学生安排这样的实习课程,使学生有机会到食品企业的生产管理一线去实习和学习。与此同时,食品企业也应根据自己的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计划,灵活地调整实习计划,为学生合理安排岗位进行实习,通过学生与企业的合作,也为企业选拔储备人才提供机会,在实习完成后,企业和学生可以进行双向选择,达成就业意向,这样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良好的条件[3]。
1.3 建设应用型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以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生产示范和技术推广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功能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有力保证,同时也为学生和社会之间构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和企业直接接触,为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打下基础。
在做好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对所学的基本的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加强,同时可以为学生接触社会工作提供一个缓冲阶段,学生在实习的阶段可以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结合自己的知识和实际问题,从实际工作中磨砺自己,更好地将知识融会贯通,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和打好基础。此外,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有机会接触第一线的锻炼,充分了解生产过程,更加有助于掌握生产技术。
学校的毕业实习的形式主要有“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两种形式。即由专业指导教师负责在学校内实习基地中进行的毕业生产实习的“校内实习”,和在专业有关的科研院(所)或企业等校外实习基地中进行的“校外实习”相结合;以及由学院统一联系实习单位,由指导教师统一组织和安排的“集中实习”和由学生自己联系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实习单位,由学院委托实习单位指导学生实习的“分散式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方式。在学校的监督和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未来工作去向的不同和需求不同自行选择实习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有更多的自利,学生的实习热情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更加确保毕业实习质量的提升[4-6]。
1.4 鼓励多“证书”毕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为提升应用型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在完成毕业的基础上,取得食品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使毕业生在就业应聘时更具有竞争力。当然,“考证”一方面使学生在毕业求职时增添了竞争力,在考取相关证书的过程中,通过专业的训练和培养,也能使学生收获一些书本之外的实践知识,为以后的实际工作积累经验。对于食品行业来说,学生可以考取营养师、ISO9000内审员、HACCP 内审员、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内审员等与食品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素养的提升,同时考取的证书也将为以后的求职增加机会[7]。
2.建立“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础知识储备、实践能力的锻炼、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必要的几个因素,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新环境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着力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着力于进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自然科学类教学课程进行过程中的“教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考虑不到学生的需求,教学信息单项传递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2.1 设立开放性试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目前一些高等院校的食品专业,因为师资上的不足、试验经费的短缺、试验设备的落后、试验室紧张等原因,实验课的上课形式多以验证性试验为主,相比之下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就很少。学生往往都是依照试验指导的内容一步一步做,而很少思考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才能更好,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生获得的知识只能是陈旧过时的,同时,在这样的试验过程中学生很难得到创新性方面的锻炼,这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极为不利。为此,对于食品这种应用型非常强的学科,高校应在基本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试验的机会,“开放性试验”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每个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关的领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始试验,学校以及导师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供试验的环境,具体做什么、怎么做则都要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锻炼了试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此外,“开放性试验”通常是几个人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这在以后无论是在科研上还是工作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必备技能[8,9]。
2.2 增设选修课程,扩大选课自由度
必修课程关注的是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基础。但是,随着知识的发展,知识在不断走向分化、深化、细化的同时也不断的交叉、渗透、融合。知识的不断分化、与整合使学校传统课程很难反应人类知识的当代成就,滞后于知识的发展。必修课的内容和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然而,目前国内的高校的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种类和数量却很少,学生的可选择范围十分有限。这种课程的设置模式极大的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相比与国内选修课的有限,国外的课程设置在这方面做的更加好一点,国外许多学校选修课的学时甚至能占到总学时的30%,甚至可以跨学校、跨国家的选课。学生一方面可以选择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选修课,提升专业知识的储备,扩充专业知识的广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择与专业无关的课程,拓宽思维的广度,从而避免知识结构的单一。当今的学术科研,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了科研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多种选修课的设置,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其他学科的机会,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为以后学生做科研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方向[10,11]。
2.3 增强学术交流,开阔学术眼界
学术交流是做学问、搞科研不可缺少的一个信息平台,它带动和促进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发现新的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术交流不仅能吸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也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应该针对每个学院的专业不同,积极组织邀请相关专业的领域研究专家或企业专家进行讲座或论坛,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与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取前沿的研究方向,对学生的学术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12]。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作为食品行业未来的领军力量,食品专业的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素质,作为学生专业的启蒙,设置食品专业的高校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应该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体系,做好教学体系的改革以适应社会行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俊梅,刘学军,李琢伟等.现代食品科学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农业,2011,12:278-279.
[2] 严佩峰,魏明奎,邬全喜.食品专业《畜产品加工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78-80.
[3] 黄卫萍,杨昌鹏,农志荣.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探析[J].广西轻工业.2007(6):109-111.
[4] 孙耀中,东方阳,于玉桥. 生物科学类专业大类招生背景下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探索[J]. 中国农业教育.2013:51-54.
[5] 汪张贵,闫利萍. 本科院校畜产品加工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03:152-153+156.
[6] 梅林,王志耕,薛秀恒.《畜产品加工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1,09:7.
[7] 张晓云,顾香玉.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改革食品专业实践教学[J].农产品加工.2010(1):91-94.
[8] 易秀,谢娟.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及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07-108.
[9] 剧柠,张慧玲,刘慧燕.教学改革在食品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大学教育.2012,1(6):117-118.
[10] 饶力群,唐忠海.新时期生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09,12:110-111.
[11] 徐幸莲,孙健.高等农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7,02:36-38.
[12]陈解放. 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
作者简介
张秀玲(1968―),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贮藏加工。